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里,有一棵树

2018-08-24梁吴芬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铁树银杏树桑树

梁吴芬

【创课缘起】

2017年秋季,我迎来了新一届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和他们一道使用统编本语文新教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专题,是整个初中阶段的第一个作文专题。从教材编写来看,这一专题承担的任务是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我们学校有一个“触发·感悟与写作教学”的课题,我是这个课题的组长。单元写作专题教学目标和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砰”的碰撞在了一起,触发了我的思考。

【创课思路】

通过课中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难心理;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体悟到“生活是写作的金矿”这一写作要诀,并从中体会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教学板块是:遥望,发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沿着“校园里的一棵树”这样一个抓手,去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同时体悟到“生活,要用心灵去发现”。

第二个教学板块是:走近,思考“校园里的那一棵树”。通过“小小朗读者”和“‘我与树的对话”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与“那一棵树”有关的人和事,在此基础上,体悟出“生活,要用‘情、趣、理、美去提炼”。

第三个教学板块是:回首,讲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让学生给学弟学妹们当导游,写导游词,介绍“校园里的那一棵树”,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生活,要用细节定格”的写作要诀。

【教学现场】

一、遥望,发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

1.导入。度过了六年欢乐时光的小学校园里有没有树?有没有哪棵树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像我,就对六中操场西门边的一棵桂花树印象很深,因为每到秋天,它就开满了细细密密的黄色小花,每次我去食堂吃饭经过那里时,就会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实在是太难忘了。

(屏显)

秋天、操场西门、桂花树

2.仿写。仿照示例用“拼词”的方式在作文纸上写下自己的“一棵树”。

3.分组。根据小学毕业学校重新分组,将来自同一个小学的学生集中到一个小组中。

4.抽签。抽到的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要分享自己那“一棵树”。

“航空路小学”组分享:

张文凯:夏天、校园围墙、爬山虎。

李佳轶:微风、操场边、枇杷树。

魏羽轩:盛夏、校园、杨树。

李雨虹:秋天、操场边、银杏树。

万恩溪:我也是说的操场边的银杏树。

舒思童:我……好像没有印象特别深的树。

5.分析。

師:来自同一个小学的同学,他们所看到的那棵树为什么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而且有的同学一棵树也没有“看到”?那些看到了校园中的树的同学,说说是什么原因?

李雨虹:因为银杏树的叶子到了秋天,就变黄了,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像一把把小扇子,非常美。我们女孩子经常把这些叶子捡起来,夹在书中当书签。

李佳轶:我记得刚进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也不认识,所以常常在下课时一个人跑到操场边的那棵枇杷树下面玩,时间长了,感觉枇杷树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即使后来和同学们都认识了,也还是愿意和同学们在枇杷树下做游戏、谈心事。

师生交流明确:原来,这“一棵树”并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而是用心灵去发现的。同样,生活,也要用心灵去发现。

(屏显)

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所给予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

——张洁

二、走近,思考“校园里的那一棵树”

(一)小小朗读者

1.自由且有感情地朗读学长的习作片段。

(屏显)

夕阳·小巷·老桑树

沿着小巷随意铺砌的青石板路面走到尽头,就是我曾经度过六年欢乐时光的小学。

每至夏季,我们一放了学就往巷里跑。那棵老桑树下总是落满了紫红的桑椹,女孩子们宝贝似的一颗颗拾起来,小心翼翼地装在小杯子里,装满了便跑去洗了,还等不及拿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揪一个送进嘴里。熟透的桑椹饱满得根本不用嚼,用嘴一抿便溢出汁来,味儿是冰凉清甜的。吃一个当然不解馋,便再吃一个。不多时,伙伴们的手指全给染成了紫红色,再看嘴巴,同样涂着紫色。“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嘿,牙齿也变成紫色的啦!这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在照镜子一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只小馋猫。夕阳的余晖洒在老木屋上,洒在老桑树上,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2.各组代表展示,并评选最佳“朗读者”。

3.小结。大家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凡是把字里行间吃桑椹的“趣”读出来了的,都是最佳朗 读者。

(二)“我”与“树”的对话

师:如果树会说话,当你上初中后第一次回到小学校园,再次见校园里的那一棵树时,你会和那棵树说些什么?请以“嗨,你还记得——吗?”的句式开头,写几句与“那一棵树”的对话。

(屏显)

我:嗨,老桑树,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贝贝呀!以前每天上学时都要从你身边经过的女孩子。

老桑树:贝贝?就是那个因为摘桑椹扯我的树条,把我扯得生疼的调皮鬼吗?

我:唉呀,老桑树,谁让你的果实那样美味呢!不过,我还没有怪你把我的嘴巴、脸染成紫红,惹得妈妈好一阵骂我呢!

老桑树:哈哈,你们几个调皮鬼最馋,连落在地下的桑椹都捡起来吃,也不怕脏!哈哈哈!

师:下面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陈芷萱:嗨,老松树,你还记得我吗?以前,我最爱坐在你的身上看书了。这个校园里,我最难忘的树就是你哟。

老松树:哦?我都不太记得啦,因为坐在我背上的淘气鬼太多啦,把我的背都压弯了。

陈芷萱:老松树,我可没有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伤害你呀。我总是静静地坐在你身上,读书、背书,哼,我教会了你那么多诗词,你全都忘了吗?

……

教师小结:是“吃桑椹之趣”让老桑树成为长在“我”心灵上的一棵树,是“陪伴之情”让老松树成为长在陈芷萱心灵上的一棵树……由此,我们可以更明确地领悟到:生活,要用“情、趣、理、美”来提炼。

三、回首,讲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

8月30号,刚好是你的母校小学一年级学生报名的日子。你接到六年级班主任的邀请,要你给初进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当导游,带领他们参观校园。请你写一段与树有关的故事,作为导游词,送给学弟学妹。

(学生写作并朗读)

亲爱的学弟学妹,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那棵广玉兰树。

每至夏季,广玉兰树就开出白色的肥大的花朵,因为广玉兰树很高,所以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的花,只有当一瓣一瓣白色的花瓣落下来的时候,再抬头仰望,才发现广玉兰已经开花了。我常常把这些白色花瓣捡起来,和小伙伴一起来到金鱼池边,把饼干屑放在花瓣里,然后把花瓣放到水面上,让花瓣像船一样,摇摇晃晃地驶向远方,给池里的金鱼带去饵料。大多数时候,花瓣里什么也不装,只用笔写上名字,然后四五个同学一起把花瓣放进金鱼池里,看谁的“花瓣船”行驶得最远,然后就在金鱼池边欢呼,弄得别的班的同学一脸好奇地看着我们。

师:这段导游词记录了与广玉兰树有关的一段趣事,其中有着动人的细节,比如把饼干屑放在花瓣里让花瓣像船一样随水漂流,在花瓣里写上同学的名字比谁的花瓣船驶得远,生动具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再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亲爱的学弟学妹,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那棵铁树。

你们看,它矮得很,一点也不显眼;但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散发出本属于生命的活力;叶子又是那样硬,如钢铁一般,一点儿也没有柔美的感觉,像一把把小剑。我们男孩子爱在铁树的周围窜来窜去,觉得这铁树是带有男子气概的。有时,我们还会偷偷拔几根叶子当武器,在“击剑”场上决斗。你们看我,高大威猛的身形是不是恰如一棵铁树呢?开个玩笑啊,但我自我感觉确实从铁树身上学到了一点男子汉的勇敢。

师:这段导游词记录了铁树带给杨誉杰同学要做勇敢坚强的男子汉的启示,“击剑”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杨誉杰同学还要加强锻炼,争取早日练成“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这样才更像一棵“铁树”哦!

教师小结,明确:深厚的情谊、别致的乐趣、深刻的哲理,需要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来定格,使之永恒。生活,要用细节来定格。

四、结束语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遥望”那一棵树,懂得了写作素材需要用心灵去发现;一起“思考”那一棵树,领悟到只有充满了情谊、乐趣、哲理和美,素材才会烙在我们心上,进入我们的写作视野;一起“讲述”那一棵树,学会用细节来定格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發现。从今天起,热爱生活吧!

(屏显)

热爱生活,生活是写作的金矿;热爱写作,写作是快乐的源泉。

【创课所得】

本次作文训练有两个目的:1.这是一次研究课。本次作文训练是“触发·感悟与写作教学”课题研究“‘触物生情‘睹物思人、以‘物为情感触点”的一次教学实践。2.这是一次激趣课。作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起始课,本次作文训练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为学生爱上写作做好铺垫。

从教学现场学生表现来看,我认为基本实现了以上教学目的。

首先,情感触点选择精准。“‘触物生情‘睹物思人、以‘物为情感触点”的这个教学目标中,我选择了“校园中的一棵树”。一方面是考虑到“树”作为情感载体比较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校园中一般都有树,学生们的校园活动大多在树下,树一年四季陪伴学生但每个季节又有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刚进初中,对小学校园、小学生活、小学老师和同学都还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事实确实如此,当“校园里有一棵树”这个情感触点亮出来后,学生们几乎是不假思索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情感触点,如果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实际,能很好地激发写作欲望。

其次,课中活动设计精巧。这节课中,每个教学板块都有精致的课中活动。第一个板块“发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使用了“拼词游戏”的说法,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渐入回忆。第二个板块“思考校园里的那一棵树”,首先在“小小朗读者”活动中体会到“老桑树给学长带来的乐趣”,然后在“‘我和‘树的对话”活动中思考、提炼出那一棵树给“我”带来的或深厚的情谊、或特别的乐趣、或深刻的哲理。第三个板块“讲述校园里的那一棵树”,则是让学生在给学弟学妹当导游的情境中,讲述自己与“那一棵树”的故事。这些活动,既富有趣味性,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作品】

校园里,有一棵树

李雨萱

在印象中,我以前的小学校园里种了许多树,有桂花树、柚子树、香樟树、银杏树……每一棵都能使我回忆起小学时光的点点滴滴。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操场旁那一排高大的银杏树。

在我刚刚进入这个使我处处充满好奇的校园时,我和同学们第一次玩耍的地方就是在银杏树下。那时正值秋天,银杏叶变得金黄,四处散落的银杏叶好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捡起地上的银杏叶仔细看,它又好像是一把小扇子,为我们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丛丛的树叶中,还藏匿了一颗颗金黄色的小果子,那是白果。男生们总是喜欢把掉落在地上的果子攒起来,趁女生不注意,把果子丢到女生的身上。大家总是喜欢这样互相打闹着。所以,当我看见这些果子,就能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

在每年的运动会上,我们都会站在银杏树下,为操场上奔跑的运动健儿们加油助威。而我们身后的银杏树好像也在观看这精彩的比赛,也在为我们加油。

体育课上,我们总会在银杏树旁的跑道上做游戏,玩累了,我们就坐在树下聊天。我喜欢观察银杏树叶,把好看的银杏叶制成标本或当作书签,会有别样的风味。我们还会把掉落的银杏叶在地上摆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是把叶子用树枝串起来,玩“卖串烧”的游戏。银杏树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童年。

现在,每当放学回家,路过小学的时候,我总会抬头望一望那排银杏树,心里不禁发出感慨:啊!银杏树,是你陪伴了我们六年的时光,是你见证了我们六年的成长,我忘不了我们的母校,更忘不了操场上的你。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六中学;434000)

猜你喜欢

铁树银杏树桑树
秋天的银杏树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银杏树
奶奶家的桑树
铁树真的千年才开花吗
春天的铁树
铁树也会开花
铁树开了花
哭泣的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