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研究

2018-08-23王玲玲春玲

东方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长调蒙古族民歌

王玲玲 春玲

摘要: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阶段对于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上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布里亚特长调民歌的研究具有不可取代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音乐是蒙古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蒙古族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中,乌日汀哆(长调民歌)可以称之为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品种。

在我国长调艺术领域,人们往往言必称锡林郭勒(察哈尔)和呼伦贝尔(巴尔虎)的长调民歌,称其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蒙古族长调民歌艺术的深入研究,便分出了锡林郭勒(察哈尔)、巴尔虎以外的科尔沁、鄂尔多斯、阿拉善乌日汀哆风格区。但却很少注意到呼伦贝尔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存在,学术界甚至对于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否有长调民歌,尚存在分歧。带着这些疑问本人从2010年2月开始奔赴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西苏木进行实地调查,先后获取了30多首布里亚特乌日汀哆,通过音乐形态分析得知,这些民歌在调式、节奏、旋法、结构等方面具备长调民歌应有的所有特点,充分证明长调民歌这种音乐品种在布里亚特蒙古部中确实存在,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虽与高亢嘹亮的巴尔虎、婉转华丽的察哈尔长调民歌相比,音域窄、音调平直、结构短小、华彩性装饰音群的运用较少,但却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学术价值。

一、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现状

现状:近年来,随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在地方政府的不断支持下,各地区的民族音乐工作者积极的加入到各地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挖掘与整理的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有关蒙古族长调的民歌集、论文以及书籍逐渐增多。但有关布里亚特民歌研究的论文以及民歌集为数不多,从有限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有关布里亚特民歌的资料主要有两大来源,其一,是公开出版的民歌集中。如1984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布里亚特蒙古民歌选》,共收集了250首民歌;努玛《布里亚特蒙古民歌》,收录了277首布里亚特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也收集了一些布里亚特民歌。其二,是相关书籍、论文中零星记录了一些布里亚特民歌。如通拉嘎《内蒙古布里亚特蒙古部民间音乐研究》中收集了34首布里亚特民歌、明太《试论蒙古民族长调演唱艺术》收集了1首布里亚特民歌、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收集了4首布里亚特民歌,呼格吉勒图《蒙古族音乐史》收集了1首布里亚特民歌等。从本人收集到的有关布里亚特民歌资料中可以看出,除了《布里亚特蒙古民歌》中收录了一部分长调民歌外,绝大部分为布里亚特短调民歌,有关布里亚特长调民歌的资料积累,可以说比较薄弱。在布里亚特长调理论研究方面,只有那·斯木吉德在《谈布里亚特长调民歌几个问题》中谈到了布里亚特长调的存在、布里亚特长调的起源及其特征、布里亚特长调歌曲没有广泛流传的原因、以及对传统的几首长调做了简单的文字介绍,没有涉及到音乐形态的分析。可见,有关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的研究不论在曲目收集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

二、研究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意义

(一)可以完善布里亚特民歌的全面研究;

(二)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布里亚特乌日汀哆这一音乐品种的实际存在,有助于弥补蒙古族乌日汀哆中对布里亚特乌日汀哆个案研究的不足;

(三)对于追溯蒙古族乌日汀哆音乐形态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早期“活化石”资料。

三、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身份的转型以及引发的问题

传统音乐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然而当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许多传统音乐想要在新的生活方式下适应存活,便自觉选择了音乐商品、文化符号等身份得以生存和延续。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加剧了文化间的交流,各地区推出自己的文化产品来吸引各地游客,从而使地区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当各地的民间传统音乐成为了这类产品之后,便具有了“文化符号”的意味。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近些年来夏季来到呼伦贝尔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为满足游客的需要当地大型修建宾馆、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在旅游景点中除了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食物外,还会有具有区域性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当地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节,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这对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传统音乐搬上舞台成为一种表演形式或把传统音乐表演成为一种商业行为的时候,必须为了服务与此,既要有民族文化特色,又要考虑到外地游客的接受程度、大众审美要求,因此布里亚特乌日汀哆从草地、蒙古包中“发展”到了舞台、从原来乌日汀哆原本是牧民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商业表演形式。如此演唱目的和功能、演唱场地和演唱者角色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转变,使得布里亚特乌日汀哆民歌逐渐失去了原有本色,成为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音乐商品。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乌日汀哆民歌脱离了自己原有的生存环境,搬到了灯光绚丽、现代化的舞台上。从旅游价值角度看,把乌日汀哆民歌搬到舞台上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旅游者很容易融入其中获得独特体验,但由于为了照顾到大众的接受程度和审美趣向,专业团体对其民歌的从演唱风格、民歌形式方面的改编,从而使传统民歌的原真性、传承性、抢救性保护原则上处于弱势。其次,随着乌日汀哆演唱场地的变化,在绚丽的舞台上演唱乌日汀哆民歌的表演者再也不是乌日汀哆民歌原有的传唱者,而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专业演唱演员,而牧民却成为了观众。再次,茫茫草原上一曲曲的乌日汀哆民歌,是牧民们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是草原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同时是老人们向晚辈传递民族礼仪、部族历史、道德规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其娱乐、教育性功能。而把乌日汀哆民歌作为商品、文化符号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为旅游业、商品经济服的务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功能也就随之发生质了变化。

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布里亚特乌日汀哆民歌音乐身份转型的问题,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一方面,通過这种商业行为的宣传,使逐步被挤压到当代社会“边缘”民间音乐,从新唤回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商业经济效应及其舞台表演,具有乡土性特点的原生态乌日汀哆民歌脱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随着改编使其“浓度”逐渐变淡。诚然,在音乐品种俱全的现代社会中,“以变求存”也许是包括布里亚特乌日汀哆在内的所有的传统音乐得以延续的途径,但这种变化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抓住传统音乐的根,才能在变的同时使人们还能够把握原有的部族音乐风格,而不是肆无忌惮的改变。所以把乌日汀哆民歌作为一种资源、商品加以开发,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对乌日汀哆民歌进行永久性的保护,从而达到传统民间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王玲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9,籍贯:辽宁,民族:蒙古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校中级,研究方向: 音乐学。

春玲,1984年10月,蒙古族,高校中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

课题基金: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人文科学研究项目“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7-HZY21》

猜你喜欢

长调蒙古族民歌
马背长调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长调歌王
蒙古族长调在地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穿花衣 唱民歌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