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价值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析

2018-08-24郑洁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关系

郑洁

摘 要: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其劳动关系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而发生变化,着眼中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状态,本文通过论述劳动价值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消灭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为我国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經济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1 劳动价值观简介及发展过程

劳动价值是指在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感受和认知形成的观点和态度[1],劳动决定价值,因此人们对劳动进行价值评判。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谋生的手段、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2],并认为商品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价值,二者不可比较,马克思定义价值为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亚当.斯密及李嘉图都在劳动形成价值理论取得成就,尤其是李嘉图,他揭示了在劳动价值论方面资本主义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之间的阶级矛盾,马克思在李嘉图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利用辩证和唯物论论证了劳动价值的历史性质,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的追求的是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也注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习及研究,建国以来共有5次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首次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及在新时期的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研究。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的中心思想。

2 劳动价值观与中国经济发展

2.1 劳动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劳动价值观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者的劳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始动力,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劳动与资本结合才能实现价值,价值的体现是在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就我国目前而言,在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数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迅速扩大,他们推动这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我国来说,人口基数大,本身具有很好的人口红利,这就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者的劳动是最直接的生产力,于此同时,他们也是基本消费群体,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水平,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水平,当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得以提高,他们可以通过增加消费的形式,促进巨大的消费需求市场,促使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他们决定着国家新科技的研发水平。

(2) 劳动关系失衡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关系也紧跟着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化后,劳动者转换成了受雇主体,劳动者出让劳动力,资产购买者是劳动力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他们之间实质上是劳动与资本的经济利益关系,在特征上体现为一种失衡状态,二者劳资利益失衡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劳动关系方面表现失衡。近些年来,工资、工时和劳动条件等在我国的劳动者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我国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并且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没有相应的增长机制,甚至有些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甚至强迫员工加班等,但却没有相应的报酬,这都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对立,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产生,造成了一系列的群体性事件,这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劳动关系的失衡使得效率和公平失衡[3],如果经济发展想实现高效率,就需要对劳动市场的利益具体化,完善市场发展体现和竞争机制,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必须有制约机制,否则就会造成经济的动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广大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国家需要大量发展公平的原则,并建立公平公正机制,来实现公平公正对待,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我国工薪劳动者缺乏购买力,就此我国提出了调整需求结构,通过国民增强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4]。在我国目前的劳动失衡关系来看,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虽然在法律和政策上对企业进行了规范,但有关企业中对劳动关系的规定还不是很完善,劳动者的权利权益难以落实。加之伴随着外商企业的进入,影响着改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内部本身就存在非公有制劳动关系,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者劳动关系平衡机制。经济全球化使得商品的价值链被分割,分割的价值链本身就具有不平衡性,发达国家资本占据价值链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属于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这国际劳动力市场中具有不平衡性,从恶加剧了我国的劳动关系的不平衡,而且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只注重效率,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少考虑,这注定造成企业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失衡。

2.2劳动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针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面临着制定符合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具有我国特色政策和方针,并全面落实下来,并平衡好劳动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需要把劳动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也相结合,并坚持法律、法规指导规范,实现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的二者综合策略。中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要利用辩证、唯物、科学的观点看待问题,保持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人人平等的观念,让劳动者感受到主人翁意识,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行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对高素质、高学历、高尖端的人才,给予丰厚的工资待遇,要人才要引起重视,并着重培养,让劳动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3 中国经济发展对劳动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劳动价值观提供物质保障,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价值论,我们可知正是有了人们的劳动生产出的物质文化,才能让人们在劳动以外来对劳动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并了解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用途,并了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互关系。

(2)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来自国际上的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中西、古今与现在的各种经济形式混杂,甚至有一些国家妄图对中国“分化”,并利用反共产主义的一些思想传播渗透到我国国民,从思想上对国民进行腐蚀,势必会造成一些意志力薄弱人的影响,进而进一步达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我国需要针对这些隐蔽的思想加以遏制。

4 结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劳动经济失衡,则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开创公平、公正的劳动环境,可以使劳动者感受到平等、公正,同时还需要规范企业的行业标准,并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劳动者体会到劳动者的价值,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周新城.怎样理解劳动价值论[J].经济经纬,2002,2.4-8.

[2]张高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发展与中国面临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战略抉择[J].山东经济,2007.3:16-20.

[3]许晓军.曹荣.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基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52-57.

[4]施海林.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J].商情,2016.20:1-7.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