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不宜过早考察艺术手法类问题
2018-08-24李敏
藝术手法类问题是高中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这类问题经常出现在古诗鉴赏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新闻、通讯)中。比如:古诗鉴赏题中要求分析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诗歌;文学类文本(散文、小说)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作用题等均属本文所论述的范围。
一、高一学生与艺术手法类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教学的难点。高一学生还没有建构起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既缺乏与鉴赏诗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又未积累相应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能读懂诗歌内容已属不易,还要让他们用专业的鉴赏方法去分析、评判,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诗词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是鉴赏诗歌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手法是一种创作手法,是创作的技巧,而且古诗词的意蕴很多便在这创作方法的巧妙之处。要想深刻体悟到艺术手法的巧妙的效果,鉴赏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最好还应有古诗词创作的体验。高一学生古诗词阅读量有限,单靠课堂上几首诗词,不可能很快建立起诗词艺术手法知识体系,再加上少有诗词创作的体验,所以,他们对创作技巧及其效果的感悟是不够深刻的,许多时候要靠死记硬背去强化。高一年级便花大量时间在艺术手法的考察上,还为时过早。
作用题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加强作者意识,多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思考问题,看似考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变相考察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注重布局谋篇,处理此类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尽管初中的时候也有“作用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解答此类题目靠的还是教师帮他们总结的答题模板。要想提高学生对作用题的分析探究能力,还是要在写作上多下功夫。而高一年级就让学生过多地练习作用题,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建立和写作意识的增强是十分不利的。
以上几类问题即使指向明确,但对高一的学生而言还是有些“高深”了,考得过早,无论对学生,对教师,对语文学科都会有诸多不良影响。
二、不良影响分析
(一)对教师的影响
1.重备考轻教学
可以说,考试评价是课堂的指挥棒。考试的导向作用不容小觑。像艺术手法赏析题,作用题等此类高一学生还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只能提前灌给学生,先让他们死记硬背,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答题的模板,确保考试时多考几分。
另外,一部分教师以这种方式备考以取得好成绩,对那些认真备课、上课,有能力上好语文课的教师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一所学校,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久而久之,只能助长功利教学的风气,不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2.重技法轻内容
高考考点确实应该渗透在平时的课堂中,但高中语文课堂绝不应该仅仅围绕考点打转。有的教师直接拿艺术手法等考点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语文课堂成了考点的累加传授,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缺乏完整性、文学性、趣味性。
比如:许多教师在讲授《想北平》时,把重点放在了后半部分的“对比”上,但上完之后,学生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结尾写“要落泪了”会不会有点做作?
《想北平》的第二、三段,作者四次提到,“我深爱北平”但“我说不出来”。结合创作背景,了解到北平的处境,中国的危难,让学生认真体会四个“说不出口”背后的深情,就会明白作者并不是没有能力表达爱才利用类比和对比来抒发情感的。突然听到北平危急的信息,让作者如何心平气和地去抒发深爱呢?他是一直压抑着心中的悲痛写下那些以前感觉很平常但往后可能将永远消逝的故乡的情景。如果能读到这一层,相信学生也一定明白,写到最后,作者是真的“要落泪”了吧。由此可见,《想北平》的情感重心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如果教学时只关注后半部分的对比,岂不是“避重就轻”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写作教学中。在让学生写作之前,许多教师总是喜欢先给学生讲很多技法,然后让学生在文章中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制造了很重的负担。不仅写作技法不能自如地运用,连文章内容也没办法自在地表达了。
古往今来,好作品从来都是以丰富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的,艺术技法确实能给文章锦上添花,但绝不应该成为写作和阅读的主导。
(二)对学生的影响
1.对学生语文学习心态的影响
首先,考题难度若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会让他们在考试中反复受挫,打击其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语文课过于注重技法的讲解,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显得呆板、教条。这样的课堂对高中生而言,无论从思维难度还是从思想深度上都缺乏挑战性,难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次,过早进行模式化训练会驱使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轻视文本,没有耐心去字里行间细致品读。思路僵化,缺少创新。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2.对学生学科思维和素养的影响
语文课堂过于注重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不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
比如:苏洵的《六国论》被许多教师当作议论文写作的典范,高中议论文写作常用的方法在这一课都出现了,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便成了议论文写作技法的认知课而忽略了文字背后作者的创作思维和推理过程。这篇文章借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来委婉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作者的主张绝不仅仅在结尾两段。
笔者认为,作者写的最精彩的是文章第三段,在这一段作者通过严密的推理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最鲜明的主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本段开头作者便指出了秦国侵略六国的本质。韩魏楚三国割地求和暴露了自己的软弱,也助长了秦国的嚣张气焰。所以,基于这一段严密的推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当时的局势,作者是主战的,在第四段作者也是用大量的笔墨赞赏燕赵两国“义不赂秦”的壮举。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难点不在技法,而在立意和思维。学生的议论文为什么推理不够严密,漏洞百出,恐怕跟语文课堂注重割裂的,不连续的知识点教学而忽略文章思维过程的梳理有很大关系。
(三)对语文学科的影响
与语文学科相比,数学、物理等科目相对较难,但为何学生有勇气、有兴趣去挑战这些学科的难题,而对母语学科却提不起兴趣呢?除了学科本身的差异,我认为高中的语文课对他们而言缺少挑战性。究其原因,恰恰是“模式化”拉低了语文学科的地位。
语文课上课方式模式化。字词、作者、背景、结构、思想,像被割裂的几张皮,一张一张拿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记忆。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许是比较适合的,但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以及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单一、固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语文考试答题模式化。语文的趣味很多时候要从艺术技法创设的效果中去品味。但这不是靠系统化、知识点教学灌出来的,必须依托文本去细细品味,最好能再辅以相关的写作练习,才能让学生彻底领会,深刻感悟。而当下的模式化、功利化备考,把大量本该用于仔细探究文本和写作练习的时间,拿来让学生死记硬背,看似得分容易,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为代价的。
三、尊重学情,有效评价
高一年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段。既要做好初高中之间的衔接,又要为高中三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应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做好初高中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形成高中语文学习内驱力,为高中语文学习奠基。
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比较看重其检查、诊断、反馈及甄别、选拔的功能而忽视其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高一年级的考题则应当以激励和发展学生为主,“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中的艺术手法类题目过早与高考挂钩不仅不符合课标精神,而且打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重视高一语文试卷的研制,在综合考虑学情,課堂内容等基础上精选高质量的题目,才能积极发挥考试的相关功能,才能使评价更富实效。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评价内容“更强调对批判思维、探究、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等高级认知能力的考查,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等非认知因素的评价”。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尊重学情,打破模式化课堂,改变功利化、模式化备考方式;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精选试题,有效评价;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式和多元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以语文之“文”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高中的语文学习成为他们一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石。
李敏,江苏宜兴市张渚镇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