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探究

2018-08-24王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现状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专利翻译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为了有效解决专利翻译市场供需脱节问题,下文在分析专业翻译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专利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專利翻译人才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利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引言

专利翻译是目前翻译行业体量越来越大的方向之一,因其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翻译水平、知识产权行业基础和技术背景,所以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变的尤为重要。高校的外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个高校都有外国语学院,都在教授学生们专业的翻译,却没有意识到该类专利翻译人才的市场稀缺和人才优势。因此,需要加强对专业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探究,以促进我国专利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

1专利翻译行业发展现状

首先,专利翻译市场基础坚实,稿件来源充足,市场需求逐步增大,行业前景广阔。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宣传号召,我国企业对专利翻译的市场需求预期将更加旺盛。我国专利行业正在快速成长阶段,PCT海外申请数量保持稳定,需要更多人才投入行业共同建设;其次,我国存在数量众多仅由一两人经营的不正规翻译公司,层层转包翻译项目,通过网络联系数量庞大的兼职译员群体,不仅低价出售译员劳动成果,还对翻译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再次,专利翻译行业缺乏同时具备理工科背景、文学知识、法律知识、语言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强的专利翻译人员,导致当前专利翻译领域非专业化、低龄化现象严重;最后,我国专利翻译从业人员无法满足当前的专利翻译市场需求,译员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均有待加强。

2专利翻译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缺乏对专利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对学科专业的规划、课程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向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但是数量少、宣传力度不强、地位不高,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培养方案还在摸索和优化阶段。此外,青年学生专业选择缺乏合理引导,对知识产权行业缺乏必要了解,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基数小,了解并愿意从事专利翻译的复合型人才难以遴选和培养。此外,翻译专业学生视野不宽,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较少考虑或者选择从事专利翻译领域工作。

2.2外语人才培养方向性不强缺乏专业性

我国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覆盖面广、规模大,还拥有很多高层次人才。但是,高校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分的强调语言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专业化知识的培养,导致我国专业形翻译人才培养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此外,我国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其各方向之间的课程设置并无太大差异,且教学内容宽泛,再加上专利翻译对高校生源和师资均有较高要求,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在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无法满足专利翻译对技术知识的要求,进而导致很多外语翻译专业人才很难进入专利翻译领域进行工作实践。

2.3专利翻译人才培养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一个专业领域只有拥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从学历晋升角度看,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平台,但该平台体系仍在建设和探索阶段,还不能发挥实际的人才培养作用。而专利翻译通常作为翻译学中的组成部分,从没有以单独的课程或方向形式而存在,更没有形成独立的培养体系。从实践角度分析,由于专利翻译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性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校在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提升参与平台的包容性和丰富性。

3专利翻译行业人才培养策略

为解决市场稀缺以及高校专利翻译方面师资匮乏的问题,文章提出以下人才培养策略,具体如图1所示。

3.1重视知识产权的学科地位积极申办知识产权专业

首先,针对专利翻译人才来源缺乏的问题,我国高校应重视知识产权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地位,更新办学观念,加快专业申办准备,抓住时代机遇与市场需求,培养市场急需、发展空间广阔的专业型人才;其次,各高校应结合当前专利翻译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和本校生源情况,构建本、硕、博一体的专利人才培养体力和多层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体系,从相关专业中选拔一部分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实用性、复合型专利职业人才;最后,介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很多高校外语教学一线教师并不具备专利翻译的教学能力,也缺乏教学资源。各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最大化的投入高校使用,解决地域、时间等客观问题。

3.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专业协同培养模式

专利翻译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要求具备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又要有法律、机械、医药等专业背景知识,还要有必不可少的高水平双语使用能力。显然,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不能够覆盖人才全部知识需求。针对外语人才因专利或专业领域相关知识不足而无法进行专利翻译任务承接的情况,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首先,各高校应引进一批专业的专利翻译师资,在培训和实践中探索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内容。高校也可以采取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一些优秀的专利翻译人才到学校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高校可以将外语翻译专业与知识产权专业进行结合,让其互相学习,这样能够让外语人才了解更多理工专业背景,提升自身专利翻译能力,还能让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升英语水平,从而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3.3加强校企协同加大专利翻译实践

首先,伴随我国知识产权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企业资源,具备多个创意产业园区和试验区,依托上述企业资源,高校可开展多种合作项目,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提供丰富且有价值的社会实践,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和战略的需求;其次,各高校应加强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翻译事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合作,建立相关培训基地,为高校外语和翻译类人才提供直接接触专利翻译行业的机会;最后,加强“I译”平台的应用,为外语和翻译类人才提供更多专业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推进校企结合项目实施运转,能够为专利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社会途径,丰富并完善专利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专利翻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出版社的“I译”平台,解决了高校专利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材料匮乏的现实问题。为专利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社会途径,丰富并完善专利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毕业后快速入职相关企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高校专利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得以优化,大大提升了我国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怀军,贺莺.“互联网+”项目驱动型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翻译,2017(01):46-51+95.

[2]张成智,王鹏.专利翻译研究现状综述[J].才智,2016(36):217.

[3]宋春芳,胡新华,王琛.河南省专利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14(08):74-77.

[4]唐若剑.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读书文摘, 2017(2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现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