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完善课堂结构
2018-08-24刘晓梅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当下衡量语文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一堂语文课,只有牢牢将“有效”两字记在心里,方能达成预期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课堂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一、优化教学设计,追求课堂有效
(一)加强文本细读,优化教学设计。
方智范教授说:“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领先一步的阅读者,教材所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蕴涵丰富,无论是高山流水、朝霞彩虹的自然美还是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美,抑或是富有童趣、真趣、志趣的意境、意趣美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依凭。当阅读那一篇篇依附着情、浓缩着意的文章时,我们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以及写作的背景,了解编者选文的目的,从中找出有效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试着不断地问自己,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加强文本细读,破译语言密码,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长城》这篇课文有这样一段文字: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字,可以品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仅仅读出这层含义还是不够的。龙是一种动物吗?为什么说长城不像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静止的文字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为了帮助理解,教师可以适时出示故宫九龙壁的图片;播放端午赛龙舟、春节舞龙灯的录像等;浅文深教,此时学生便能体会,龙是一个民族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象征,长城似龙的比喻蕴含着经久不息的中国精神。
老舍的名作《猫》中寫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蹭、伸、跳、踩”几个连续动词的使用就可读出一只机灵可爱的猫,文中“小梅花”这个不起眼的语言信息更能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是学生语言训练的关键点。能否将“小梅花”换成“小爪印”呢,通过对比阅读,不难发现,“小梅花”情感丰富,把猫踩脏稿纸留下的脚印看作“小梅花”一样精致美观,不是责备,而是一种怜爱,简单的借喻让生活的情趣、作者的言语功力跃然纸上。
千重要,万重要,破译了言语密码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掌握了文本就得法。
(二)创设对话情境,巧抓关键切入。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需要,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提领尔顿,百毛皆顺”,对课文而言,关键点覆盖全文,牵一发而动全篇;对学生而言,关键点能开启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与探析。如《海底世界》中“课文哪些内容写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哪些内容写出了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关照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机的交往对话。其次要有敏锐地洞察、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形,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讲完,学生就回答得天衣无缝,一步到位。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就不必再按预先设计的步骤一一追问学生,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不应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个性的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在教学中,只要抓住了关键点,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
二、完善课堂结构,确保课堂有效
教学的有效性还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在学生的生命中书写的是绚丽的色彩。
(一)合理取舍知识,有效实现目标。
教学中,教学知识的选择与安排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及知识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一位老师在执教《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立足文本,为学生提供了1998年长江抗洪的视频资料,再现了洪灾前线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还拓展了一些赞颂人民子弟兵的诗歌,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对文本深入的学习,学生真切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崇敬的情感在心中涤荡,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提倡个性阅读,自主建构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知道“以读为本”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有效读书缺少指导和层递设计,初读课文时一遍即过,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研读课文中,有的教师抓住一个部分对文本支离破碎的解读,以偏盖全;有的教师浮光掠影的解读(蜻蜓点水的解读),思维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还会脱离文本随心所欲地解读;还有的教师会把自己对文本的曲解与误读,强加于文本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对话式教学,形成了“逼迫”学生学习的场域,教学死气沉沉。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语言,取决于感悟文本是教师的“注入”还是学生经过自主感悟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的机会,把感悟文本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对话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个性化阅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感悟语言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
(三)适时引导点拨,彰显课堂活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对话、相机启发、点拨,努力扩展学生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将语文训练层层推进,尤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例如《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中,“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执教时,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反复朗读体会,层层深入,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同时结合文中其他句子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相机给予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显得有意义、有价值,课堂彰显的有激情、有活力。
(四)巧妙链接知识,拓宽教学视野。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因此教师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合适、恰当的再創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而且,文本是作者思想意识、艺术品位和文化视野的浓缩,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只有将文本架构与作者思想的坐标接轨,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内心深处最永恒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一课时,给学生补充了桑兰坐在轮椅上微笑着的照片,讲述了她的一些感人事迹,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与不幸命运的抗争,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当然,文化的熏陶、思维的拔节、生命的跃进,如果只停留与课堂,只停留于感受,显然没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当这种思考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呼吸之间、在意念之中,教学才产生了意义和价值。
(五)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情商指数。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对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理解只要有合理之处,符合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教师就应给予肯定,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回答往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此,教师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平等、宽容和信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情商指数,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促进课堂和谐气氛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效果。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啊,不管是菱、是稻、还是荷花,正是各得其所、尽显风采,才让我们江南水乡芳香四溢、美丽和谐。有效课堂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从形似到神似,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坚信:秉承着“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优化设计,完善课堂,我们的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我们的语文定似美丽的江南水乡妖娆多姿,芬芳迷人。
刘晓梅,安徽霍山县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