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饲料成本管理的蛋鸡饲养经济效益提升策略研究

2018-08-24王晗语

中国饲料 2018年14期
关键词:蛋鸡经济效益养殖场

王晗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近几年蛋鸡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户收益波动较大,且不同规模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散户和中小规模蛋鸡养殖经营者的经营发展十分艰难。在三农发展问题受到重视,农业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现代化蛋鸡饲养成为蛋鸡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提升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从影响蛋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着重分析饲料管理环节对蛋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策略。

1 蛋鸡养殖业存在问题

1.1 规模分化,中小规模养殖问题多 当前国内蛋鸡饲养大致可以分为4种:散户饲养(Q≤2000只)、小规模饲养(2000< Q ≤ 10000)、中等饲养 规 模(10000< Q ≤ 100000)、大规模饲养(Q≥100000)。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对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的调查数据,见表1(乐洪宝等,2016)。

表1 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的占比数据

根据中国蛋鸡技术体系制定的指标分析,蛋鸡养殖规模分类中国内多数企业的蛋鸡存栏规模在5万只以下,占比高达90%以上,蛋鸡存栏量为1万只以下的中小规模企业占比最多。尽管中小规模蛋鸡养殖比例较高,但其产蛋率低且不稳定,鸡蛋品质不高且鸡场发病率问题严重。不同蛋鸡养殖规模存在明显分化,中小规模养殖问题多。

1.2 蛋鸡养殖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行业规范引导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走访实地调查发现,养殖场经营者缺乏专业的饲养管理知识和技术,规模养殖专业化程度较低,一些养殖场缺乏长远规划意识,历经多次发展规模调整,在养殖产业环保要求不断严格的情况下最后被迫搬迁。养殖企业或规模养殖户的生产经营者缺乏系统管理和运行能力,环保意识缺乏,环保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受限。蛋鸡养殖一直以来缺乏行业规范,分散养殖的格局不利于形成统一指导。当前国内蛋鸡产业一定程度上存在产能过剩,不仅存在资源浪费,也导致蛋鸡、鸡蛋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1.3 行业成本制约发展,中国蛋鸡产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不断上升的人工、设备、饲料成本成为制约国内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蛋鸡饲养环节投喂饲料分类不严格,且不同生长期的蛋鸡饲料没有区分,无法实现精饲料管理,饲养环节浪费严重,且管理效率不高(张浩等,2017)。同时,中国蛋鸡的产业规范缺乏,标准化程度较低。规模化养殖导致行业内对抗内部产业疾病的风险和能力较低。于此同时,舆情的误导性偏差也加重了对产业的冲击和伤害。蛋鸡产业品牌意识薄弱,且销售渠道单一,整体而言中国蛋鸡产业欠缺国际竞争力,一旦国际经济发展受阻,将会对禽蛋出口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2 影响蛋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因素

2.1 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蛋鸡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资金成本进行分析,刨除土地资源耗费,蛋鸡饲养生产成本一般由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人工费用三大生产成本构成。其中,蛋鸡饲养的直接成本主要是蛋鸡生产过程中发生并直接计入蛋鸡物质的费用,由鸡苗费用、精饲料费、水费、动力燃料费、防疫费用、死亡损失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等直接费用构成。间接费用则由税金、保险、管理费、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构成。人工成本可根据蛋鸡饲养规模分为家庭用工作价或者雇工费用。如图1所示,为不同饲养阶段的成本收益图。

图1 蛋鸡生产周期成本收益关系图

根据蛋鸡生长的不同阶段,鸡苗成本、防疫费用、人工成本、饲养成本、水电燃料费用、设备折旧构成主要成本。其他费用一律记为其他成本。在规模化蛋鸡饲养中,生产经营中的收益主要来自鸡蛋销售收入、青年鸡销售收入、淘汰鸡销售收入及鸡粪出售等带来的收入。其中精饲料价格是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收益的关键,鸡蛋价格提升为养殖户增收创造空间,而养殖厂鸡蛋和蛋鸡产量的稳定性成为蛋鸡成本收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分析养殖户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发现,农户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生物安全风险及其他不可遇见的农业自然灾害等风险。不同规模养殖户可以通过建立利益联盟达到规模效应,增加收益。同时借助政府对养殖企业的贷款、税收等福利政策,扩大创收空间。

2.2 规模经营的效益分析 家庭化的蛋鸡养殖成本主要集中在饲养设备、饲料成本及卫生防疫3个方面。家庭化散养中多使用农户自行种植或购买的玉米、小麦等原料,并与饲料混合饲喂,饲料成本相对较低,设备投入和卫生防疫投入成本也最小化。加上市场客户对散养蛋鸡的需求偏好,整体而言,小规模家庭化散养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中等规模以上的蛋鸡饲养厂一般配备饲料加工设备或者专业的饲料加工厂房,有助于降低饲料成本。规模达3万以上的养殖场目前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但不同蛋鸡场的鸡蛋和蛋鸡生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且缺乏蛋鸡品种及品牌管理意识,经济效益不高,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3000只以下散户经营者规模效率明显偏低,扩大经营是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50000只专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率和生产劳动率达到规模最优。

多数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规模化经营节奏不适应,对养殖场的环境治理意愿不高,且受环保技术、环保设备、资金投入及污染物流通等问题的困扰,环保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基于饲料成本管理的蛋鸡饲养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饲料消耗量和产蛋重量比,简称料蛋比。是衡量蛋鸡养殖场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料蛋比越低说明养殖场的蛋鸡生产性能越高,养殖经营者也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很多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料蛋比一般控制在(1.8~2.2)∶1。而要使养殖场料蛋比达到合理的控制标准,需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搭配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执行完善的管理方案、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和条件、进行及时安全的疫病防治,采取综合措施为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养殖企业而言,通过提高舍饲管理的质量和品质可以获得较好的蛋鸡生产性能。对小规模的养殖户及散户而言,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获取规模效益。

蛋鸡饲料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60%~70%,一般养殖场的饲料浪费率为3%~8%,甚至更高。从成本管理角度来看,节约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成为提高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以下从蛋鸡养殖流程提出基于饲料成本管理的蛋鸡饲养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3.1 育雏阶段选用良好的蛋鸡品种 育雏质量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抗病能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和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的经济效益。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蛋鸡品种,目前国内主要品种有京红1号、京粉1号和农大3号,国外引进品种主要选用罗曼、海兰等多个品种蛋鸡,同一品种蛋鸡宜选用中等体重,在保证产蛋量相同的情况下,体重轻的种鸡消耗的饲料更少。不同养殖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养品种。

3.2 科学育雏,首选笼养 笼养育雏应做好禽舍的洁净和消毒工作,为种鸡提供适宜的温湿度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规模化养殖中将青年鸡和产蛋鸡进行分场,育成阶段采用平养方式,为雏鸡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一方面便于观察雏鸡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料位保证鸡群均匀采食,避免采食不齐导致鸡群整齐度不一。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笼养蛋鸡饲养环境相对稳定,雏鸡活动量适宜,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为雏鸡生长发育提供正常环境,不至于笼养密度过大导致体重均匀度下降,也不会因为饲养密度过小,蛋鸡活动量过大,增加营养损耗,增加饲养成本。据研究测算,笼养比散养可节省20%以上饲料,且笼养散养采食量相同的情况下,笼养蛋鸡发生细菌感染和寄生虫病的概率较低,死亡率更小。尽管散养状态蛋鸡可以自由成长,但笼养蛋鸡的产蛋数量和重量均高于散养蛋场。笼养成为蛋鸡养殖业首选的饲养方式,可提升经济效益,并可降低饲养成本。

3.3 调控舍温,进行保护喂养 产蛋鸡舍饲喂养的适宜温度为13~21℃,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变化,调整笼舍温度,进行科学饲养。研究证明,冬季舍温低于8℃时,每只蛋鸡平均多消耗0.015 kg饲料,甚至更多,且产蛋性能下降。夏季天气炎热,家禽代谢旺盛、体温较高,生产性能容易受温度影响,蛋鸡产蛋率相应下降。为提升蛋鸡产蛋率应做好防护工作,冬季做好笼舍保暖工作,夏季实施降暑措施,为蛋鸡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既能保证蛋鸡的产蛋率,又可实现饲料成本控制(白建等,2018)。有研究研究表明,冬季是节约饲料的最佳季节,适当提高鸡舍温度,每只鸡可节约3.1 g粗蛋白质的额外消耗。

3.4 严把饲料质量关,提高饲养质量 将蛋鸡饲料进行科学存放,一般规模以上的养殖场设有专门的饲料仓库,做好控温、控湿,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为蛋鸡提供全价营养的饲料。优化饲料库存管理环境可以避免霉变及营养不全造成的饲料浪费及损耗。另一方面投喂霉变饲料会提高蛋鸡患病率,增加防疫成本或提高死亡率。此外,饲料投喂颗粒不宜过小,过小会导致采食困难以及浪费。

为保证蛋鸡营养一般会投喂蛋白质饲料,鱼粉等蛋白质饲料投入较大,用蚯蚓、小鱼虾、昆虫、肉类副产品及豆制品残渣等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可节省部分饲料成本(刘文超等,2015)。科学配比饲料营养,既能保证蛋鸡营养全面,也可减少营养成分过高导致饲养成本上升,营养过造成浪费。

3.5 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提高蛋白饲料利用率 科学使用一些有助于蛋白质饲料吸收的添加剂有助于降低舍饲成本。使用约0.1%的赖氨酸添加剂可有效提升2%~3%饲料蛋白质吸收率。赖氨酸的使用可减少粗蛋白质的投喂量,维生素B12的使用可以提高蛋鸡对粗蛋白质的有效吸收。蛋鸡应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10%大豆肽(小肽≥8%,粗蛋白质45%),0.1% 壳寡糖(脱乙酰度> 90%),0.15 mg/kg酵母硒(有机硒含量1000 mg/kg),可以改善蛋鸡内分泌环境,提高蛋重3.2%~5.6%,总胆固醇含量降低9.44%~11.14%,蛋黄硒含量提高10.29%~11.59%,鸡蛋品质改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6 适当投喂砂砾,促进饲料吸收 鸡没有咀嚼功能,饲料消化吸收主要依靠肌胃系统的研磨,每天适量投喂1次砂砾可以帮助肌胃消化吸收,饲料有效利用率可提升5%左右。同时对7~9日龄的雏鸡采取断喙处理,成长为15周青年鸡时可对断喙不良者进行修喙,减少由于刨食习性导致的饲料浪费。

3.7 科学设计料槽结构,避免浪费 舍饲使用的料槽应满足容量大、不易抛洒、便于自由采食为准。一般蛋鸡饲养会使用底尖、肚大、口小的料槽结构,保证投喂量,且饲料不易被啄出,保证蛋鸡能将投喂的饲料吃干净。料糟的设计高度、长度和深度应视蛋鸡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进行调换(朱丽慧等,2017)。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不易过满,以槽高的1/3为宜。并根据蛋产率确定饲料投喂量。研究表明,投料量不同,浪费率也不同,添加至槽高的1/3、1/2、2/3时,饲料投喂的浪费率分别为2%、5%和12%,因此,科学设计料槽机构,多次投喂,可控制饲料浪费率。

3.8 保护饮水充足,提高产蛋量 产蛋期蛋鸡每生产一枚鸡蛋约消耗340 mL水,产蛋期蛋鸡缺水会使体重下降,影响产蛋量,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间接损耗饲养成本,影响蛋鸡饲养的综合经济效益。因此,保证产蛋期蛋鸡饮水充足可提高产蛋量。

3.9 及时防疫,保证蛋鸡健康 蛋鸡饲养管理中注意卫生防疫,接种疫苗,保证鸡群健康,此外,发现病鸡、死鸡要及时做无害化处理。及时驱虫,保证蛋鸡使用的饲料被自体吸收,而不是转化为寄生虫的营养物质。根据免疫程序表对不同阶段的蛋鸡进行接种,保证鸡群健康。驱虫控制在30~60 d/次,保证蛋鸡健康状态。

3.10 控制鸡群平衡,合理淘汰 种鸡饲养过程中一般将公母比例控制为1∶15,商品种鸡可适当减小比例,控制在1∶20为宜。饲养公鸡会多损耗20%~25%的饲料,及时淘汰多余公鸡,保证鸡群比例合理即可。此外,鸡群中一般会存在10%以上的低产鸡,将低产鸡淘汰并不会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同时可以减少饲料的喂养成本。

4 结语

本文讨论了蛋鸡养殖业存在问题及影响蛋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因素,从规模化蛋鸡养殖角度分析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最后从成本管理角度提出饲料成本控制提升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策略,提升农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科学管理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蛋鸡经济效益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