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
2018-08-24丁伟伟
丁伟伟
摘要: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给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也给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认识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新常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深刻揭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也正面临着自身发展的新常态:业务发展速度减缓、盈利能力逐步下降、风险管控压力增大、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本约束日益加强、外部监管更加严格、外部风险传染加剧等。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充分认识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主动转变经营理念,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营管理的核心。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种风险因素加大,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复杂的新常态对我们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和手段已无法满足业务的发展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改革总要求,服务内部管理,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深入探索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当前形势的变化对新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既是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充分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融入“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
(一)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应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更好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促进稳健经营。内部审计不能仅局限于查出问题,整改问题,不仅对经营活动中的业务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出具意见,更重要的是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定,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服务于经营管理的需要,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风险,确保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标应从查错防弊向风险评估转变。随着经济减速换挡,银行业将进入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发展阶段。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加剧造成金融风险日益复杂。不良贷款趋势性上升,信用风险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同业业务、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和信息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管理难度加大,也使得这些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性增强。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想要守住风险底线要求内部审计不仅仅是注重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更应转向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三)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关口应从事后监督向流程控制转变。传统的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大部分审计资源用于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检查,即使发现了问题,风险或违规事实已形成,甚至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内部审计要真正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的安全卫士360,就必须做好审计关口前移,从业务流程的研发和设计阶段内部审计入手,注重事前分析防范,事中审查纠偏,事后检查整改,更好地贯彻监管部门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要求,促进全面风险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和损失,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应从合规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不断放开,银行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风险也日益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众多,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但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却相对较少,审计资源短缺。就目前的审计模式来说,已经远不能满足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转变审计理念,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来加强风险管理,以全面评估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状况为基础,从重要风险点入手,合理调配有限的审计资源,对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环节加大审计力度。做到目的明确,提高内部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方法应从现场检查向非现场和现场审计结合的方法转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审计辅助管理系统的日趋完善,合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应将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施审计前,通过非现场审计提供被审计单位的最新信息,以利于现场审计将非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使现场审计发挥最大的审计效果,现场审计在完成某项审计任务后,也应主动将所发现的问题向非现场审计部门通报和沟通,以利于其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互结合是内部审计方式的发展趋势。
二、新常态下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意义
(一)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新常態下,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压力增大。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行为。通过开展内控评价,结合监管部门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监管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提请管理层关注风险,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完善内控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二)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
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能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理顺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符合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能够提升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稳健合规经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符合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三、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本是健全机制、规范行为、完善自我、提升价值,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作用,在设置内部组织架构及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上,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新常态下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确保充分的独立性,采用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形式,负责领导和组织全行的审计工作,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彻底脱离经营层,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二是权威性原则。完善省联社和办事处统一垂直管理的审计体系,加强系统内上级审计部门对行社审计部门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提高审计履职能力。在行社层面应切实把“一把手”分管审计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建章立制,从制度上明确审计管理体制、奖惩机制,并严肃制度执行,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总的来讲,内部审计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体现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不受经营业绩影响,内部职级适当高于普通的员工,独立出具审计报告,不受到其他部门或员工的干预等。
(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审计人员准则、专业技术水平和从业经验等要求,将最优秀的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内部审计岗位上去,以提高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完善审计内部考核制度,突出审计质量与信息编制两大主题,全面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审计人员等级管理机制,结合人事部门岗薪制度,着力培养审计组长、资深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队伍整体全能素质和能力。同时做好新老审计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帮助新人尽快熟悉审计流程,掌握审计方式方法,了解内控的基本要求和行内已开展业务的制度规定。加强审计项目的分级复核监督、加大对内审项目质量的评估考核力度,健全内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三是要建立内审人员培训制度,督促审计人员及时更新各项新兴业务知识储备,快速掌握新兴业务审计技术。同时加强与职能部室之间、审计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学习,结合短期岗位轮换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四是,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内审人员积极参加审计、会计和计算机等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培养精通审计、会计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五是加强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团队合作,确保审计人员坚守党纪国法和道德品质“两条底线”,坚守审计人员工作准则,抵得了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三)转变审计理念,调整计思路,围绕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抓牢审计重点和风险点。一是突出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以加强公司治理为目标,开展管理审计,对业务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开展专项审计,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各业务条线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开展业务流程审计,结合银监部门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从传统审计,向关注影响业务目标实际、基于风险的业务流程审计转变。对业务流程的设计、运行、执行情况、流程缺陷等各方面进行审计评估,促进业务流程改造,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三是围绕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开展流动性、资本管理、市场风险的评估。适时开展投行业务、员工行为、企业担保链、票据业务、新增大额不良贷款和电子银行业务等方面的专项审计;四是根据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特点,内部审计应始终抓牢防范风险这一主要目标,注重风险管理重点的识别和收集,关注本行的重点发展业务和业务重心各节点的风险管理,以风险为导向找出潜在风险高的环节,确定审计的重点,对辖内经营单位的内控建设、风险防控、制度执行等方面进行动态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分类开展重点审计,按照风险等级高低安排不同的审计频率、审计范围和审计强度,对高风险机构与人员实行经常审、重复审,找出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全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科技的创新带动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一是建立和完善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审计项目由传统的手工流水式操作到电子化作业的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最大化利用银行拥有的各类数据和外部公司的共享数据,使用更多的素材,使审计范围、时效性、前瞻性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内部审计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机遇,对审计工作进行战略性规划,提早布局,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作用。“大数据”支持下的持续性风险评估体系将成为最有价值、最强大的风险决策辅助工具;
二是积极开展非现场审计,完善非现场审计常态化运行机制。成立非现场审计组,以计算机审计软件为依托,定期开展业务数据分析排查,对网点业务情况持续进行监测,在完善非现场审计的操作流程基础上,加大与现场审计的结合力度。有效利用非现场审计资源,并采用突击检查飞行检查方式加强现场审计力度,增加飞行审计检查频率。对临柜人员的现金、重要物品管理;对客户经理有无替客户保管存折、借記卡、贷记卡等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三是建立和完善审计预警监测平台, 做到对风险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事前”、“事中”、“事后”立体化审计监控和风险预防,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审计增值建设。充分收集被审计对象的各项交易数据,进行持续整理和分析,以实现对其经营管理、业务操作、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监督,把潜在风险有效地扼杀在萌芽状态。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预防性;四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农村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审计、流动性审计等重点、难点领域进行审计指导,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多参与跨区域的交叉审计检查,这样既有利于内审人员学习新的审计方法和交流审计工作经验,又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益的提高。
(五)探索整改方式,注重成果运用,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审计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审计成果的转化率和使用率上。因此,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审计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典型性、普遍性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价制度上、流程上、执行上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提高。一是建立审计问题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依托审计信息系统,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完整录入系统,并持续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通过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度,督促被审证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开展内控分析会。就审计发现风险隐患重点或集中点组织行社召开内控分析会,就问题的原因、目前控制措施效果等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内控完善建议促进管理提升;三是建立员工审计档案库,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将审计问题按责任人进行归类,治理屡查屡犯现象,同时可以为员工晋升、提拔提供参考,促进审计成本效益建设;四是建立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反馈制度,就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共同磋商,促进问题的整改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充分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在不同部门、网点层面,更大范围进行风险提示和情况通报,多形式督促经营网点对照发现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促进审计项目以点带面,发挥审计增值作用。
结束语:
面对新常态下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在哪里、常在何处、有何特征、如何适应,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主动跟进银行经营管理的工作中心,从审计计划上聚焦领导层的决策部署,从审计思路上秉承“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提升内部审计成果。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坚持与经营决策同频共振,才能体现建设性,彰显时代性,内部审计工作才会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四清,2015,新常态下的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杂志,P1-2。
[2]邱兆祥、邱俊杰,2013,農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西南金融,P5-6。
[3]郭阳珍,2014,对风险导向审计实现审计增值的思考,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P3-4。
[4]李琪,2014,“大数据时代”的银行内部审计,中国银行业杂志,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