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读者心中的火
2018-08-24吴晗姿
吴晗姿
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曾经出现在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在被选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章的篇幅不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长文短教,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文本的理解与探讨,着实让我痛苦了很久,最后没想到的是“对比”这一手法救了我。
其实第一遍阅读文本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注意到了对比,因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大概是对比手法的使用过于常见,理解难度也不大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将之忽略。可就在我带领学生一遍遍地阅读、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都感到自己的内心被一次次牵引,就如同在观看一部影片,被带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余秋雨的语言何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细细揣摩之下,竟然就是对比!余秋雨先生究竟施了怎样的点金之法,让这一普通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如此神奇的效果?值得探究。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都江堰》这篇文章中,大大小小的对比不下十处,四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对比有:第一章节中的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第二章节中的都江堰的水与大海的对比;第三章节中的李冰与其他官员的对比、李冰与秦始皇的对比;第四章节中的李冰与“我们”的对比。这一系列对比单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在行文中熠熠生辉;串联起来又像是一张网,让文章在一次次震撼学生心灵的过程中完美收束。看来引导学生好好探究这几组对比,意义非凡。
首先,关注对比对象的选择。选择怎样的对比对象直接决定了对比手法的使用效果,合适的对比对象不仅可以让对比成功展开,而且更容易在情感上让读者产生共鸣。《都江堰》一开头就将“都江堰”与“长城”放在一起对比。我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把长城作为对比对象?兵马俑、莫高窟、故宫……这些同样了不起的工程为什么不选?学生立刻被我的这个问题吸引了,一下子擦亮了思维的火花,都觉得这组对比有意思。显然,和最强、最适合的对象比才能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在这里,长城显然是最合适的,首先它更具有代表性,长城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地位更胜于兵马俑、莫高窟、故宫……这些工程,长城更能在情感上激发读者的震撼与思考;其次,长城的建造者和建造的目的与都江堰也具有极高的可比性;再次,下令建造长城的秦始皇在后文中也将被提到,并且也拿来对比,所以,拿长城作为对比对象,让都江堰胜出,这个效果自然震撼,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第一把火。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蔓延,在文章第二章节中也找到了非常精彩的对比,如为了描绘都江堰水“精神焕发”、“踊跃着喧嚣的生命”、“更壮丽的驯顺”、“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作者选择了“大海”这个对比对象,相较于长江、黄河,大海自然是最合适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能够和大海相媲美的竟然还有这都江堰的水,这怎么不叫人读来心潮澎湃?
其次,关注对比角度的展开。选择最合适的对比对象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怎样选择好的角度展开对比才是不辜负了这精心挑选的“对象”。所以我带领学生再品第一章节中的对比,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第一小节(“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谈感受,学生们觉得因为选择了长城,这组对比确实一下子点燃大家心中的火,但是也因为选择了长城,这组放在文章开头的对比又读来有点突兀,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个感受,让大家阅读第二小节,学生慢慢释然了。因为大家发现作者并没有笼统地将都江堰和长城放在一起比较,而是分角度展开了对比,先后从规模的角度(“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时空的角度(“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社会功用的角度(“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这三个方面展开。这样分角度地展开同一组对比,既把这两个对象比得很通透,而且读来极有说服力,所以,文章第一章节最后这样写道:“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读着一点不会觉得突兀、夸张,相反有一气呵成之感,学生觉得这组对比到这里真的是让内心深处对于都江堰的这把赞美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这一切归功于分角度展开对比的入情入理。
再次,关注对比过程的表达。这一关注,让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对比有了温度。将长城拿来和都江堰作对比,想凸显的是都江堰的更胜一筹,这在读者的认知情感上是有挑战的,学生也在课堂上表达了这一感受,毕竟长城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觉得初读第一节心里是别扭的,基于此,我引导学生完整地研读了整个对比过程。我们发现,在整个对比过程中,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抑长城、扬都江堰,相反,他用了一整段来褒扬长城的伟大,从历史的、文化的、美学的角度对长城进行了渲染,这个褒扬是客观的,也是真诚的,然后再用“但是”转折,从规模、时空、社会功用三个角度对比,告诉你还有一个比长城更厉害的存在,那就是都江堰,这样的“先褒后比”展开对比的过程,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冲,之前的别扭之感消失了,学生感觉到在这组对比中不是在说长城不厉害,而是都江堰更厉害,我们的情绪在对比中被点燃了,而且那么顺理成章。这样地展开对比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心理的充分研究与揣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概就是这样,当然,作者思维的严密和辩证也充分体现出来了。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自主品鉴了后文中一系列对比,发现都有这个妙处。如后文中将李冰与当时其他官员对比时,作者先肯定了当时的这些官员也都曾经是“有所执持的学者”,并没有为了扬李冰而武断地抑他人,而是表明这些最初“有所执持的学者”是在官场的浮沉中慢慢失去了执持,成为了“无所专攻的官僚”,但是李冰却不忘初心,成为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样的“先褒后比”不仅非常客观,而且更凸显出李冰没有被“千年官场的惯例”所同化,相反走出了一片冰清玉洁的天地。这把“火”燃燒地热烈而持久。所以,关注对比过程的表达,文字都有了温度。
最后,关注对比在行文思路中的作用。如果说前面的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模仿,那么这最后一个关注还真是有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了。这其实是在我和学生一起将文中所有的对比进行梳理总结时突然发现的。学生们盯着行文中一连串的对比,惊喜地发现这一颗颗“明珠”其实可以串成一串“项链”!这里我们再来回顾文中几组主要的对比: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都江堰的水与大海的对比;李冰与其他官员的对比;李冰与秦始皇的对比;李冰与我们的对比。这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对比正串起了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从都江堰到李冰,从李冰到李冰精神,从李冰精神到今天的我们……由具体到抽象,从外在的特征到内涵的哲理,从他们到我们,甚至我们可以在这一串对比中读出作者的情感流动。这时我们对于这篇近四千字的长文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感觉自己从“庐山”中出来,而“识得真面目”了。作者不仅将每一组对比演绎到了极致,而且还对它们进行精心地编排,发挥它们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真的令人叹服,值得细读。当我们捧起这根由一连串精彩对比组成的项链,整篇文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又何愁长文难教呢?
套一句广告语,叫做“小身材、大味道”,对比这一手法确实有这样的魅力。如果你也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被“点燃了心中的火”,那么,不妨驻足,看看是不是有“对比”这个神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