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2018-08-24姜海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情境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尤其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需要开展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所谓情感教育即在教育影响下人的情感如何走向新高度,也可将其作为情绪机制和思维机制、生理机制一起发挥协调作用,从而促使个体达到最佳状态。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性阶段,而语文则是开展情感教育主阵地,因而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相互促进就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对此,本文则从明确教学情感目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及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等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策略,望给予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明确情感目标 避免过度解读文本

情感目标也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每一堂课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在于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渗透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有不同体裁,可以说每一种体裁都有相应的情感目标,有的文章体裁是奔放、含蓄、张扬、婉约等,那么教师在设计情感目标时就可根据文章体裁有所侧重,深度挖掘教材中情感。例如在诗歌体裁文章中学会释放情感,议论文体裁中则学会感悟思辨,说明文则学会体会哲理情感等,无论哪种体裁文章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课时设置情感目标,经典文章需要教师花费多个课时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关键性词句在文中作用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设计第二课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悟,切实体会作者运用朴实语言展现丰富情感。第三课时则在于让学生深刻感悟父亲的浓浓关爱,体会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情深并让学生从细节之处理解父子之间的情感,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内容印象。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积极内化学生情感

情境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征为其创设相应的情境,促使其融入其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最重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教育理论则认为,情境可以贯穿于导入、探究、感知、拓展延伸等課堂教学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活跃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和想象能力。首先多媒体情境,即借助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文字以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到学生面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春酒》一课为例,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课文结尾所提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就可借助视频为学生播放作者的人生经历,视频中搭配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我的中国心》,学生瞬间对课文作者对祖国母亲依恋之情深有感触,更对作者传达的游子思乡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绘画情境,常见绘画形式有简笔画、剪贴画、插图等,都在于对课文情境进行再现,但仅有课文绘画还远远不够,对此就可借助画画创设教学情境。以《观沧海》一课为例,教师就可让学生画一个诗人身披战袍,站立在山头眺望大海的画面,通过诗歌和画作结合的方式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感悟作者情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身情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形成良好品质。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基础性和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以扮演课文角色,丰富学生情感,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均为经典名篇,涉及丰富情感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鼓励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由此感悟人物心境。以《孔乙己》一课为例,挑选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小伙计、看客们,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在故事中心理并运用不同口吻感受课文中主人公的不幸,而学生的情感也会跟随文章内容情感变化而不断变化。此外还可举办情感讲座;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在课堂上完成,应是一种实践性、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学生接受教育目的在于服务生活,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邀请部分感动中国或爱国之士来校开展情感讲座,因为他们切实经历过伟大事件的形成,通过为学生形象化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和社会全面发展,教育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变化。语文作为初中教育基础学科,自然而然承担着渗透情感教育重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语文教师明确情感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姜海萍,山东荣成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情境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