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趣味化学实验,提升化学教学实效

2018-08-23陈东卫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氧气二氧化碳趣味

陈东卫

初中化学实验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未知,当然其中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就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来说,部分教师千篇一律,单调地对学生开展化学知识讲解教学,忽视了化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为了凸显化学教学的特点,初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巧妙运用化学实验,体现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从根本上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巧妙设置疑问,提升实验效率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部分学生对化学现象表现出疑惑,甚至不能用语言表述化学实验现象,也不清楚化学实验的目标.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好奇,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疑问开展教学,从而集中學生在开展实验过程中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和现象的理解及记忆.

例如,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第2节的内容是“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师在开展这个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基础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基础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的基础上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巧妙地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开展实验之前可以对学生提问“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用的原材料必须是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能用碳、碳酸钙等物质”.然后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个疑问,仔细观察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和现象.

设疑,在新课标中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就化学实验教学来说,利用疑问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能够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关注度,在体现化学趣味实验教学巧妙性的同时,能够达到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感受,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感受,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适应现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引导他们运用实验器材,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则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在“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三类化学物质的区分,通常会让学生对这三类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及特点进行了解,直观地区分方式则是根据pH测试的显示结果区别这三类物质.pH测试是初中最基础、简便的化学实验,这种化学实验充满了趣味性,主要体现在学生需要根据测试显示的颜色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对比显色卡得出化学物质的pH,再根据pH区间判断其酸碱性.这个实验操作简便,但是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自身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让其注意不能将待测溶液与水混合.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实验趣味

信息技术具有灵活、直观、高效等优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部分实验的过程比较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其完成,或者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易燃、易爆的实验材料,会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化学实验.

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其第1节的内容是“性质活泼的氧气”,并且基础实验就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但是氧气活泼的性质,尽管验证的方法并不复杂,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如铁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会放出热量,可以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这个反应比较剧烈,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导致集气瓶底炸裂.再看另外一组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热量,并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这是证明氧气燃烧放热的实验,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氧气活泼的化学性质.对于这两组实验而言,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实验内容的同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开展其他可行性实验.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完整地呈现化学实验过程和现象,将学生带入到更加富有趣味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增强其思维的活跃性.

总之,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操作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其能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体会化学实验与知识融合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和应用多媒体的方式,体现化学实验的巧妙性,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达到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氧气二氧化碳趣味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