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几种形式
2018-08-24余开仁
语文老师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很优美的文章,自己的理解很到位,甚至很透彻,但课堂却是沉闷的让人压抑,甚至有了崩溃之感。这样的课堂学生肯定是了无兴趣,效率肯定很低或无效。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老师的切入点不恰当,有的是老师开课的提问未能切合学生实际。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协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于语文教学来看,内容就是文本蕴藉,形式便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课堂,不在于老师讲多少,而在于学生收获多少,哪怕是一丁点收获,或者只言片语,只要化为学生自己的,都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明確了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学生是主体,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只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收获”,才能体现高效。同时,在现在高考中,阅读的分量越来越重,毕竟它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多种能力。因而,我认为“体验式阅读”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教学手段。
所谓“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与文中人物或作者交流,与文中思想感情交通,然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或思想。这是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呼应的。新课标明确表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强调其运用功能,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人文性,强调其对学生的内化作用,这也与德国浪漫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遥相呼应的。同时,学生主动参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我就优化“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几种形式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朗读
朗读是非常实用于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原始的,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人吟咏诗文,摇头晃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因为在这不断的吟咏之中,文中的意蕴能慢慢地得以领会,然后能读懂文章,读通作者,所以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体验,故而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中朗读诗文时会狂笑,会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此时的他已经化身作者,全身心进入诗文了。
高中生正处于幼稚而略显成熟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既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又有着害羞与自信心不足的特征。这样,老师的指导和朗读样式的不断变化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除了鼓励以外,更重要的是就具体的文章、语句,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方法指导,“授之以渔”。指导他们如何通过轻重缓急、节奏节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必要时可以老师示范朗读,同时注意朗读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长期地实施贯彻下去,让学生都能自觉地站起来大声朗读,通过评价,让他们不断地增强朗读的自信心,由敢读升华为会读,学生的朗读热情会高涨,就能将朗读化为一种阅读习惯。
学生朗读到位了,说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到位了,那文章的欣赏也可以到此结束了,在朗读中他们借助声音表达情感的过程是他们最真实的体会、最大的收获。
二、批注
批注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对课文语言或者思想进行批评和注解。在古代就已有之,有些批注甚至和所批注的作品一样享有声誉,如《脂砚斋批评红楼梦》《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等。
批注可以是零星的见解,也可以是对全文做的评价。学生批注的过程,能展现出学生对某处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由文本而得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中过程就是一种体验。高中生有着表达的欲望,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对文本零星的见解,那批注毫无疑问是非常适合高中生的一种学习方法。
然而高中生对批注是相当陌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介绍和指导。在让学生做批注之前,可以就批注的种类、内容和要求对学生加以介绍,老师还可以就文本某一处,从主题、手法、炼字等各方面加以批注,做好示范,讲及批注里对语言精炼的要求。在必修2的第三单元,编者在单元阅读提示里专门就批注提了要求,我们可在这个单元里把训练学生做批注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加以落实。在讲《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里,我全部教学过程就围绕着同学们的批注展开,通过投影把学生的批注投到白板上,让后让同学们逐条评论,老师趁机加以点评与引导。在以后的文章阅读中,要求学生在书本里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亲切的批注,以表达自己的理解。若能将批注作为一种阅读习惯,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始终,学生就能受益终生。
三、分组讨论
高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完善之中,他们对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认知还很有限;而课本里的文学作品意蕴丰富,有些作品由于时间久远,对于高中生来说甚至有点艰深,如《离骚》、先秦散文等。学生很多时候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里领会作品的精髓。这样,有效的分组讨论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方面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一方面还能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各抒己见,最终能凝聚集体智慧,在较短时间里得出一个较为成熟、颇有见地的看法。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自身体验的过程,更是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老师就彻底地由知识权威变身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们经常在进行分组讨论,但有时效果不佳,没有同学发言,即使有也是幼稚、不成熟的见解,有时甚至是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效果就取决于老师这个课堂组织者的水平。要想搞好分组讨论,我们应该注意几个误区。
一是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为讨论小组制定讨论对象。我们认为这样能更快地解决文本,殊不知,在无形之中,我们抹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知识认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甚至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最终所得出来的见解很可能是浅陋的,其课堂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有些文章逻辑性很强,若教师人为地肢解文章,就不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文意,特别是论述性文章。
二是在学生的小组发言里,过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未能注意到课文的整体性。各小组讨论的对象不尽相同,就很可能冲淡文章的整体性。特别是前面学生发言未能切中要害,后面发言的同学又谈的是另一个问题,整个课堂就成了“东一榔头西一棒”,致使文章被冲得七零八落,学生得出的结论都是蜻蜓点水。这里,老师就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可借某个同学所谈到的,再结合其他同学对这个部分的认识,将此处弄透,再解决其他方面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体验,又使文章具体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三是为了不伤害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对其发言不置可否。表面上是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忽视了真知,错失了学生纠正的机会,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准确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老师没有认真倾听,或者认为老师根本上就对问题本身没有准确的把握。评价学生的发言,是每个老师必须关注的。我们务必认真倾听,对学生发言做精到概括,同时还必须进行正确、合理与否的评价,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即使学生理解错了,万不可轻易地予以否定,应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否则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拓展
拓展就是延伸,就是知识、方法迁移。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体验过后的一种检验,是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一种延续。
拓展内容可多种多样,可以是方法的迁移,这就是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如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拓展:游说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使其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这就是就烛之武高妙的游说技巧延伸到现实当中。拓展内容也可以是认知的迁移,从一个更高的程度上来把握文章思想。如在学《小狗包弟》里拓展怎么理解巴金其人,这就是由品文到品人,让学生对巴金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前辈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语文教师都喜欢设置课后拓展这一环节,因为在这里,学生往往更为积极,更能展现学生智慧的火花。但我们一要注意不要为了拓展而拓展,同时要注意拓展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进行很好的控制。
“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长短,语文教师就应该在独立解读文本之后选择适合于自己学生和文章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自身解读文本的体验化为学生体验阅读的方式,就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而有序。
余开仁,湖北阳新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