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专业基于跨境跨界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8-08-25叶深南李桂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澳门跨界校企

叶深南 李桂霞

一、内容概述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必经之途,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同的高职院校由于学校性质、属性和专业背景不同,导致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同,如何打破不同专业和行业背景的壁垒,探索可供不同专业和行业背景的学校借鉴的模式或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学校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形成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如成立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等,但在体制突破和系统化的机制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我校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多样”“长效机制”“先做成再做好”的校企合作原则,充分发挥民办院校自主办学、毗邻澳门的优势,创新了跨境跨界校企合作模式,与澳门明辉珠宝实业有限公司共建“珠艺明辉校中厂”开始,以专业群为依托,引厂入校,与企业共建精准对接的校企育人平台,以专业为载体,引凤筑巢,建立以大师冠名的大师工作室,在跨境跨界校企合作体制和建立健全机制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与实践,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机制。通过以点带面,继而发挥集群效应,推动了全校的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和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

二、基于跨境跨界的校企合作实施过程

我校的校企合作分为初期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和辐射推广三个阶段。

1.初期探索

学校2003年创办伊始,主要以舞蹈、音乐和编导等表演艺术类专业为主,从一开始就遵循依托行业和服务社会的办学模式,每学期开学前在北京请一些名家到学校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教学,做到了精准育人,学生报考高一级艺术院校的人数多,毕业生的社会反响非常好。但由于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办学规模小且又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学费收入难以承受高额的教学成本。2006年起学校扩大了招生类别和规模,面对民办院校没有编制和没有国家经费投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有影响力的大师聘任难、实施小班额和个性化教学以及实施真实项目教学实训高成本支撑难等问题,经过广泛深入地调研和论证,学校决定将学生的技艺技能训练逐渐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充分发挥民办院校自主办学灵活机制,利用我校地处珠海,毗邻澳门的优势,通过跨境跨界、引厂入校、引凤筑巢,探索跨境跨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我院的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澳门明辉珠宝有限公司的合作是我院校企合作的雏形,该专业自2012年创办伊始,学校就正式与澳门明辉珠宝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引厂入校,协助学校开办该专业,学校在校园内提供厂房,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员支持,学校负责招生,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由学校负责,实训和实习由企业负责完成。此阶段的校企合作主要解决了学校实训条件差,实训项目经费成本高,工学结合实施不畅,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大师聘任难等问题。

2.体制机制创新

2015年随着学校从办学规模的发展转入到内涵建设阶段,对校企协同如何精准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与澳门明辉珠宝有限公司协商,扩大了合作领域,深化了合作內容,重新签署了协议,共建“珠艺明辉校中厂”,学校在新建教学楼内增加了400平方米的厂房,同时注入了校中厂一定的资金,企业每年上缴学校一定的租金和利益分成并逐年提升,打破了学校关门办学的体制。此阶段的校企合作从当初的企业辅助学校办专业,解决学校实训条件差,实训项目经费成本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等问题,发展到企业与学校实质性合作共办共建专业,互利共赢。同时,完善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和管理模式,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负责招生,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企业除了负责部分理论课和所有实训和实习外,还负责择优录用学生、推荐学生到澳门和内地相关企业就业等,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中厂建设与管理办法》《校企双聘、双岗双薪暂行办法》等系列的相关制度,实行了校企双聘、双岗双薪、低职高聘等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辐射推广

通过以“珠艺明辉校中厂”为载体,对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实施基于跨境跨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校中厂”办成了“第二校园”,而不是单纯的实训基地,对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阶段通过以点带面,相继在艺术设计和音乐舞蹈学院的其他专业进行了全面推广,发挥了集群效应,推动了全校的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的发展。同时,相关做法被珠海职教集团内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采纳并共享了“珠艺明辉校中厂”,省内外多所学校来学校学习取经。

三、实践效果与体会

1.搭建了艺术类专业跨境跨界的多元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继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澳门明辉有限公司的合作之后,艺术设计学院的影视动画和动漫设计专业通过引入珠海麦田华彩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入校,建立了“麦华入校公司”,校企合办影视技术专业方向,而后扩大到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音乐舞蹈学院建立了基于系团合一的合唱团与合唱指挥声乐系、民族乐团与民乐系、管弦乐团与管弦系、歌舞团与舞蹈表演系4个校内艺术团体,并实行了二级管理改革试点,与澳门妈祖基金会等建立了集教学、培训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引进的来自澳门的亚洲工艺美术大师、日本的彩色珠宝设计大师、俄罗斯的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在国内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歌唱家、著名水彩大师等建立了7个大师工作室。通过上述举措,为专业搭建了跨境跨界的多元校企育人平台。

2.破解了艺术类专业工学结合实施不畅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师聘任难问题

以学校搭建的跨境跨界的多元校企合作的育人平台为载体,在艺术类专业全面实行了校企双聘、双岗双薪、低职高聘政策,对引进的各类境外大师,留学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一批交响乐指挥、大提琴、声乐等一批海归博士,国内著名歌唱家、一级歌唱演员、国际获奖的单簧管演奏家和亚洲最大的珠宝生产厂商伊泰莲娜的高级设计师团队等实施了低职高聘、校企双聘和双岗双薪政策,有效打造了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破解了艺术类专业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体制机制不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师聘任难等问题。

3.创新了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珠宝类专业群实施了适应“珠艺明辉校中厂”运营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校企交替施教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公共课由学校老师完成,专业理论课由校企共同完成,实训实习依托校中厂的生产任务由企业的能工巧匠指导完成,教学上实行校企交替、边理论边实践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每门课程实训各自独立的形式,实行系列课程“实训协调衔接”的教学方式。动漫类专业群实施了适应“麦华入校公司”运营及符合學生实际的校企分段递进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年级在学校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实施课程置换和项目化教学,分真实项目模拟、师傅指导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和学生独立完成真实项目三个阶段,所有置换课程在“麦华入校公司”完成,实训和顶岗实习在“麦华入校公司”或由公司安排的场所进行。音乐和舞蹈表演类专业实施了适应“系团合一、大师引领”的分类分段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类是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兴趣,分为合格和拔尖两类人才培养;分段是采取“1+2”分段方式,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二年级开始依托大师工作室,采取个性化指导,进行分类培养,联合是以“系团合一”为载体,以专业课和艺术团排练及演出为纽带学练演交替,与境内外社会艺术团体合作,将教学、排练、演出、比赛与社会服务融一体。

4.校企合作开发了系列课程并实施了校企开放评价机制

珠宝类专业群采取了根据行业企业职业标准与澳门明辉珠宝有限公司共同设计教学项目和开发课程,在此基础上,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或讲义,以岗位工作要求为参照制定课程考核标准,考试实行“理论与实训双考”。动漫类专业群根据“麦华入校公司”需要置换了与企业标准对接的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置换的课程由公司考核。音乐和舞蹈类专业群依托“系团合一”“大师工作室”与社会文艺团体合作,研制并形成一套适用于音乐和舞蹈表演专业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课程群,并制订了系列可行的课程标准,实行了“以演出代替考核”的课程评价方式。

5.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数十名毕业生被澳门企业和明辉校中厂录用,用人单位对学生给予了好评;参与了珠海珠宝博物馆、珠海工艺美术馆、学校新教学楼和学校周边渔村酒家的室内设计与装修,承接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学校承办的2016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等各类大型会议的纪念品设计与制作等,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称赞;参与珠艺明辉校中厂、麦华入校公司和日本彩宝大师设计与制作的产品100余件,为企业获利300多万元,每年一届的澳门妈祖文化节我校是唯一的一个内地参演单位。音乐和舞蹈表演类专业的学生连续四年参加每年一届的澳门妈祖文化节及社会各类演出近30场,获赞助资金30多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84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奖11项,在天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钢琴比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

6.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明显

艺术类专业省级以上项目从2012年以前的空白,2014年的3项,发展到2015年至今的20项。“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获第一批省级第二类品牌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省高职院校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珠艺明辉校中厂”艺术设计公共实训中心获省级公共实训中心,《手绘表现技法》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项目获省级教改立项,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师获各类奖45个、作品发表40部、出版教材10本。

几年来的基于跨境跨界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校企合作像内涵建设一样需要耐心和时间进行精心培育和建设,不能急功近利,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校企精准对接和精准合作,实现精准育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15年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JG2015309)。]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澳门跨界校企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澳门回归日
跨界•匠杰
跨界兵法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