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2018-08-24肖晶王文波通讯作者姚瀚勋彭志柱李启明曾诗意夏学巍
肖晶 王文波(通讯作者)姚瀚勋 彭志柱 李启明 曾诗意 夏学巍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院 广西 桂林 54100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缺血性脑梗死是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疾病,在临床中备受重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性改变,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会损伤神经元,更有甚者会造成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1-3]。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了脑损伤。因此以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途径为靶点的治疗是一种正确可行的治疗方案。毛蕊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植物雌激素特点,前期研究表明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细胞,舒张血管平滑肌,激素样作用等[4]。为此,我们针对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以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毛蕊异黄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生产批号:2014011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生产批号:20140109)。全自动生化仪。
1.1.2 实验动物 SD大鼠(SPF级)40只,由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桂) 2013-0006。喂养环境:桂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分笼喂养,予以12h昼夜节律变化,室温控制在(22±1)℃,予以自由饮水进食。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毛蕊异黄酮组:毛蕊异黄酮5mg/kg组(n=8),毛蕊异黄酮10mg/kg组(n=8),毛蕊异黄酮20mg/kg组(n=8)。毛蕊异黄酮组造模前14天予以腹腔注射给药,1次/天,造模后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断头取脑,各组未达到规定时间点死亡的SD大鼠要从实验中剔除。
1.2.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动物术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采用线栓法[5]建立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1.2.3 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 将苏醒后的动物放回笼内,使其自由饮食。按改良的Bederson[10]评估并记录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2.4 脑梗死率计算 以矢状面切取2mm厚度的大脑切片,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1%的TTC染色液,将脑组织切片置染色液中,取出脑组织切片,并用Image J软件计算梗死面积。
1.2.5 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分别采用TBA法、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上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评分的影响见表1。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意识障碍程度较重(P<0.01),毛蕊异黄酮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意识障碍程度较轻(P<0.01或P<0.05)。
2.2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见表1。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脑梗死率较明显(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毛蕊异黄酮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脑梗死率(P<0.01或P<0.05)。
表1
2.3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影响 见表2。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增多明显(P<0.01),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毛蕊异黄酮组能显著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或P<0.05),并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P<0.01或P<0.05)。
表2
3.讨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缺血、缺氧在得到缓解的同时产生的活性氧(ROS)与中风相关的脑损伤中起主要作用。由于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较低,因此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活性氧(ROS)非常容易致使脑组织受到氧化损伤,从而导致脑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导致脑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因为活性氧(ROS)可攻击神经细胞的不饱和脂肪酸,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丙二醛(MDA),所以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高低可间接反映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6、7]。同时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活性氧(ROS)的特殊底物诱导酶,能将脑缺血再灌注时产生的活性氧(ROS)歧化为H2O2和O2,所以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高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8]。
通过本研究发现,毛蕊异黄酮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率,并显著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的升高及增加SOD等抗氧化酶的活力。表明毛蕊异黄酮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负性调节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