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旱地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的研究与效益评价
2018-08-24彭方明霍仕平邱诗春张世平
徐 燕,彭方明,霍仕平*,邱诗春,张世平
(1.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 404155; 2.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4155;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
我国种植业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很多。据统计每年秸秆产量达7~8亿t[1],其中玉米秸秆达80%[2];畜禽粪便排放量26.1亿t[3],其中猪粪、牛粪占畜禽粪便总量的79%[2]。近年来,以沼气为纽带,人畜粪便及秸秆为原料,沼渣、沼液为肥料种植粮食(果、蔬)的循环模式逐渐应用普及,既节省了燃料成本,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邓旭先[4]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猪—沼—粮(果、菜)循环农业模式,平均节约标煤150 t/hm2,节省化肥0.6 t/hm2。汪家铭[5]测算,每千克秸秆可制气2.2 m3,每吨秸秆可替代0.7 t煤炭。但胡明秀[6]认为我国种植业每年有近1.0×109t的农业废弃物(秸秆)未能资源化利用。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种植业废弃物越来越多,焚烧作物秸秆仍较普遍,既造成物质浪费,又污染环境。秸秆直接还田虽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但C/N过高,不利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比率(B/F)愈低,则土壤环境相对较好,微生物类群及数量趋于均衡[7]。沙涛等[8]研究表明,植物残体能促进土壤真菌数量增加;崔俊涛等[9]和周艺敏等[10]的试验表明,玉米秸秆还田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对真菌的促进作用大于细菌,使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发生变化。李桂芳等[11]研究发现,施用发酵肥+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的促进作用比单施发酵肥或单施秸秆更好。
在我国西南山区,旱坡地以种植粮食作物玉米为主,籽粒主要用作畜禽饲料,秸秆主要作燃料。三峡库区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贫困落后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环境质量很差,随着规模化种、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种植业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问题会日益凸显。近年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些地方通过实施沼气工程,将种、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生态种、养殖循环模式,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山区农业种养殖业特点,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以猪粪尿、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集养殖、能源、种植为一体的循环模式研究,并进行了效益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本研究于2008~2014年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梁平试验基地内进行。该基地属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地势平坦向阳,海拔765 m,土壤为石灰岩黄壤,土层厚而粘重。试验前土壤状况为:pH值5.6,有机质9.56 g/kg,碱解氮30.51 mg/kg,有效磷 16.31 mg/kg,速效钾 83.90 mg/kg;总孔隙度38.57%,容重1.76 g/cm3,1~0.25 mm团聚体16.25%,田间持水量18.13%;土壤微生物数量为细菌1.52×105cfu/g、真菌0.42×105cfu/g、放线菌5.16×105cfu/g、微生物总数7.11×105cfu/g。
1.2 模式设计
模式设计总体思路是:玉米籽粒经过养猪转化,猪粪尿及玉米秸秆经过沼气化处理,将沼液、沼渣还田,构成猪—沼—粮(玉米)循环系统。以0.66 hm2一整块地为基础,从2008年开始,种植的玉米籽粒作为养猪精饲料,于每年3月开始饲喂55 d崽龄(重量约26 kg/只)的仔猪28只,饲喂前将每只仔猪称重编号并标记挂牌。将28只仔猪分成4组,每组7只,分别圈养在4间面积(5 m×4 m)相等并相邻的圈舍中。在圈舍下方修建一个专用沼气池,大小为6 m×5 m×2 m。将28只猪产生的粪便全部汇入沼气池,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后倒入沼气池,沼气作为基地食堂燃料。
根据猪生长过程的食量需求适时添加玉米精饲料数量,直到玉米饲喂完毕后将猪一次性全部出栏。按照当地饲养场养殖经验,每只猪需要的玉米总量约200 kg,喂养时间约150 d。
供试玉米品种为“露新23”,一年只种植一季玉米。4月上旬播种,密度48 000株/hm2。玉米生长过程中,施一次底肥和3次追肥,每次施肥用沼气池粪水225挑(约50 kg/挑)。每年10月,将沼气池粪渣捞出,运至试验地并均匀撒在地表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进行深翻耕炕土,播种前15 d再进行旋耕平整。
供试地块2008~2010年每年施用过磷酸钙500 kg,复合肥250 kg,尿素400 kg;2011~2012年每年施用过磷酸钙500 kg,复合肥200 kg,尿素350 kg;2013~2014年每年施用过磷酸钙500 kg,复合肥180 kg,尿素300 kg。其它田间操作同大田生产管理。
1.3 测定方法
于每年3月上旬(播种前1个月)用5点法取0~20 cm耕层土样分析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状况,测定项目包括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及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K2Cr2O7容量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采用Olsen法(NaHCO3法),速效钾采用NH4OAc-火焰光度法测定[12];pH值采用电极法测定;微生物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13],结果以每克干土中所含微生物数量表示,其中细菌培养采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真菌培养采用马丁氏(Martin)培养基,放线菌培养采用高氏1号培养基。每样品测定3次,取其中最接近的两次数据的平均数。
1.4 效益评价方法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分析猪—沼—粮(玉米)循环对土壤养分含量、物理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析循环的生态效益。
按以下方法计算循环的相应经济效益。
沼气效益(元/年)=循环前使用燃煤所需开支-循环后使用燃煤所需开支
种植效益(元/年)=循环前使用化肥开支-循环后使用化肥开支
养殖效益(元/年)=商品猪价值-仔猪成本-玉米价值-人工费-圈舍折旧费,其中玉米价值=玉米产量×当地玉米市价。
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4]和唐红英等[15]的有关参数和方法计算秸秆价值。然后计算综合经济效益和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
秸秆价值(元/年)=[当年玉米籽粒产量(kg)÷0.4(玉米收获系数)]÷5×当年燃煤单价(元/kg)
综合经济效益(元/年)=沼气效益+养殖效益+种植效益-秸秆价值
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元/hm2)=综合经济效益(元)/0.66 hm2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用t法对成对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沼—粮(玉米)循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从表1可见,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经过7次循环后,到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由9.56 g/kg上升到20.62 g/kg,增加115.69%,差异极显著(t=3.79>t0.01);碱解氮含量由30.51 mg/kg上升到83.59 mg/kg,增加173.97%,差异极显著(t=3.97>t0.01),有效磷含量由16.31 mg/kg上升到34.62 mg/kg,增加151.87%,差异显著(t=3.00>t0.05);速效钾含量由83.90 mg/kg上升到182.23 mg/kg,增加117.19%,差异极显著(t=4.43>t0.01)。表明长期进行猪—沼—粮(玉米)循环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改善了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表1 各年份土壤(0~20 cm)养分含量检测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自由度为6时,在5%和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下同)。
2.1.2 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
从表2看出,经过7次循环后,到2014年土壤1~0.25 mm团聚体由16.25%提高到30.56%,增加88.06%,差异极显著(t= 7.41 >t0.01);土壤田间持水量由18.13%提高到29.06%,增加60.29%,差异极显著(t=7.34>t0.01);土壤总孔隙度由38.57%提高到58.08%,增加50.58%,差异极显著(t=4.25>t0.01);容重由1.76 g/cm3降低到1.41 g/cm3,减小19.88%,差异显著(t=3.57>t0.05)。表明长期进行猪—沼—粮(玉米)循环,土壤大粒级团粒数增加,气孔结构改善,内部孔隙增多,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和通透性。
表2 各年份土壤(0~20 cm)主要物理特性检测结果
2.1.3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从表3可见,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均呈上升趋势。经过7次循环后,到2014年,土壤细菌总数由1.52×105cfu/g增加到2.95×105cfu/g,增加94.08%,差异显著(t=3.51>t0.05);真菌总数由0.42×105cfu/g增加到1.23×105cfu/g,增加192.86%,差异极显著(t=5.50>t0.01),B/F比值由3.61降为2.39;放线菌总数由5.16×105cfu/g增加到8.86×105cfu/g,增加71.71%,差异极显著(t=4.13>t0.01);微生物总数由7.11×105cfu/g增加到13.05×105cfu/g,增加83.54%,差异极显著(t=3.80>t0.01)。表明长期进行猪—沼—粮(玉米)循环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了有益微生物数量。
表3 各年份土壤微生物检测结果 ( ×105cfu/g)
综上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猪—沼—粮(玉米)循环,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碳、氮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特别是有益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及土壤酶的积累,加速腐殖质的形成,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容重,加大土壤通透性,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同时,随着微生物数量增加,微生物活性不断加强,加快了土壤有机物和难溶态物质的活化与分解,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由此可见,猪—沼—粮(玉米)循环能够显著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营养水平,持续提升地力,促进了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2 经济效益评价
2.2.1 沼气效益
按当年实际燃煤价格、运费和人工搬运费,将实施猪—沼—粮(玉米)循环前、后供试地块各年份使用燃煤的经费开支计算入表4。从表4可看出,实施猪—沼—粮(玉米)循环后,产生的沼气用作部分燃料,燃煤使用数量及经费开支额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8年减少燃煤2.5 t,减少开支1 325元,减幅16.67%;2014年减少燃煤6.5 t,减少开支3 737元,减幅43.32%。与2007年相比,自2010年后,平均每年减少燃煤用量6.24 t,减少经费开支32.09%。
表4 各年度燃煤使用情况对照表
注:燃煤单价包括燃煤价格和运费。用量和金额以供试地块0.66 hm2计算。
2.2.2 种植效益
从表5可以看出,供试地块2011、2012年每年减施复合肥50 kg,尿素50 kg;2013、2014年在2012年基础上每年再减施复合肥20 kg,尿素50 kg。尽管磷肥用量保持不变,且磷肥和尿素单价呈上涨趋势,但从2011年开始,由于复合肥和尿素用量减少,生产投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2011、2012年每年比2008~2010年投入平均数减少300元,平均减少450元/hm2,减幅达13.16%;2013、2014年每年比2011、2012年再减少投资145元,平均减少217.5元/hm2,减幅达7.32%,比2008~2010年投入平均数减少445元,平均减少667.5元/hm2,减幅达19.51%。2014年投入1 835元/年,与2008年投入2 280元/年相比较,总计减少投入445元/年。
表5 种植玉米生产投入核算表
注:肥料用量、投入合计以供试地块0.66 hm2计算。
尽管年度间因温度、降水量和光照有差异,供试地块玉米产量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产量基本保持在6 000 kg左右(表6),其中2012年产量最高,达6 702.9 kg,即在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复合肥减28%,尿素减25%)和降低投入成本13%~20%的情况下,玉米产量仍然保持原有水平。说明实施猪—沼—粮(玉米)循环保护了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再生产能力,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益。
2.2.3 养殖效益
从表6可以看出,2008~2014年,供试地块累计生产玉米43 089.2 kg,如以商品玉米直接出售只能产生价值99 395.87元。通过养猪转化后,出售商品猪41 245.6 kg,分年扣除仔猪重量后,累计新增商品猪36 114.6 kg,出售商品猪产生价值706 657.04元,分年扣除购仔猪成本、养殖人工费用、圈舍折旧费后,新增效益187 283.17元,比直接出售商品玉米新增效益87 887.30元,平均每年增加18 832.95元/hm2,增长88.44%。
由于年度间玉米产量、商品猪生长速度及出售数量、仔猪及商品猪价格存在差异,加上养殖人工费用上涨,导致养殖效益年度间差异较大,2012年达到34 834.80元,主要是因商品猪价格大幅上涨(比2010年增长16.7%),2010年和2013年只有21 000元左右,除猪价相对其它年份略低外,主要是养殖人工费用大幅增长,其余年份稳定在25 000元左右。
表6 各年度养殖效益核算表
注:新增效益(元)=出售商品猪价值-(玉米价值+仔猪成本+养殖人工费用+圈舍折旧费用)。以供试地块0.66 hm2计算。
2.2.4 综合经济效益
猪-沼-粮(玉米)循环实施前(2007年),供试地块玉米产量6 086.5 kg,由于未进行养猪转化,秸秆也未进行沼气化利用,无养殖效益和沼气效益,且种植玉米也未减少化肥用量,因此综合经济效益为零,其余各年度综合经济效益结果列于表7。从表7可见,实施猪—沼—粮(玉米)循环,将玉米籽粒用于养殖转化,秸秆实施沼气转化,无论有无种植效益,供试地块综合经济效益比实施循环前(2007年)增加22 568.99~36 591.30元,平均每年28 315.44元,每公顷土地增加效益42 473.1元,比循环前增长19.38倍(循环前仅有玉米秸秆折合燃煤能产生2 191.2元/hm2价值),效益十分显著。
循环期间,2011、2012年综合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5 210.12和36 591.30元,2010年和2013年为23 000元左右,综合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养殖效益。
表7 模式综合经济效益
3 讨论与结论
关于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物理特性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16-19],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但这些研究秸秆利用方式单一。本研究连续进行7年猪—沼—粮(玉米)循环转化,对土壤养分状况及物理特性实施动态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容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同循环前比较,经7次循环后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提高115.69%、173.97%、151.87%和117.19%;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06%、60.29%和50.58%,容重减小19.88%。表明将玉米秸秆经沼气转化后同样具有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物理特性的作用。
自然界中微生物履行着主要分解者的作用,是大自然元素的平衡者。由于土壤微生物自身含有一定量的C、N、P、S、K等营养元素,当微生物个体死亡分解后,这些元素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部分;另一方面,土壤微生物还可通过自身生命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或农业废弃物还田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活性,沙涛等[8]试验表明,施加7 500 kg/hm2小麦秆糠、9 000和15 000 kg/hm2玉米秆糠都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20~40 cm耕作层中微生物的数量。崔俊涛等[9]、周艺敏等[10]试验表明,在土壤中加入玉米秸秆后,微生物数量增加,且真菌数量增加更快,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由1.42 降低到1.25[9],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9]。这些研究均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虽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大微生物活性,但C/N过高,不利微生物分解[10]。本研究通过连续多年进行玉米秸秆沼气化处理,用沼液、沼渣还田,并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和数量实施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经7次沼液、沼渣还田后,土壤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增加94.08%、192.86%、71.71%和83.54%,差异显著和极显著;细菌真菌数量比由循环前的3.61降为循环后的2.39,比值绝对值远大于崔俊涛等[9]的试验结果,这可能和本研究采用的土壤类型、还田方式、还田次数与崔俊涛等[9]的试验存在差异有关。表明长期进行猪-沼-粮循环,通过沼液、沼渣还田同样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别是真菌数量,从而加快了土壤有机物和难溶态物质的活化与分解,促进了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目前,国内已启动了一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20-21],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物理特性,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将玉米籽粒通过养猪转化后,平均每年每公顷新增经济效益18 832.95元,比直接出售商品玉米增长88.44%;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每公顷土地增加42 473.1元,比循环前增长19.38倍。进一步证明充分利用农业种养殖业废弃物,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更能促进种植、养殖业发展,提高土壤肥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