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戴望舒的《雨巷》谈意象教学

2018-08-24张光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丁香

《雨巷》是著名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婉转流畅的韵律、新颖独特的意象和朦胧含蓄的意境为新诗开拓了一个新纪元。本文将结合经典吟诵、情景设想、细节赏析等教学方法,深入探索戴望舒《雨巷》的意象教学。

一、在经典吟诵中寻找新颖独特的意象

吟诵的方式有多种,如配乐朗读、诵读、齐读、个人吟诵等等。在《雨巷》这首诗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压准韵律,以表演的方式配乐朗读最能让学生快速抓住诗中描绘的意象,体悟诗中的情感氛围。

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找出诗中的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雨、篱墙以及独自彷徨的“我”。若将诗中的意象运用画笔描摹在宣纸上,宛如一幅满蕴愁绪的江南烟雨图,充满了民族文化的意味。雨巷是诗题,也是诗中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何谓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雨巷在诗歌中出现了四次,既是诗歌背景的交代,也是故事发生的氛围营造和情绪传递。“丁香”是诗歌中出现最多次数的意象,作者用丁香来形容自己希望遇到的姑娘,而这朵丁香结着愁怨,蕴含着丰富的古典韵味。李商隐在《代赠》中写道:“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在古代,丁香被赋予了“愁”的思绪,常与愁肠百结相联系。开于仲春的丁香易凋谢,枝条上一柄圆鼓鼓的花朵就像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因此而来。诗人戴望舒继承了丁香这一古典意象,将愁绪、幽怨、柔弱等情愫融入诗歌中,让丁香的芬芳散布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二、在情境设想中体验意象的组合之妙

《雨巷》这首诗是一个完整的意境,整体也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意象。所谓象与情合,情由境生,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篱墙构筑了诗歌极富象征性与隐喻特征的梦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设想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雨巷》中意象的组合之妙。所谓情境设想,即教师有意去掉诗中一个主要意象,让学生品味去掉该意象后的诗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情境设想,学生便能明显察觉到诗中某一个意象在诗中的具体作用,达到教学的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意象的缺失从反面进行情境体验。教师可以先移除“雨”这个意象,将没有“雨”意象的诗歌轻轻吟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巷子,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到了颓坯的篱墙,像梦一般地,我身旁,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很明显,缺失了“雨”意象的巷子,消散了一种彷徨的孤独,缺失了一种彳亍的迷惘,冲淡了诗中原有的缠绵感伤的愁绪。可见,“雨”与“巷”这两个意象的组合之妙,诗人并以“悠长”“寂寥”等词加以修饰,容易唤起读者怀旧的心理,让人低徊怅惘。接下来,运用同样的意象缺失法,将“丁香”、“姑娘”、“巷”等意象一一移除,便可以感受到缺失的意象对于诗歌情绪氛围营造的重要作用。

三、在细节赏析中品悟意象的文化特征

《雨巷》创作于1927年,诗中常用回环往复和叠词复沓的手法,突破格律的束缚,又在音乐美上有所体现,将情感层层递进。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赏析要立足文本,善于在细节的挖掘中,品悟诗歌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把握诗歌的细节之处就是要抓住诗歌的意象特征。《雨巷》中的意象总有一种朦胧美和古典美,富有象征性。在诗歌的第一节里就描绘了一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此处的“我”,尽管是默默彳亍,哀怨又彷徨,却依然对美好的理想怀揣着憧憬和希望。然而这份追求就像“丁香姑娘”一样,她静默地走进又像梦一般地飘过,走进这凄婉迷茫的雨巷。在雨的哀曲里,丁香般惆怅的姑娘消散了,“我”独自彷徨在寂寥的雨巷,希望再次与姑娘重逢,哪怕只是短暂的飘过。这位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具有象征意味,象征着“我”追寻的理想与爱情,而这份追寻也只是可望不可即,缥缈无望,有无奈,有希望,更多的却是一种迷惘和追寻无果的哀愁。由此可见,《雨巷》这首诗歌的意象具有朦胧性,这种古典的朦胧包含在意象的象征意味之中。

戴望舒的《雨巷》以其新颖独特的意象和巧妙的组合创造方式,将具有古典意蕴的意象附上象征的手法和现代的情感,使得古典美与现代的情愫水乳交融,形成一种凄婉朦胧的意境氛围,有极高的艺術价值和文化内涵。教师要深入挖掘诗歌中意象的特征和意蕴,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法将其展现于课堂之上,促进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与品悟。

张光辉,安徽萧县师范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戴望舒雨巷丁香
永远的丁香
戴望舒《雨巷》(节选)
丁香本马
在天晴了的时候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感伤之美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
梦中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