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防治人参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8-08-24陈秀艳杨丽娜白庆荣陈长卿
陈秀艳,杨丽娜,王 雪,白庆荣,陈长卿,高 洁*
(1.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英安镇农业站,吉林 珲春 133300; 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人参灰霉病(Ginseng mould)是近年来人参栽培中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在吉林省通化、集安等地区参地中调查发现,因灰霉病危害造成的参根受害率为5%~10%,地上部受害率为30%~60%。人参灰霉病发病初期在参根的芽孢上出现褐色斑点,从参根主根的外表上看不出异常现象,但用手掐时可发现参根内部组织已变软。发病后期出现软腐症状,并在病部产生灰色绒毛状霉层,有时可在病根上形成黑色的菌核[1-4]。地上部主要危害茎、花梗等部位,常造成组织坏死,病部产生灰色霉状物。特别是每年7~8月花梗上发生普遍,造成参籽严重减产。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为广谱触杀性杀菌剂,抑制蛋氨酸的生物合成,抑制水解酶的分泌。嘧菌环胺在植物体内可迅速被叶片吸收,30%以上渗透到组织中,被储存在叶片中,在木质部中和叶片内传输,在高温下代谢相对迅速,低温下在叶片中的沉淀物相当稳定,代谢物无生物活性。目前已经在草莓、辣椒和葡萄上登记,对于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效。
目前防治人参灰霉病的农药登记较少,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超范围使用杀菌剂现象。本文对安徽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进行了田间药效研究,以了解其对人参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安全性,探讨其经济有效的使用技术,为该产品申报农药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和作物 试验对象:灰霉病(Botrytiscinerea);试验作物:人参为大马牙。
1.2 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吉林省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公司人参种植基地,参地为前一年灰霉病发生较重的地块,于前一年秋天整好地。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药剂
2.1.1 试验药剂及处理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2.1.2 对照药剂 40g/L嘧霉胺悬浮剂。
2.2 小区安排
2.2.1 小区排列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14352541234312513452
2.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5m2,重复次数:4
2.3 施药
2.3.1 施药方法 采用茎叶喷雾,器械使用山东卫士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距叶面20cm,喷雾均匀细致。施药时期为灰霉病发病初期(6月24日)人参灰霉病发生程度较轻。
2.3.2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时间:6月24日,7月1日,上午9点到11点;施药次数:2次。
2.4 调查
2.4.1 防效调查
2.4.1.1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择5点调查,每点调查10株左右的所有叶片,记录总叶数,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如下:
0级:叶片完整,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1%~5%;
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21%~50%;
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51%~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4.1.2 调查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第1次施药前和第2次施药后7d(7月8日);次数:2次。
2.4.2 其他资料
2.4.2.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无雨,微风,对试验处理无影响。
2.4.2.2 土壤资料 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肥沃,肥力基本一致,土壤pH值为6.0~6.5。
2.5 防效计算方法
2.5.1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按式(1)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值)×100(1)
2.5.2 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按式(2)计算
结果按照邓肯氏方法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在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00、450g/hm2喷雾2次施药后7d对灰霉病防治效果为64.45%、73.11%、79.69%,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有效量450g/hm2的防效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g/L嘧霉胺悬浮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有效量225、300g/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40g/L嘧霉胺悬浮剂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防效相当。各处理对人参生长均无不良影响,没有药害发生。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防治人参灰霉病,从经济、安全、有效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剂量为有效量300~450g/hm2,于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兑水量为900L/hm2,视病害发展情况施药1~2次,施药间隔期以7d为宜。
表2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防治人参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