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穿插显丰韵

2018-08-24苏良明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语言

苏良明

【创课缘起】

通过小学几年的作文初体验,学生基本已经学会如何把事情有头有尾有过程地写下来了。进入初中,我们总觉得学生作文干瘪、不充实,没有分量,没有感染力。所以,我们阅读学生作文,总会很快陷入阅读疲劳。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改变、努力创新的思维呢?如何启发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想,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也需要更关注写作的过程、修改的过程和感悟生成的过程。

【创课思路】

1.比喻导入。把好作文比喻为帅男靓女,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文不仅需要写清楚故事的过程,还要善于把故事写得具体、有感染力,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决为什么要运用穿插的问题。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把《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脱险”部分的原文与纯记叙版的片段进行比较、探究,一方面明白穿插的含义,另一方面体会穿插在作文中的具体作用。第二部分,解决怎么运用穿插的问题。让学生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穿插的特点与要求,并学会运用穿插手法。

3.课堂小结。以穿插为例,启发学生打开思维,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认识,提高自己的写作 能力。

【教学现场】

一、比喻导入

一篇好作文犹如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也如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帅男靓女不仅需要有高挑的身材,还需要有丰满的血肉。虽然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以瘦为美,但瘦骨嶙峋也还是很恐怖的。好作文也是如此,一篇好作文,不仅需要写清楚故事的过程,还要把故事写具体,写得有感染力。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索把文章写得具体、写得有感染力的方法。

(自析自悟:先由轻松对话开场,然后用比喻引入课堂主题,让学生在笑声荡漾中进入角色。)

二、认识“穿插”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片段,说说有什么 发现。

(屏显)

时间越来越晚。这时,树林里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趴在悬崖上的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父亲催我下来,可我却害怕得要哭。父亲告诉我,不要想着悬崖有多高,距离有多远,只要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下移,就可以下来了。我照着父亲的方法去做,终于爬下悬崖。

学生们发现这个片段来源于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但又不同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片段虽然已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但纯记叙性的语言,让文章显得枯燥 单一。

(屏显文章脱险部分)

暮色苍茫……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 漫长。

学生们对比发现,原文插入了描写性的语言,比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插入了议论性的叙述。进一步探究,使学生们明白“穿插”包含的意义,以及起到的增强文章感染力、凸显人物形象、充实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等诸多作用。

(自析自悟:课文是学生熟悉的例子,亲近课文,把课文作为作文资源,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直观的对比,也能让学生有自己的鲜明感受。)

三、运用“穿插”

(一)进入训练一

(屏显学生作文《杨林山游记》开头片段)

难得双休,临时决定邀约一伙人去旅行,目的地——杨林山,旅行方式——骑单车。

到了约定的时间,十个到了七个,一男六女,于是我们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一路上,我们敞开胸襟,说唱嬉闹,真正做了一回自由之人。我最爱听符紫怡唱歌了,这回她放开喉咙,或吼或吟,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一行中唯一的男士刘明昊是个活跃分子,有他同行,旅程绝对不寂寞。途中经过桥市镇,想起班上好几个同学家住桥市,大家纷纷打趣说要去他们家讨口水喝。

请学生结合前后文内容在文中横线处穿插一句描写性语言。从学生写的句子来看,有的很有语感,穿插了合适的景物描写。有的穿插了动作描写,写一行人怎么骑着自行车踏上行程。如此也未尝不可,只是紧接着的后面也写的是动作行为,如果在之前穿插景物描写,一方面能烘托出发时的心情,另一方面,语言更显丰富灵动之美。还有的学生虽然也穿插的是景物描写的句子,但与片段表现的“轻松自由、兴奋愉悦”的情感氛围不协调,所以也是不符合要求的。然后出示原文穿插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欣赏。参考语句:早晨的阳光金灿灿的,微风从我们耳畔掠过,轻柔惬意。小结训练一的收获。

(二)进入训练二

(屏显学生作文《有幸遇到你》)

人的一生,会交到各种各样的朋友,或好或坏。好朋友让你受益匪浅,坏朋友则如恶魔缠身。我很幸运,交到一个良师益友。是你,让我去掉了性格里不好的因子;是你,让我不断吸取教训走向成功。你的名字叫——失败。

依稀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校里组织大型的朗诵比赛。我一向自诩朗诵水平全班第一,理所当然参与了活动。比赛前,我甚至没有熟读朗诵材料,一直那么自信地认为,一等奖非我莫属。到了活动开始,整个现场人山人海,热热闹闹,我不禁有点小紧张。“下面有请四(1)班蔡梦延同学为大家朗诵,大家欢迎!”当听到广播里叫我的时候,我内心一片空白,除了自己的心跳声,其他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我的两腿也好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当我站在舞台上结结巴巴朗诵完原先准备的诗歌时,我知道,我失败了。我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房间,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赛前那么自大呢?为什么我不好好准备积极参赛呢?

1.————————————————————————————————————。

也依稀记得,七年级时的一次期中考试,考数学的时候,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试卷,满以为会得到96分以上的优秀分,不曾想只得了可怜的76分。考试结果让老师很是生气,老师厉声质问我的情景,至今让我心有余悸。我万分惊讶地检查试卷,发现几乎所有错题都是由于我的马虎造成的,不是掉负号,就是把题目看错;不是计算错误,就是忘记小数点。我悔不当初,巴不得狠扇自己两耳光。哎,从小学到初中,我犯这样的毛病真的太多了,为此,老师没少批評过我,看来这马虎的老毛病真得改改了。

2.————————————————————————————————————。

十多年的人生征途上,我遇到过数不清的失败,当我无数次和你交往,我渐渐明白了你带给我的谆谆告诫。我把你当成人生的导师,希望你不断带领我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请学生在文中两处位置穿插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叙事结束后穿插一两句议论性的句子,一方面可以强化文章中心,另一方面可以清晰地呈现文章层次。两处穿插参考语句:1.是你让我明白,骄傲是一顶招摇的帽子,它让我愈发体会自己的浅薄。2.是你让我明白,马虎是一条拦路的老虎,它让我伤得鲜血淋淋,痛得无法自已。

(三)进入训练三

(屏显教师下水文之缩写版《温馨旅途》,再出示完整版,例文略)

请学生阅读缩写版全文,再对照完整版根据穿插内容来探究语言的魅力。这是一次综合性的训练,考验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详略处理的能力、人物塑造的能力、主题提炼的能力和语言感悟的能力等。通过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学生穿插手法的运用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升了。

(自析自悟:三则训练材料,有的来自学生作文,有的出自教师下水文,学生训练起来更有亲近感。而且三则材料,三个层次,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掌握穿插手法。)

四、课堂小结

【创课所得】

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有责任为学生趟出一条明晰的路。既着眼长远进行规划,又定点进行贴身指导。我的这堂课主要就“穿插”这个点进行突破,以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描写不具体、语言不灵动的问题。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既是对课文资源的尊重,也是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的有效途径。第一个环节我安排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脱险部分的纯记叙版和原文版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两者的区别,学生自然会发现,没有了描写性的语言、议论性的语言,文章在内容的充实、形象的凸显、主题的呈现等方面就会逊色很多。这样,学生对穿插手法的含义与作用就会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识。

我在第二个环节安排的三个训练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难度进行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去实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去揣摩运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做出引导与纠正。很多时候,学生能够认识某个写作点的妙处,可就是不知道在具体的写作中如何运用,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具体的语言情境,指导学生去发现、揣摩并运用,学生的收获一定会 更大。

总之,最大程度地走近学生写作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制约写作水平提高的因素,并施之以相应的解决方法,学生作文的难度就会降低一些。

【学生作品】

那一次,我战胜了自己

张雨筠

在生活当中,许多人都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坎。这些坎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恶魔一样,很难战胜。

我亦如此,也有一道自己难以跨过的坎。在外人面前,我总是表现得很腼腆,当需要独自面对许多人时,我会紧张、害羞甚至是害怕。我害怕看到别人议论、嘲笑和不屑的目光。我有一点点自卑,看到别人讨论自己的时候,就会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我总是用笑容伪装自己,用大大咧咧掩饰着内心的恐惧,害怕自己会被别人看穿。

可是,在那一次,我却战胜了那个恶魔。

那时,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班内筛选前,我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地报了名。经过一星期的准备,班内选拔开始了,抽签排序,我竟是第一个演讲的!哎,苍天啊!大地啊!我是中了什么狗屎运啊,手气竟然那么“好”!算了,算了,我也认了。既然我是“先锋”,那么本帅就只好率领手稿小弟“冲锋陷阵”了。可是在上阵前,我又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面对这些熟悉的人,我定会不好意思,那该怎样做呢?我是该放松心情,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还是该小心点呢?哎呀,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先上台吧!

于是,我硬着头皮走上了讲台。演讲开始了,可我却低着头一股脑儿地念。我紧张极了:怎么办?我不敢抬头看同学们!可是这样不行啊!我不能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只看着稿子。这样的话,演讲有什么意义呢?对,我不能这样,都是同学,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话虽这么说,我却仍没有勇气抬头看看那些听众,只是时不时地抬眼瞟他们。我的脸发热,估计早已涨得红红的。马上就要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了,我必须正视他们。加油,鼓起勇气,你一定行的!我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打着气。终于,我勇敢地面对着他们,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朗诵出来了。

虽然,那一次我没有做到最好,只跨出了一小步,但是有了那一步,我开始学得更自信。起码对于我来说,那一次,我还是战胜了自己。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鎮初级中学;433325)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