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向晚霞满天
——记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组长廖若痴
2018-08-24朱平
★ 朱平
廖若痴正在审阅《党史联络工作文稿汇编》
2000年10月,廖若痴已经在家享受了4年退休后的美好时光,此时岳阳市教育委员会党组负责人给他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接下来的退休生活有了改变。
当时,岳阳市党史联络组、中共岳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经过通盘考虑,决定在市直各系统建立党史联络组。市教委党组负责人来电,正式邀请廖若痴担任新成立的岳阳市教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组长。在了解党史联络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之后,廖若痴接受了党组的安排。曾经担任过岳阳市一中校长、岳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岳阳大学党委书记、岳阳市教委主任的他,就这样走进了他并不熟悉的党史联络这座花园,当起了新的园丁。
在这座花园里,廖若痴一干就是18年。正是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岳阳市教育系统的党史联络工作不但盛开了烂漫的花,而且收获了累累的果。2018年4月,廖若痴被评为湖南省党史联络工作先进个人。
★ “党史联络姓党”
廖若痴对党的感情有点“痴”。1956年9月15日,正是中共八大召开的日子,还在华中师范学院上大学的廖若痴举起右手宣誓入党。这一天,对于党和国家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对于廖若痴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天。用廖若痴自己的话说,自从加入党组织,就成为党的人,为党说话,为党干事,服从于党,服务于党。党史联络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做好这项工作责无旁贷。
刚刚担任党史联络组组长的廖若痴不是没有压力。尽管人生经历、行政经验都很丰富,但是做党史联络工作却还是头一遭,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但廖若痴始终坚持一条:“党史联络姓党。”
他把联络组的老同志召集在一起,要求大家统一思想认识:党史联络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大家为党工作,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不论是记录党的历史,还是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这个政治立场不能有丝毫偏差。在具体工作中,廖若痴更是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特别是近年来,他始终坚持让党史联络工作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与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史和党史联络的总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党要管党,在廖若痴看来,就要落实到党组要管党史联络工作这一点上来。为此,他多次向教育局党组汇报。经过他的反复沟通,局领导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党史联络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党组先后四次研究党史联络工作,不但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而且逐渐实现了“三个明确”,即明确要求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将党史联络组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明确规定局机关办公室主任和老干科科长为党史联络组兼职副组长;明确要求局下属单位党组(支部)副书记分管单位党史联络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每年都出席党史联络组年度工作任务部署会或年终工作总结会,10多年来教育局的党史联络工作一直坚持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分管,每年局党史联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也都是以局党组的名义进行的。2014年,市直教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编辑出版《党史联络工作文稿汇编》时,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华亲笔作序,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喻玲玲也写下了审稿后的感言。
★ 把存史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廖若痴把留存好党的光辉足迹当作党史联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他认识到,党的历史苦难辉煌而又丰富多彩。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回忆,就能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和立体感。教育系统人才荟萃,会写的人并不少见。但是过去并没有人来组织撰写与党史有关的资料,也很少有人意识到党史的留存有多么重要。教育系统党史联络组成立以后,廖若痴带领一批老同志着力挖掘党史资源,为党留存历史。
10多年来,教育系统党史联络组收集到的史料,既有关于党的领袖和人民军队将帅的回忆,又有关于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和英模人物的记录;既有重大事件的决策经过和历史思考,又有事件背后的细节和花絮;既有党领导下的教育体育工作发展辉煌印迹,又涉及岳阳市各个方面的奋斗史、改革史、发展史。
曾与廖若痴在教育系统共事数十年的退休干部毛会华,是从部队转业来岳阳工作的。廖若痴起初只知道他是韶山人,并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堂侄,更没有听他说起与毛泽东的非同寻常的关系。党史联络组成立以后,在廖若痴的热心组织下,毛会华成为党史联络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毛会华的父亲毛泽荣与毛泽东是共祖父的堂兄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荣曾应毛泽东之邀5次到中南海深谈、小住。毛会华也曾随父亲去过一次,亲眼目睹过毛泽东的风采,聆听过毛泽东的教诲。在廖若痴的鼓励和支持下,毛会华将这段难忘的历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文字记述下来,先后撰写了《毛泽东的兄弟情谊》《感读毛泽东四封亲笔家书》等文稿,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资料。毛会华在写完这些回忆文章后不久便去世了。
党史联络组成员阮隆快的父亲阮湘于1913年赴日留学,曾被推选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会长。从1915年到1919年间,阮湘与当时同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李达等人一道,多次在日本或国内奔走呼号,发动青年学生和民众与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政府媚日卖国的反动行为作斗争。1919年,阮湘从日本回到国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并被选定为《五四宣言》六人起草小组成员,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阮隆快把这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写成《我的父亲阮湘先生》一文,给人们留存了宝贵的史料。
岳阳市十中党史联络组成员谭世支撰写的《七言诗背后的往事》一文,记述了他的祖父、原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谭泮泉在1916年至1918年间与毛泽东交往的一些往事。谭泮泉与萧三当时都在葛健豪(蔡和森、蔡畅的母亲)创办的长沙平民女子学校任教,而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昇(萧三的哥哥)则是湖南一师的同学、好友、同志。毛泽东正是在长沙平民女子学校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结识了谭泮泉。谭世支结合祖父的讲述及留存在手的一些文献资料,记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投身革命活动的点滴往事,表现了他们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岳阳市六中退休教师周小绵曾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知青下放到王震将军的家乡浏阳插队。1969年,王震先后3次回家乡,每次都看望接见了在他家乡的知青。周小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饱含深情地写下了《难忘王震将军的教诲》一文,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平易近人、重情重义的开国上将的形象。
廖若痴不但鼓励大家多写稿,而且要求大家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按照可留存、可传承、可阅读的要求写好稿。对大家送来的每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阅读,实事求是地提出修改建议。一些重要的稿件,他甚至动用私人关系,请党史专家或文字功底深厚的“笔杆子”加以润色。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廖若痴鼓励大家有意识地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党史联络组组长、离休干部段德华就积极参加了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学习,并撰写了党史回忆文章数篇。党史联络组的老同志写的文章生动鲜活,不但富有史料价值,也有很强的可读性。比如,谭世支写他的祖父谭泮泉在长沙颜子庙任教时的一天晚上,正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毛泽东突然闯了进来。他身穿一件破旧黄呢子大衣,满头大汗,浑身泥水,气喘吁吁地对谭泮泉说:“泮兄,赵恒惕捉人,我在你这里睡一晚,明早就走。”第二天一早,毛泽东与谭泮泉分别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和语言文字的驾驭,体现出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留存的史料不只是有数量,而且有很高的质量。
18年来,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的老同志共撰写党史回忆文章300多篇,仅最近3年就达117篇,其中被岳阳市委史志办和岳阳市党史联络组主编的《回首当年》刊用55篇,占总数的9.8%,名列全市前茅。同时,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编辑出版了《党史联络工作文稿汇编》一书,收录联络组成员的党史回忆文章88篇,作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装备用书,在广大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
廖若痴走过不少坎坷,有过被冤枉、被误解的经历,但是他对党的信念始终如一。他始终拥护党、信赖党,这其中不能说没有红色基因的作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常说:党的光辉照我心,这光辉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光辉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数十年的艰苦奋斗炼就的,其中的信仰、思想、理论、情怀、意志、情感、方法乃至经验教训等,共同构成了红色基因,这是党的事业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做党史联络工作的老同志,眼光既要看到过去,把珍贵史料留存好;更要看到未来,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为了写好“传承”二字,廖若痴老骥伏枥。他身体力行,抓住每一个机会为党说话,做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宣传员,做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市教育局指定廖若痴作为学习会议精神的中心发言人。为了发好言,廖若痴反复学习历史文献,摘抄学习资料3万多字,在全局党员干部大会及随后召开的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大会上,他所作的发言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和历史广度兼备,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他以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回顾了岳阳市教育系统30年的沧桑巨变,并以《亲历见证话教育》为题,写了一篇近3000字的纪念文章,在《岳阳日报》上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廖若痴特别关注和关心下一代,他总是跟党史联络组的同志们说,一定要用最好的党史国史知识武装下一代。全市青少年学生有数十万,这是党史宣传教育一个最重要的阵地。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有特殊的优势,也有最紧迫的任务。为此,廖若痴与党史联络组的其他同志一道,抓住重大历史节点,协同有关部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党史国史教育。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在市党史联络组和市委史志办大力支持下,以市委史志办编印的《岳阳抗战简明读本》为中心教材,在市直各学校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不忘国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次活动首先在岳阳市九中试点,试点经验总结为“五个一”:一是阅读一本书,即《岳阳抗战简明读本》,由市委史志办向市直中学学生每人免费赠送一册;二是邀请一名历史老师为全校学生举行一次岳阳抗战史专题讲座;三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讲抗战故事等形式,举办一次“以史为鉴,不忘国耻,面向未来”的主题班会;四是分班级或年级举行一场以学习《岳阳抗战简明读本》心得体会为内容的演讲比赛;五是各班级以“民族的脊梁、永恒的丰碑”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试点经验随即在市直各中学推广,整个“五个一”教育活动延续近一个月时间。由于工作扎实,效果很好,省党史联络组到岳阳督查党史联络工作时,廖若痴代表市直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作专门汇报,获得省党史部门老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在以活动为抓手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廖若痴注重发挥联络组成员的积极性,鼓励和推动老同志们发挥特长,发挥余热,现身说法,深入一线,走近青少年学生,上好党史课,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教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的老同志积极响应,为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贡献。原岳阳二师党委书记兼校长、省级劳模汪荣甲虽年近八旬,但一直热心党史联络工作,除撰写了20多篇回忆文稿外,还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中,先后撰写发言稿43篇,到中小学校开展辅导活动60多场次。不少聆听过汪荣甲演讲的学子被他宣讲的内容深深感染和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决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时代留下遗憾。岳阳市三中老党员、老教师刘允素60岁时罹患癌症,动过3次大手术,但作为该校党史联络员,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同时始终心系党史联络工作。她利用自己丰富的从教经验,先后为学生班会、家长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上辅导课500多堂次,直至93岁去世。她一生的坚持换来的是红色精神之光遍洒校园,红色印迹深入学生心灵。
2014年4月,廖若痴(主席台左一)参加岳阳市直教育系统党史演讲赛
★ “做好党史联络工作还得常联络”
在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组组长这个岗位上,有的不是权力,而是责任。廖若痴从接下这副担子的那一刻起,就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这个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人对功名向来就没有什么追求,但是党组织交办的工作,在他的心中却重若千钧。在党史联络组当组长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挂个名头,应付了事;一种是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廖若痴选择了后者,他从来就不是那种马虎应付之人。为了做好党史联络工作,他既做牵头人,又做联络者,在联络中牵好头,在牵头时重联络。他常说,做好党史联络工作还得常联络。重联络,成为他做好党史联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廖若痴是中共岳阳市委史志办和岳阳市党史联络组的常客。每年春节一过,他就主动上门,了解全年党史工作要点和党史联络工作要点,了解全市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部署情况。他说,他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做好统筹安排,落实好市里的工作部署。在一些重要党史时间节点前夕,他总是主动联络,看看是否有活动安排,也看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就是在这种紧密的联络中,他紧跟市委步伐,紧盯全局工作,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中永不落伍。
廖若痴与岳阳市教育系统各单位的联络也是紧密的。他常说,党史联络工作一定要争取系统各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工作要大家一起做。在他的建议和要求下,市直教育系统各单位都有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党史联络工作,并配备了党史联络员,使党史联络工作有一张比较完善的网,基本实现了有人管、有人做。廖若痴不仅在面上鼓劲,而且善于发现和树立典型。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创造性地把党史联络工作与学校党务工作、工会工作结合起来,并在校园网站开辟“资政育人”专栏,既动员了更多人参与,又影响和教育了更多人。在2014年的党史联络工作会上,廖若痴安排该校分管党史联络工作的副书记介绍了典型经验,系统各单位由此更加重视党史联络工作,并将其作为党的事业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好落实。
廖若痴常与联络组的老同志联络。80岁以前,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逐一登门拜访每一位联络组成员;80岁以后,因为腿脚不便,加之家人劝阻,他不能登门拜访,但总少不了电话问候。至于平时的电话联系就更加经常了。在他的感召下,联络组的老同志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老朋友。在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中,廖若痴不但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而且懂得大家的所需所盼。对老同志的合理关切,他总是想尽办法予以回应。曾有个别同志反映,老同志写文章不容易,要是适当有些稿酬激励就更好了。廖若痴深以为然,他主动找教育局党组汇报,赢得了领导支持。此后,老同志所写文稿,不论价值大小,都按每篇100元的标准发给慰问金,如果被市委史志办主办的《回首当年》或其他报刊采用,则另加100元。这样一来,老同志写史的劲头就更足了。
廖若痴常说,岳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史联络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的功劳,而他只是在其中起了一点牵头人和鼓动者的作用。他常记起中央对老干部的要求:老干部离休退休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并不因此而同样退休,他们仍然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廖若痴以此自勉,他提醒自己,只要一天在岗,就要一刻不息。他努力发奋,乐在其中。他的这种状态,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从事党史联络工作的所有同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