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备采购综合评估法分析

2018-08-23张晓丽孙学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校

张晓丽 孙学通

[提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设备采购综合评估法影响中标的因素基础上,探讨评标方法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成本收益法对高校设备综合评估方法进行改进,使高校设备采购具有性价比最优。

关键词:高校;设备采购;综合评估法;成本收益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高校中实验室建设是高校资产投资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且高校设备采购合同额均较大,目前高校设备资产已超1,400亿元,且每年有增加趋势,因此高校设备采购是高校招采中心中的重要工作。且高校设备类产品如实验仪器存在非标设计问题,不同厂家的设备在功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别,高校设备采购不能简单地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因此,对于高校设备采购,综合评估法是最适合的评标方法。

但是,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相比,综合评估法在技术分值的比重的确定、各家技术分值的确定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人为操作可能性大,存在权利寻租、串标等可能性,且综合评估得分排名第一的投标人的产品价格可能最高,功能虽有提高但带来的收益并不大,因此如何设计高校设备招标投标综合评审制度是决定高校设备招投标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设备采购综合评估法中标影响因素分析

在某测量实验仪器采购中,商务和技术分开评标,商务得分占60%,技术得分占40%。厂商A报价100万元商务得分75分,厂家B报价85万元商务得分78分。提需求的任课教师提交的技术评标标准如表1所示。(表1)

按初始权重评标技术标时,厂家A技术得分为:90×60%+70×30%+80×10%=83分;厂家B技术得分为:70×60%+80×30%+100×10%=76分。此时厂家A综合得分:75×0.6+83×0.4=78.2分,厂家B综合得分:78×0.6+76×0.4=77.2分,厂家A中标。

(一)当商务标技术标权重发生变化时。当商务得分占75%时,厂家A综合得分:75×0.75+83×0.25=77分,厂家B综合得分:78×0.75+76×0.25=77.5分,厂家B中标。

(二)当技术标评分项权重变化时。按权重2评标技术标时,厂家A技术得分为:90×50%+70×30%+80×20%=82分;厂家B技术得分为70×50%+80×30%+100×20%=79分。此时,厂家A综合得分:75×0.6+82×0.4=77.8分,厂家B综合得分:78×0.6+79×0.4=78.4分,厂家B中标。

(三)当技术评分标准发生变化时。当精确度评分标准更换为0.01mm100分,每增加1um减5分。厂家A、B精确度得分分别为95分、85分,A、B技术得分为86分、85分,A、B综合得分为79.4分、82.6分,厂家B中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标与否与产品和报价均无关,与商务标技术标权重、技术标评分项权重、技术标评分标准存在很大关系。也即综合评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

三、影响综合评估法评标方法有效执行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综合评标中,因存在技术标评分,因此相对于经评审的最低评标价法来说,有许多因素导致了上述第二部分情况的产生:

(一)技术标编制人的理解能力:因知识结构和理解原因,技术标编制人对技术标评分标准、技术标各项分值把握不准确,把不重要的、不必要的功能看得过重,选择出的产品性价比不高,出现功能浪费。

(二)技术标编制人人为干预:若出现技术标编制人与投标人之间的利益问题,则串标行为在所难免,技术标评分标准、技术标各项分值都会有所倾斜性,相应的,综合评估法就无法择优公平地选择出合适的投标单位。

(三)外部监督缺失:对于专业性强的设备招标,因专业性要求高,同专业科室一般作为内部团体,也不会也不能形成有效监督,外部的招标组织者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监督也就缺乏了有效性、针对性。

(四)责任制度不健全:对于每一次招标,以合同形成为界,合同签订后后招标人、技术评标标准编制人的责任和考核均终结,因此对于技术评标标准制定人,相当于客串一次非重复的工作,不能对技术评标标准编制人形成长期约束,故招标时候多发生串标和技术评标标准考虑不周等问题。

四、基于成本收益法的高校设备综合评估方法改进

成本收益法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对于按照既定的综合评估法选择价格出高的设备供应商时,可基于成本收益法,分析其与满足基本要求的最低价设备在成本增加及收益增加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值得购买该设备。

(一)成本增加情况的计算。要比较中标设备成本增加情况,其基本思路是与满足基本功能的产品成本相比,也即:成本增加值=中标设备投标报价-满足基本功能的最低投标价。

(二)收益增加情况的计算。高校实验设备的用途主要包含教学和科研,其直接收益人分别为学生和教师。该处收益需与成本相比对,因此需对此处收益加以量化。

1、学生年均收益衡量。对于学生来说,实验室仪器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和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学生年均收益衡量,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提高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衡量可利用国家、省市级或市级实验竞赛获得率增加值衡量,且学校针对获奖有一定的奖励标准,但学校奖励一般小于学生实际收益,因此其收益价值可根据学校获奖乘以一定的系数表示,系数一般取2~3倍之间。

开发学生智力方面同类型、同原理儀器之间不存在很多差异,可忽略。

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高精密仪器是高水平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其成果主要是学术性论文,因此可用学术性论文数量及质量衡量,且学校针对学生发表论文有一定的奖励标准,但学校奖励一般小于学生实际收益,因此其收益价值可根据学校奖励乘以一定的系数表示,系数一般取1~2倍之间。

2、教师年均收益衡量。对于教师来说,实验室仪器能提高教师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因此老师年均收益衡量,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教师实验设计能力,特别是创新型实验设计,自制实验仪器等。教师通过实验可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实验教师奖、专利奖等,且学校针对获奖有一定的奖励标准,因此其收益价值可根据学校获奖乘以一定的系数表示,系数一般取2~3倍之间。

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也有赖于先进的仪器,重大的科研成果都与仪器的技术水平密不可分,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方面的收益权衡,也是通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权衡,且学校针对教师发表论文有一定的奖励标准,但学校奖励一般小于教师实际收益,因此其收益价值可根据学校奖励乘以一定的系数表示,但教师与学生不同,科研成果对教师更加重要,因此其系数一般取2~3倍之间。

因此,收益增加值=学生收益增加值+教师收益值。

3、基于成本收益法的高校设备综合评估方法。在上述成本增加额和收益增加额都已计算出的情况下,将成本增加额除以收益增加值,得到的数值与设备的使用年限相比较,如大于设备使用年限,则不值得投资;若小于设备使用年限,则值得投资。

成本增加额/收益增加值>设备使用年限,经济学含义表示为设备投资回收期长于设备使用年限;反之,则设备投资回收期小于设备使用年限。

根据成本收益法对高校设备综合评估方法的改进如下:(1)在招标文件中要求各家需要报满足要求的最低配置基本方案做备选方案,当成本增加额/收益增加值>设备使用年限时,不值得投资,可考虑综合评估法排名第一的备选方案是否合理;(2)将综合评估法中加入其他因素评分,如成本收益评分因素,满足招投标法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中标人。

五、结论

本文是在综合评估法的基础上增加成本收益作为衡量高价设备是否值得的标准,从根本上弥补了影响综合评估法评标方法有效执行的主客观因素:(1)削弱了技术标编制人的理解能力和技术标编制人人为干预对评标结果左右的程度;(2)同时对设备的收益衡量相当于对技术标编制人提出了未来的长期产出要求,形成了长期的有效监督,同时提高了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和教学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

[2]张爱美,郑毅,吴卫红,梁为龙.建筑工程评标中综合评估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3(4).

[3]王菲,强国文.综合评估法评标在工程设备招标采购中的应用分析[J].冶金動力,2010(6).

[4]陈保平.建筑工程项目评标的价值工程法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08.21(8).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