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为起点,以课外阅读为延伸
2018-08-24毛艳云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曾经强调过,学好语文有很多的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如果一个孩子在长达10多年的学习生涯中,竟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喜欢看书或不会看书,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分析未来的语文高考命题可能发生的六大变化时曾提到过,语文教师如果只注重精读精讲,学生只注重做题,读书却很少,学过十几年的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一定是失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无从谈起。
教师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沉浸在那些必修课本和复杂的题海当中,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加重视,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的眼界狭窄,知识浅陋,阅读能力逐渐退化,甚至导致人文精神缺失。所以,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承担起主要责任,把节选课文当作引子,也就是从课内知识点出发,逐渐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节选课文的教学引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怎样将节选课文的教学与整本书的阅读结合起来,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以下是笔者对高中语文节选小说的教学思考:
一、高中语文节选小说选文功能的重新定位
现今进入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是教材编者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大纲的教学的要求,严格筛选并对选入的文本再次进行编辑、删改、加工、处理,这样最终才成为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用书。进入课本中的节选部分已是融合编者意图、课程大纲和作者思想倾向为一体的独立的教学课文。这些课文在入选之前,都有其自身的文本价值,当它入选语文教材之后,虽然它与其原来文本价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展示更多的是它的教学功能。我们教师在备选文的时候,应该根据节选课文的内容特点,掌握每一个选文的特性,選好角度,进行教学。教师要把节选课文当作引子来用,引子是一个媒介,也就是由节选部分引向长篇作品,让学生由节选课文的学习到整部作品的阅读,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有效起来。
二、高中语文节选小说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重新构造
(一)节选小说教学目标的定位
读一部小说,就是在经历一段丰富的人生。能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节选篇目,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名家名作,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时代性。小说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生活,进行美和善的教育,同时,节选小说的教学还要担负起一个重要责任,要把节选篇目作为引子,带领学生阅读整本书,培养学生的课外习惯和能力。精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步调协调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上去了。
(二)节选小说教学内容的重构
由于原著本身社会环境复杂,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人物关系纵横交错,矛盾冲突比较激烈,想要一下子由节选部分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节选小说能选入语文教材,凝聚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和苦心。它们都有独到新颖的地方,无论是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上,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或典型环境的描写,都极具特色,是精华所在,值得学习和思考的方面很多。同时,它们已经与原来的长篇小说有了不同,具有独立性,已经是教材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存在,有自己的独特教学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两者兼顾,既要立足全篇,又要关注节选课文自身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
三、高中语文节选小说的教学策略的重新思考
就小说形式而言是它的叙述方式、结构和语言,就小说的内容而言是人物、情节、环境和主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把节选部分与整本书的联系点找到,适时适当地进行内容的补充,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把握重心,激发兴趣
节选小说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还是原来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原著的某些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准确地分析和明确节选小说在原文结构上的地位、意义和前后关系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到位地把握作品的行文脉络和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课文节选部分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的特点,非常传神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把它作为重点内容分析鉴赏,这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学生阅读了原著,把节选部分放回原来长篇小说中,去发现和分析它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发现《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总纲,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介绍的是小说中主要人物生存活动的环境,体现的是贾府的豪华气派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因此, 这篇节选小说的学习重点不是在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而是在于人物活动的环境。所以,长篇节选小说的教学,教师应当从宏观把握,立足节选,以课本为起点,根据节选小说教学的特性,准确把握节选课文的重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向名篇原著,感受小说特有的魅力,积淀经典作品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知人论世,补充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发展、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看似无形却很重要的多重对话过程。对于节选小说的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长篇作品进行准确解读,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补充相关的细节的方式,进行补充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来增强学生对节选部分和长篇作品的理解,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比如在讲授《边城》一课时,教师可利用课后的一道探究题,就是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纯真、友爱,社会是那么的和谐,翠翠的爱情为什么还以悲剧结束?来引导学生补充阅读,对人物进行探究,这样会梳理出一系列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前后的脉络,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寻人物命运悲剧产生的根源,这样水到渠成地探究出作品的主题。这种教学内容的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通过节选课文阅读原著的自觉性,同时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以点带面,引向长篇
1、从人物入手,有些节选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能完全表现主要人物的所有性格。在长篇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会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先借助课文节选的片断所展现的人性形象,了解他的一些特点,然后再结合全书充分挖掘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其他表现。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笔下林黛玉的形象,是一个美丽、娇弱、心细,惹人怜爱,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而她性格的多疑、敏感等等就没有详细地展现出来。从整部小说来看,林黛玉性格的核心是由于她寄人篱下,孤苦伶仃,造成了她敏感多疑、带刺儿的性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宝玉跟她有共同语言,视为知己。所以,在讲这一篇节选小说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节选课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仅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一面,还有多面性,我们需要结合全书充分挖掘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其他表现,对这个人物有一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对人物形象才会有更清晰的把握。
2、从情节入手,有些节选小说中选取的精彩片段引人入胜,可以引导学生在原著中寻找相似的精彩片段。例如窦桂梅在执教《三打白骨精》时,把如何阅读小说中带有“三”的故事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来教,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与“三”有关的故事情节或其他作品。教师抓住了情节的特殊性,让学生很感兴趣,自然而然地阅读相关作品,可谓一举多得。
(四)延伸阅读,读书交流
节选小说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把节选课文当作一个引子,借助它引导学生去阅读整本书,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所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建立一个有效机制来督查。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执行率和有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督促检查学生。比如,撰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剧本表演,朗读、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不陷于孤独状态,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路,形成活力,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形成,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当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人生阅历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交流个人阅读感受,就会在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提升自我。
高中小说节选类选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也就是对课本中的节选小说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来拓宽學生的阅读面,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终身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毛艳云,江苏海安县曲塘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