浅议在廉政建设视阈下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体制
2018-08-26谢海燕胡志平
谢海燕 胡志平
【摘 要】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廉洁从政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在廉政建设的视阈下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是目前高校廉政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廉政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63-0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把核心价值观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诚信,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现在更是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高校教师学术诚信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学术诚信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但针对高校教师“学术诚信”的研究仍处在引进、吸收、消化阶段,对规范教师学术诚信机制的建设还不大深入、系统,缺乏更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指南。 因此,在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的实践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廉政建设与学术诚信的关系,将学术诚信建设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廉政建设的视阈下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以期达到双赢的目的。
高校学术诚信环境与党风廉政建设 ,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 ,弄清两者的关系 ,对于搞好学术诚信环境和党风廉政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构建学术诚信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高校的学术的不诚信势必造成学术的腐败,妨碍学术发展,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教师学术诚信,是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更是事关教育事业的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反对在学术上的腐败是廉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党风廉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要求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高校的特点,既要在制度上加强反腐力度,也要重视文化层面上的反腐败工作,使其根植于高校,形成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信仰,成为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诚信建设机制是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内在需求,是高校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学术诚信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性工程。学术诚信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校园文化,易形成腐败的校园氛围,对高校乃至社会产生危害。因此,构建和创新学术诚信建设机制是高校当务之急,必须加大学术诚信建设力度,增强学术诚信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具有高校文化特色的廉政导向作用,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增强高校师生的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三、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学术诚信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文化传播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阵营,在此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诚信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如何保证教师在学术交流和研究课题中的诚信,我们应该借鉴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从严治学,从严治教,让学术建设沿着正确、健康的路线进行。 学术诚信建设是一个错综复杂、体系庞大的大工程,涉及方面广。学术诚信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廉政建设是对学术诚信建设起着政治基础作用。
要正确把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促进学术诚信建设的相互关系。学术诚信建设是高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廉政建设总是与学术建设、校风建设等密切相关的,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的实际,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并自觉体现在学术活动之中,引领和促进学术道德诚信建设,抓党风廉政教育是促进学术诚信建设、优化学术环境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四、借鉴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方式来管理学术诚信建设,学术诚信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全方位覆盖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环境对学风、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主观忽视了科学精神、公信态度和职业操守的培养;重视培养业务素质和能力,忽视思想教育和管理;偏重于学术成果的数量和各类晋级的硬性达标,而忽视了基础的内涵建设,实际上反映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思想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针对性的短板和不足,党风廉政建设还需要加大力度。要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不断优化学术环境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及其卓越的成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这一方面取決于党中央、国家坚定的反腐决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种法律法规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的约束。高校的学术诚信建设可以借鉴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同时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推动具有正能量的廉洁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升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学术诚信建设的品质和实效。
一是要在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纳入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与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干部学术道德意识、学术诚信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学术管理规范结合起来。
二是要加强党员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高校学生、教师、党员教师、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性,大力培养和弘扬学术精神,倡导学术创新和学术竞争,鼓励多出学术成果,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
三是借鉴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加强学术活动领域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扎进制度的笼子,健全和完善相关学术制度规定,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形成“不能不诚信”的制度体系。
四是加强学术公开和学术监督,设立多种渠道的监督方式。加强权力制约,促进学术公平,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学术管理和学术监督作用。坚持阳光治校,把专家治校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重大学术问题集体讨论,规范学术评审评定、学术立项审核、学术带头人评选,加强学术监督。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孟卫东. 近十年国内学者关于学术越轨问题的研究综述[J].阅江学刊,2014年8月第四期.
作者简介:谢海燕女,汉族,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教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英语教育。
胡志平,男,副教授,现任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15c1393)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