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浅析

2018-08-26李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娥

【摘 要】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有必要进行各种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10-01

一、引言

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在电路和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校工科非电类专业和部分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

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本课程将“电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较系统的电路与电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逻辑代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的简单认识、组合逻辑电路等。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

1.授课对象的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不同院校的水平和层次不同,所以高校所招收的学生的质量也不同。部分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对部分专业的应招条件设置的较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理工科的专业,理论上应尽量招收理科类的学生,但是事实上,有些院校电子信工程专业招收的学生绝非仅仅是理科生,很多都是文科生,甚至是艺术生,他们高中三年基本不接触理科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大部分都已经很陌生甚至忘记,所以当他们与理科生共同进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时,差距就会凸显出来。

正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也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比较费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势必要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继续有效进行下去。

2.授课对象的学习兴趣偏低。

由于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小,同时,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也比较晦涩难懂,对于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他们对这些课程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这些课程学的不扎实,不牢固,不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性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仅仅浮于表面,从而无法深入到每个知识的内涵,造成本专业课程掌握不牢,更不能结合实践进行灵活运用。

3.授课方法略显单一。

大部分高校教师基本都是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的教师也不例外,课上老师们几乎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必要时借助板书,来进行更深更细致的讲解,对学生来说,这就显得比较单调乏味,时间长了很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听课质量下降,所以也就不能充分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真正掌握所学课程的内涵和意义。

4.实验设备有待完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既需要理论的学习,又需要实际操作,但是很多高校的实验室设备很不完善,不能或者仅仅能提供部分实际操作所需要的设备或机器或软件系统等等,所以这就限制了学生们通过实际动手来深入理解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中所呈现的理论知识,正是由于设备的不完善,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从而使学生不能充分掌握电路与电子技术中所要求的各种实操技能,使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不足。

5.所用教材的选择限制。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果不进行实时更新,所掌握的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也尽量选择比较新的教材来讲授,因为一些新生事物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等很可能就融会贯通在新出版的教材当中,但是,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还是远远达不到要求,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当然,这些教材也很经典,但是可能缺乏了当前新出的各种技术,不利于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快速掌握,教材更新不及时,种类偏少,这也是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进行教学中的一个限制因素。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教学反思

1.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可贵,但是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當今课程教学的需求,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理应积极寻求更加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使所教授内容能更加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教师们可以多尝试一下互动教学,以及现在比较受欢迎的“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将课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对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更加深入。

2.完善实验教学设备。

实验操作是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校应想方设法的为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提供更加完备的实验设施,为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否则,只有理论学习,无法真正领会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的内涵,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会影响后续各种专业课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师资。

电路与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具有较好的电路分析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精通本专业的方方面面,具有扎实的电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将本专业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也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

除了以上几种建议之外,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摸索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优异的教学手段或方式方法。五、总结

当前,电路与电子技术已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日益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它已经融合到本专业的很多其他课程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求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当前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思路,使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加经典,教学效果更加可观。

参考文献

[1]浅谈“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J]. 于海霞,付才魁,许少娟. 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2]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 管冰蕾,包蕾,郑燕. 时代教育,2013(11).

[3]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王思民. 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4]精品课程建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李心广,王金矿,张晶. 计算机教育,2013(08).

[5]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模式改革[J]. 李秀媛,纪秀花,闫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4).

[6]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 房美丽. 职业,2013(08).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