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乞巧节:镶嵌着女儿智慧的古老习俗

2018-08-23

现代妇女 2018年8期
关键词:乞巧大业陇南

陇南西和乞巧节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显著地域特点的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是一种集信仰、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東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经记载七月七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但并未言及乞巧,而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乞巧民俗的最早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当地的天文现象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当地乞巧中的"巧娘娘"据载是王母娘娘的第一个女儿,即织女。善织"云锦天衣"。《史记·秦本记》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玄陨卵,生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西和是秦人的发祥地之一,发源于西秦岭北支的西汉水,其上游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带为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秦人后代为祭祖加以美化,后来随着秦人的强大和东扩,将祭祖风俗逐渐蔓延开来,演绎成汉代的"乞巧节",经唐宋逐步发展,至明清时代达到全盛。

风俗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其活动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猜你喜欢

乞巧大业陇南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丰收节来了!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甘肃陇南市青联推动青年创业活动
磊编的减肥大业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一石三鸟
奸夫耍诈,一石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