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唐的长安城有何区别?

2018-08-26唐晓峰

畅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安城方形宫殿

唐晓峰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长安城,一个是西汉时代的,另一个是唐代的。两个长安城都是大王朝的都城,都很壮观。

长安,这个名字又大气又吉祥,那它是不是专为京师起的名字?

不是,原来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小聚落,名字就叫长安。后来在这里修建大都城,就沿用了这个名字。当然,如果原来的名字不好听,也不会接着用。

两个长安城,因为时代不同,很不一样。这里主要说三点不同。

建设过程不同

西汉的长安城是刘邦的时候开始建设的,当时这里并不是空地,还残留着几座秦朝的旧宫殿,刘邦是草根出身,还没有养成奢华的习惯,只是命人把秦朝旧宫殿装修一下,当作自己的宫殿,就在里面做起了皇上,而长安城的历史也由此掀开。

刘邦修缮的第一座宫殿叫长乐宫,不久又在它的附近修建了全新的未央宫、北宫,这位汉高祖见过的长安城,主要就是这几座宫殿。

到了刘邦的儿子惠帝的时候,因为北方匈奴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加强防卫,在长安修起一圈城墙,把已有的城区都保护起来。这样长安城便有了城墙,而这道可见的城围又成为长安城的轮廓形状。后世人们讨论汉长安的样子,都是就着这个形状而大发议论的。他们所议论的长安城形状的“深意”,是否和惠帝想的一样,却很难说了。

汉武帝雄才大略,朝廷也积攒了财力,于是进一步大建宫殿,先后修了桂宫、明光宫等,几乎把城墙里面的地面都占满了。但还不够,汉武帝又下令在西墙外面修建了巨大的建章宫。长安城的大建设到此算是基本结束了。今天我们在许多书上看见的汉长安城平面图,画的就是汉武帝时的样子。这幅图画的长安城,不但刘邦、吕后没见过,文帝、景帝也都没见过。从刘邦的时候算起,它的建设,由几个皇帝接力,断断续续用了九十来年。

唐长安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唐长安城是隋朝建设起来的,当时叫大兴城。那是隋文帝的时候,由将作大匠(相当于建设部总工程师)宇文凯主持规划建设而成的。一次规划,一次建设,一次成形,是这座城市的特点。

唐朝取代隋朝,现成的大兴城接着用,但把名字改为长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这里统治天下,开出长治久安的唐朝盛世。

形状不同

汉代的长安城,因为最开始没有长远规划,后来的建设也都是因时制宜,所以最后形成的样子缺乏整齐端正的景观。而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虽说从头到尾也用了一些时间,但它是一次性全面规划,并按图实施而建成的,所以有整齐划一的城市景观。把两幅平面图对比起来看,这个差别很明显。

城市是方形或者不是方形,有什么关系吗?或者说,把城市修建得方方正正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方形带来清楚的空间秩序,容易利用城市整体格局设置礼仪方位,比如太庙要在东边,社稷坛要在西边等等。而在所有礼仪方位中,最重要的是城市中轴线。中轴线要达到左右对称的效果,就必须要方形城市。

中国古代不但要择中立国,还讲究择中立宫。皇帝的朝宫正殿面南背北,坐落在全城的中心在线。隋唐(大兴)长安是第一个具有中轴线的统一王朝的大都城。后来的宋开封、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有中轴线,不用说,它们的城市轮廓都是方形的。当然,横平竖直的街道格局对于城市百姓的活动也很方便,比如找路,就一点也不麻烦。

居民区不同

汉长安城里当然有许多百姓,但他们的房屋院落在哪里,没有古书文字说得清楚。从地图上看,长安城里绝大部分地面都被宫殿占了,留下的空地真是不多了。所以学者们推断,一定有许多百姓的居住院落在城墙的外面。在城墙外面没有关系,只要不是离得太远,都算是长安城的人。

汉代的长安居民过了很长的太平盛世的日子,人们的道德也都培养得不错。《汉书》里面记载了一件事。

昌邑王刘贺(就是那个在墓中陪葬了很多财宝的海昏侯)手下有一位中尉叫王吉(字子阳),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東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其励志如此。(《汉书》卷七十二。)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感到,王吉与东家共享的其实不是枣树,而是道德。这段故事是很难得的一条关于汉长安城市生活的记录,毕竟时间太久,所以没有多少汉长安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但是关于唐朝长安城的生活情景的记载就有很多了。

先了解一下唐代长安城居民区的样子。在唐长安城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城市的街道是十分整齐的,而整齐的街道又分割出很多整齐的街区。这里不像汉长安那样把绝大部分城市空间给宫殿,皇帝活动的地方只在城市的北半部,城市南面的广阔空间都给了百姓做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称为“坊”。好几十座坊都是整整齐齐排列着,想必在规划图纸上是拿着尺子画出来的,而工匠们在施工的时候也一定是相当认真,所以才有这样的景观。

坊区表面的样子虽然很类似,但里面的活动内容却是多种多样。多数坊是一般百姓生活居住的,但有的坊被修建成大寺院,还有的坊被当作演兵场。坊里面还有开旅店的,一些进京赶考的士子们常常到这里租住。有一个考生豆卢复,年年来考,屡败屡战,都住在同一个主人那里。他有两句诗留下来: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考中的士子当然很是得意了,得意的人更要作诗。看看孟郊的《登科后》是怎么写的: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放马在长安大街上疾驰是可以的,但必须是在白天,到了晚上,却都要缩回家去。唐长安城的管理是很严的。

唐长安城图上画的那些方块的坊,都是有围墙的。大的坊四面开门,小的坊只有两面开门,门口都有门吏把守,负责启闭。早上要敲响城鼓,坊门开启,居民才能出来,傍晚城鼓又敲起,却要关闭坊门了,居民们都要回到坊里歇下。所以晚上的长安大街上,空空荡荡,而月色则显得更加清净了。

除了看花,长安的夕阳也很美。有一位长安居民,叫李商隐,一天的傍晚,心情烦闷,于是乘车到城内东南部的一块高地上去眺望夕阳。为此他也作了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写了心情,写了美景,成为佳句,流传至今。

今天,你也可以仿照李商隐到西安市的东南部去眺望夕阳。你会发现,在西安看夕阳,落日不在山头,而是在平原之上,所以显得又大又圆。

汉长安城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北部,遗址范围内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许多地点都可以辨认。唐长安城却正好在西安市中心区的下面,遗址范围内现代高楼林立,除了几座古建筑,如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大部分地点已经很难辨认了。

猜你喜欢

长安城方形宫殿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我的方形创想
“三言二拍”对唐代小说中长安城改写的数字化研究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大圣归来
数图形
阿掘的宫殿
汉长安城营建及布局
观书有感
方形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