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高职高专院校科研论文产出现状分析

2018-08-23孙宾宾杨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建议广东

孙宾宾 杨聪

[提要] 通过CNKI旗下《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统计,对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科研论文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呈现以下特点:(1)不同院校年发表论文量上下起伏,但整体总量趋于稳定;(2)基金论文比稍低;(3)核心期刊论文比例较低;(4)专业(学科)特色不明显;(5)研究焦点不集中;(6)缺乏强势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等。结合目前现状,提出促进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广东;高职高专院校;科研论文;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知名大学也往往因为其卓越的科研实力而闻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系的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建校晚、基础薄弱、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科研工作发展相对缓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了有力措施以提升科研能力,并取得初步成效。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从侧面反映出高等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从近5年的学术论文产出层面,对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一些加快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发展的建议。

一、数据来源

目前,国内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评价多以SCI、EI收录论文为标志,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譬如SCI、EI收录文献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另外,高职高专院校发表的SCI、EI收录论文总体太少,用来评价高职高专院校论文产出不适宜。

本文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其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网址如下: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条件为:从“2013年”到“2017年”,作者单位分别为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名称,选取模糊匹配方式,检索时间为2018年4月29日至30日。在2013年至2017年之间院校名称变更者,将原名称和现名称检索结果进行合并。

二、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近5年科研产出综述

(一)不同院校年发表论文量上下起伏,但整体总量趋于稳定。截至2017年5月,廣东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87所。将近5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1,000篇的院校和87所院校整体论文产出列于表1。(表1)

可以看出,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发表论文数超过1,000篇的共有18所。可以看出,尽管不同高职院校年发表论文数上下起伏,但是87所院校整体年发表论文数基本保持稳定。

(二)基金论文比稍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的基金项目是指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2所院校发表基金论文数超过100篇,将这12所院校和87所院校整体基金论文统计列于表2。(表2)

可以看出,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基金论文比为7.29%,高于陕西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期间的基金论文比(6.09%)。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金论文比28.56%、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基金论文比27.90%,远高于这一水平。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结果,近5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基金论文数344篇,基金论文比21.5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基金论文数630篇,基金论文比15.6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基金论文数626篇,基金论文比16.68%。可见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基金论文比明显小于省内本科院校。

(三)核心期刊论文比例较低。一篇论文的质量取决于其自身,不能从其外在而论。但是目前现实下,论文的质量往往是通过这篇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来判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的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有11所院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超过200篇,将这11所高职院校和87所院校整体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统计列于表3。(表3)

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比例为15.19%,这一比例高于陕西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期间的核心期刊论文比(12.04%)。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结果,近5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核心期刊论文比27.67%,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核心期刊论文比20.97%,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核心期刊论文比26.88%,可见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核心期刊论文比小于广东省内本科院校。当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核心期刊论文比已经可以和广东省内部分公办本科院校相提并论,且论文基数也相当。

(四)专业(学科)特色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对高等院校老师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进行统计,所得数据能体现出院校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群)的学术实力及科研水平。选取近5年广东省发表论文总数超过1,000篇的18所高职高专院校为样本,将这些院校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前3位统计列于表4。(表4)

可以看出,上述高职高专院校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都是职业教育学科,这也是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科研论文学科分布的概貌。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结果,近5年深圳大学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是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广东工业大学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学科,广州医科大学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学科。可以看出,广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没有强势学科,或者强势学科尚未凸显。

(五)研究焦点不集中。关键词是从一篇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达论文主题的词或词组。关键词使用的频次高,说明相关主题论文数量越多。表5列出了近5年广东省87所高职高专院校论文标注频次超过50次的关键词。(表5)

广东省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发表论文使用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高职院校”,与其他高频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高校”、“大学生”等一起,说明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能够关心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但是这些关键词不能与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专业或者学科联系起来。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结果,近5年深圳大学发表论文使用频次超过50次的关键词有“深圳”,广东工业大学发表论文使用频次超过50次的关键词有“高校”、“大学生”、“遗传算法”、“对策”、“仿真”、“物联网”,广州医科大学发表论文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关键词有“护理”、“预后”、“诊断”,可以看出,本科院校发表论文使用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大都具有专业特色或者地方特色,从高频关键词就可以看出这些院校的研究焦点以及院校特色。但是,广东省各个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特色,除了“高职院校”这一个共同的研究焦点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焦点或已有的研究焦点不够集中,尚未形成合力。

(六)缺乏强势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科研团队的产生克服了单枪匹马作战的势单力薄,有利于合起劲来干大事,一个强势科研团队往往需要一两名科研达人来统领。将近5年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发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收录论文数大于或等于40篇的作者定义为多产作者,核心期刊论文数大于或等于8篇的作者定义为核心期刊多产作者,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多产作者、核心期刊多产作者人数列于表6。近5年,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共发表论文56,409篇,其中多产作者8人;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567篇,其中核心期刊多产作者158人。同期,深圳大学发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收录论文数7,330篇,核心期刊论文3,492篇,多产作者6人,核心期刊论文数大于等于20篇者16人;广东工业大学发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收录论文数10,493篇,核心期刊论文4,426篇,多产作者34人,核心期刊论文数大于等于20篇的作者48人。可以发现,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多产作者少,尤其是核心期刊多产作者更少。一个论文多产作者(特别是核心期刊多产作者)无疑是一名高水平科研人才,其肯定是围绕着某一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深层次耕耘,以至于成为所研究领域的行家,才能做到多产。(表6)

三、结束语

无论从基金论文比还是核心期刊论文比来看,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都要稍高于西部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以深圳职业技術学院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核心期刊论文比例已经不低于广东省内一些本科院校,且论文基数也基本相当。但总体来看,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与本科院校的科研相比仍然存在着基金论文比、核心期刊论文比较低,专业(学科)特色不明显,研究焦点不集中,缺乏强势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等。为了促进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合目前科研论文产出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核心期刊论文、高级别研究成果奖励幅度。通过奖励政策导向,促进教师提升科研能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2)加大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力度。对可能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培育,支持科研项目持续深入推进;(3)发现和培养强势科研团队与高水平科研人才。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逐步形成高职院校强势科研团队,培养出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4)培育重点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方向的培育不能只顾标榜特色而不切实际,应该重点培育强势科研团队或高水平科研人才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主要参考文献:

[1]石伟平,唐林伟.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N].中国教育报,2015.7.9(9).

[2]李卓梅.高职院校科研现状、问题、对策——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3]钟江生,阮艺华,吴光斌等.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4]谷茂.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进模式——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赵飞,艾春艳,游越等.基于文献计量开展高校科研评估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估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

[6]孙会军,周群,陈仕吉等.国内外6所涉农高校的科研绩效研究——基于WoS论文视角的比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1).

[7]杨俊丽.基于SCI的河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

[8]丁爱虹.EI Compendex收录河南科技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5).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建议广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