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症状、原因及防治技术
2018-08-24王宝峰
王宝峰
水稻纹枯病又名“烂脚病”、“花秆瘟”。该病在黑龙江省萝北县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如果病斑只限在稻株基部的叶鞘,对产量影响不大。当病害扩展到剑叶的叶鞘和叶片时。对产量影响极为严重。此病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30-50%以上。
1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症状
从水稻的生育周期来看,除了在秧苗生长期未发病外。其他生长期均有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主要发生于叶鞘和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于穗部和茎秆上。最初发生于近水面的叶鞘上,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以后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形。边缘呈淡褐色。中央呈灰绿或灰褐色,外围呈湿润状。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病斑多时,常多斑融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云纹状大斑。叶片染病。病斑与叶鞘上基本相似。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穗颈部受害,受害部呈湿润状。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重者全穗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蛛丝状菌以后集结成团,最后在其中形成褐色像萝h籽样的小形菌核,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
2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
2.1种植制度因素。水稻纹枯病的侵染来源。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病蔸上和田边、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为主。所以土壤中菌核残留量决定水稻纹枯病的发病轻重。而土壤中菌核量的残留原因主要是:
一是轮作倒茬困难,稻农不愿轮作。水田改作旱田后,田地耕作整地困难,旱作物产量及质量不高。效益不佳,轮作倒茬困难,导致水稻连作,从而造成土壤中致病的菌量逐年累积,越积越多,危害加重。
二是田间病源物处理不彻底。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水稻连作。尽管大部分稻草被移出田外。但是土壤中菌核并没有被彻底清除,遗留田间的带病稻草不能杀菌腐熟。从而造成菌量积累,加重发病。同时,也成为水稻纹枯病新的发生起点和蔓延的重要途径。
2.2气候因素。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是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温度是决定此病每年在水稻上发生早迟的主要原因。而湿度则对病情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温湿度综合影响着纹枯病的发生发展。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7%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5-31℃和饱和湿度是水稻纹枯病流行的有利条件。
2.3水肥因素。水稻纹枯病发病的轻重与水肥的关系极为密切。水稻生长期间不科学用水。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根据田间调查发现。农民喜欢深灌、漫灌,因而造成田间湿度大,营造了适宜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田间小气候。因此加重了此病的发生流行。偏施、重施氮肥,恶化水稻田问小气候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又一诱因。不注重氮、磷、鉀的合理搭配,只注重偏、施重施氮肥。极易造成水稻的生长前期“疯长”,从而造成封行过早、田间郁蔽、透气性差、湿度过大。而后期往往茎叶徒长。植株体内可溶性氮增加。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造成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3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3.1种子清选。防止菌核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应通过风选或机选,将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清选亦可。
3.2清除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烂渣”,集中处理。消灭菌核。为方便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深一些。
3.3控制灌溉。适时晒田。一般分蘖盛期前灌浅水。采取浅一湿一干交替灌溉,即田间脚有水,田面无水微裂再灌水的方式。一直到分蘖末期开始晒田,孕穗以后采取浅一湿一干交替灌溉。即田间脚无水层,田面无水微裂再灌的方式循环往复进行直至黄熟初期排水晒田,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
3.4适当稀植。稀植程度应灵活掌握,土质肥沃、水肥条件好、品种分蘖力强。可适当稀植,不要过密,这样即可保证平方米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又减轻病害。各地方可结合自已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当放宽行距以改善稻株田问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田问湿度。减轻发病。
3.5合理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
3.6药剂防治。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时。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天再防治1-2次。主要药剂有15、25%井冈霉素375-600g/h㎡。或亩用25%丙环唑乳油225-450g兑水900-1500kg/h㎡喷雾。或25%禾穗宁可湿性粉剂2250/h㎡,加水750升喷雾;或用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875g/h㎡,拌土300kg撒施。或公顷用10%稻宁可湿性粉3000-3750g拌土300kg撒施。或公顷用5%井冈霉素水剂750ml,兑水750L喷雾或用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