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谷子白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8-24郭建斌
郭建斌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耐旱性强。适应性广,是吴堡县主要杂粮种植作物。据榆林市植保部门调查,自2010年以来,谷子白发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大,造成危害程度也在逐年上升,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谷子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谷子白发病的发生与概况认识
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增产潜力大、易储藏等多种特点,随着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地块增多和其它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谷子白发病的发生。大大影响了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1.1发病症状。谷子白发病自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在各个生育阶段和不同器官上可显露出不同的症状,但主要以土传病害系统侵染。随着幼苗生长点的分化和发育,侵染病源在种子发芽后到幼苗出土6至10cm。病原菌从幼芽及幼根处侵入幼芽芽鞘,随着生长点的分化发育。菌丝达到叶部和穗部。造成系统侵染。
1.1.1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病株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卷曲,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叶背在空气潮湿时密生灰白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這一症状被称为“灰背”。苗期白发病的鉴别,以有无“灰背”为主要依据。
1.1.2白尖、枪杆、白发。株高60cm左右时。病株上部2至3片叶片不能展开。卷筒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称为“白尖”,7至10天后白尖变褐,枯干,直立于田问,形成“枪杆”。以后心叶薄壁组织解体纵裂,残留黄白色丝状物(维管束),卷曲如头发,称为“白发”。
1.1.3看谷老。有些病株能够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全部或局部畸形。颖片伸长变形成小叶状,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状呈刺猬状,称为“看谷老”。
1.2病原介绍。谷子白发病菌属藻菌纲,霜霉菌目。病原菌以卵孢子在散落的土壤中、种子表面或附着在谷草和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世代产生抱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倒卵形,顶端有乳状突起。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可在水中游动,单生或数枝丛生。抗性较强。在病害侵染循环中占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病菌在白尖期开始形成卵孢子。当病部变褐色,卵孢子成熟,根据这一特征,在灰背与白尖期拔除病株。可减少大量的病菌侵染源。
1.2.1土壤带菌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例如:田间发病组织破裂后。卵孢子在土壤中。使土壤带菌。根据白发病条件的广泛性和温湿度互相影响的特点,低温高湿和高温低湿均可形成病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白发病菌发育适宜土温(18至20℃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因此,连作地发病较为严重。形成土壤中菌量会连年积累。
1.2.2病株脱粒时。谷粒表面沾染卵孢子。导致种子表面带菌。
1.2.3肥料使用。用病株喂牲口或沤肥后。使粪肥带菌。进行农业生产时,再次浸染。
1.3发病因素的形成
1.3.1播种方法。一切不利于幼苗出土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早播或播种过深,播种质量差。都会造成幼苗出土时间长等现象。增加病菌侵染的可能性,因此,应适当晚播、浅播,减轻发病机率。
1.3.2温、湿度。孢子囊产生、萌发以及游动孢子的活动都需达到一定的湿度。温暖潮湿后再次浸染。更有利于再次侵染。
1.3.3品种差异性。不同品种对白发病抗病性差异明显,选用抗病的品种。抗病性强。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保证,非抗病的品种有一定的劣势,是造成谷子白发病的重要因素。
1.3.4缺乏防治措施。谷子白发病在生产上发生比较轻,所以农民一般不进行专门防治,再加上拌种措施不合理,粗放管理,不能及时清除病株,导致病害普遍发生。
2白发病的防治方法
2.1物理防治
2.1.1选择优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优质品种是预防白发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选择长生07、晋谷21号、晋谷29号、汾选3号等。
2.1.2轮作倒茬。谷子白发病是一种以土壤为侵染源的病害,轮作倒茬是控制发病的有效途径。轻病区可实行2年轮作,重病区可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轮可选择高粱、玉米、豆类、小麦等作物。并适当晚播,以提高播种质量,促进苗壮、苗早。减轻白发病的发生和减少侵染。
2.1.3拔除病株。彻底拔除病株是减少病菌来源的关键,在白尖阶段比较容易被识别。因此,应趁此阶段及时整株拔去病苗,并连同以下两片叶子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此减轻发病机率和病菌蔓延。
2.2化学处理
2.2.1根据谷子白发病的发病原因及侵染特点,在选择优质、抗病品种的前提下,应以种子化学防治为核心,消灭附着于种子外表的卵孢子。预防白发病菌对谷子幼芽的浸染防治也非常关键,温汤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对防治白发病非常重要。因此,可选用4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恶霜菌丹进行药剂拌种。
2.2.2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近年来,随着化学肥料的不当使用,土地肥力和植株抗病、抗逆性减弱。应改变当前一些只施化肥不施农家肥的现状,在增施农家肥时。施肥量控制在500至1000kg/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