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8-08-26谷慧
谷慧
【摘 要】《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在专业科技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且可开拓学生在制药工程领域的国际化视角和思维。笔者讲授专业英语两年多,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思考,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30-02
制药工程虽然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发展迅速,各种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信息层出不穷,而这些前沿知识均是以英语为载体进行传播的。同时该专业的人才往往从事药品研发、医药工业设计、药品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工作,都离不开英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学习完基础英语后,专业英语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将理论學习过渡到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1]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现状,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笔者仅就此进行思考和探讨,并简单提出改进的方向,以望为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一、主客观上不重视
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延续和延伸,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及基础英语,一方面来自高校客观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也存在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大部分的高校普遍对基础英语相当重视,甚至与学位证学历证息息相关。[2]然而专业英语仅定位为专业选修课,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开设专业英语这一课程。然而,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英语是专业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专业英语的学习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将为之所用的手段。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从基础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的跨度大,各高校并未开设将两者自然衔接的基础专业英语,造成学生学习中产生疲惫感。长此以往,专业英语学习的优势无法得以体现,反馈给高校与学生的信息是专业英语复杂且无用,更造成了高校与学生主客观上的双重懈怠。二、教材匮乏、教学资源有限
目前,基本上大部分高校沿用的专业英语材料是吴俊达主编的《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该书包括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工业药剂、制药工程和前沿知识五个部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比较适合本科生学习。然而,该教材自2000年出版以来,现今已第18次印刷,版本却仍停留在第1版。书中存在一些简单的重复、拼写等低级错误,且内容均是上个世纪的旧知识,新颖性、 时效性和实践性方面已跟不上时代。尤其是第五部分前沿,随着二三十年的时间推移,已不再前沿,急需更新。另外,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稀少[3],教师们难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重心偏向于通识教育,出现了重公共基础科目而轻专业教育的现象。可笑的是,历年来培养方案的修订不是由专业教师探讨决定,而是在规定总专业课学时减少的前提下,由教师们自行分配各门专业学科所应减少的课时,而这还建立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不减反增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英语作为专业中的选修课地位也略显尴尬。制药工程专业的词汇相当庞杂,难于掌握,且涵盖的范围较广[4],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尽可能让学生全面掌握词汇,理解句子,融贯全文,至于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往往难以达到。当然,这其中的另一个缘由前面已经提到,就是公共英语与制药工程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桥梁。这中间必须要开设一门化学与药学交叉的基础专业英语,使学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四、师资力量缺乏
专业英语的讲授要求教师兼具扎实的公共英语基底和精通的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对于少部分双一流高校来说,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力度较大,教师具备讲授这门课程的水平。然而,大部分的普通高校中兼具这两种能力的教师寥寥无几。有限的资源和限制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课堂上,教师只能机械地进行科技课文的翻译,甚至讲授基本以汉语为主,采用的还是“一言堂”、“灌输式”的陈旧教学模式,更别提教学实践活动可得到有效的开展。[5]这严重违背了开设专业英语以培养兼具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初衷。五、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专业英语的教学还相对落后,以传统教学为主,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首先要明确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正视我国制药工程的水平与国际尖端水平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故应加大力度培养能研读和学习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文献和资源的人才。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将专业英语的学习与未来就业之间重要联系起来,让学生抛弃专业英语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错误认知。其次,组织一流高校的专家们编写一本国际化水平的教材,该教材不仅应涵盖制药工程的核心专业知识,且应抛弃原先陈旧的前沿部分重新编入当今最新的科技成果与信息。同时组织国内讲授专业英语优秀的教师们分享优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屏,充实专业英语教授的资源。构建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库,以供国内年轻的经验缺乏的教师们学习参考,使教师们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最后,改革课程设置,打破当前单一维度进行专业英语讲授的模式。例如在进行药剂学片剂这章节学习的过程中,教材主要编入了片剂的成分和制粒过程,然而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生动的结合学生在药厂见习所观片剂的主要制作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列出几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并用专业英语描述它们的制作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课时内,可以将文献的检索和阅读与专业英语充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且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所谓一举两得。
资助项目:“化工与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教高厅函2016[7]);“应用化学”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湘教通2016[276]号)。
参考文献
[1] 张秀兰,张珩,杨艺虹,巨修练,杨建设.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药学教育,2006, 22(2):27-28.
[2]申宁,韦萍,李振江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 2015, 1: 52-54.
[3] 曾敏超, 卢成林, 邹艳丽.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53: 120-121.
[4] 黄微雅. 浅谈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教学[J]. 2009, 6(36): 157-158
[5] 高嘉屿,刘普,张延萍,尹卫平.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索及发展构想[J]. 广州化工. 2015, 43(6): 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