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鬃匠

2018-08-23张港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粮草马驹口袋

张港

剪鬃节这天,牧人将一岁小马拢到一起,向德高望重的老人敬酒、献哈达,然后将大剪子交给老人。骑手将马驹套至老人跟前,致祝词,接着向马驹泼洒奶酒,往脑门涂抹奶油,然后就开始剪鬃。待所有的马驹全打完了鬃,接下来就进行摔跤、赛马、喝酒、唱歌等活动。打鬃节其实是马驹的成年仪式,成年马一般不再剪鬃。也就是说,从来没有专门剪马鬃的鬃匠。

清朝时,草原至京城有条驿道,来往的多是信使、官人、商客。

驿道边,坐着一个衣裳破烂的老头儿。老人自称鬃匠,坐在皮口袋上,唱着“这鬃毛涂油似的光亮,这体格如石头一样健壮”,眼睛盯着过往的马。有的马,他说得剪鬃了,要不然会生毛病。也有人停下马要求剪鬃,他却说剪不得,再等一个月。来者对老人笑笑:“剪鬃节是有,但是没这么剪的。”

驻守黑龙江的将军便装简行,由京城回齐齐哈尔,在驿站住下。他听了一阵子,便与老鬃匠贴近了聊天。鬃匠说:“往南走,越走越熱,眼下正是春天,马肝火旺,鬃长了,会捂热肝。往北走,天还冷着,早剪了鬃,寒气进肤容易得病……”

将军品咂出门道,牵出自己的坐骑,问:“老人家,您看我的马要剪鬃不?”

将军之马长鬃拂地,威武异常。老人道:“此乃非常之马,这鬃非剪不可。”

“好眼力!可此马跟我久经沙场,从无闪失,为何要剪去威猛之鬃?”

“如此长鬃,拼杀起来,马打盘旋,万一捎上刀尖,兵刃差了准头儿,那可要出大事。事有万一,非剪不可。”

“要多少钱?”

“不要钱,只将鬃留给我,换回粗茶淡饭,足够了。”

“你可愿意跟我到军中?”

“年老体弱,怎能从军?”

“你跟着我,别的甭问,只管剪鬃。”

就这样,老鬃匠到了军中,归粮草官旗下,吃上俸禄。营中将士窃窃私语,有说这老头子是军中累赘,有说这老头子是将军亲属,反正将军这事办得不亮堂。

说着仗就打起来了。大军西征噶尔丹,士气正盛,战马正壮,向沙漠挺进。

鬃匠对将军说:“今春水大,虻子孳盛,战马要全部剪鬃,否则虫藏鬃下,吸血钻肉,轰撵不去,恐有危害。”

将军下令:“全部剪鬃。”

将领们心中愤愤:我等久在军旅,杀敌无数,却要听一个糟老头子摆弄,这算什么道理?左路军硬是没有听令剪鬃。

不多日,左路军有马炸群,乱了行阵,跟不上大队。官佐们这才稍稍明了鬃匠所说的道理。将军升帐,老鬃匠位列粮草官之后,每至散会,将军必问鬃匠可有事情。

鬃匠天天无事,在大车上铺上松软的装鬃大口袋,躺着晒太阳,唱:“嫩江清清绿草场,放开蹄子向远方……”再就是喝茶,或者睡觉。军中戏称一不站哨,二不搬运的老鬃匠为“中将军”。兵士们寻机跳上大车,在松软的大口袋上踩一踩、躺一躺,盘算着口袋里的马鬃能换多少酒喝。

一战再战,人打得疲惫,马匹也变得羸弱。前方探报:“噶尔丹杀来,从马匹扬尘看,人数众多,甚是强壮。”

战必败。将军下令撤退。

退进一片树林,并未见敌军旗帜也无烟尘。将军下令稍息。

将军左右寻不见鬃匠,问粮草官。粮草官说:“敌情突然,撤退急迫,顾不得他。”

将军大怒:“怎可扔下老人!快快去找。”

这可是迎敌找人,粮草官叫苦不迭,正在踌躇,探马来报,远处一挂大车向这边过来。

众将奇怪,只见一辆马车悠然而行,车上躺着一人,正是鬃匠。

粮草官抽刀怒对老鬃匠:“敌军就要杀来,你却这等悠闲!可是引导噶尔丹?”

鬃匠起身道:“敌军不会来了。”

众将惊讶:“你怎知道?”

鬃匠道:“我已将口袋一一扔下。他们不会来了。”

“口袋?”

鬃匠缓缓道:“上次剪鬃,马膘肥体壮,鬃里带油,润泽光亮。噶尔丹狡黠多诈,又最懂马,他看到马鬃,必认为我们兵强马壮,兵强马壮却撤退,定是有埋伏,因此他不敢进兵。”

将军瞭望远方,道:“我得姜尚姜子牙!”

〔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百花园》201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粮草马驹口袋
浪漫口袋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习作的“粮草”——素材百宝箱
神秘烟口袋
借口袋
论粮草给养在三国时代战争的重要性
我家的“小马驹”
马驹的弦子
论粮草给养在三国时代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