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3朱丹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中物理思维能力

朱丹丹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在物理教学中,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使学生分析、思考、探索,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成绩.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应用在探索问题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物理问题具有等级明显的难度系数,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教师提升物理教学效率,从而优化学生学习质量.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设计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将平时收集的有趣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并且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合理诙谐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充满乐趣,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设置问题时,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静电现象.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实验,比如我们在寒冷的冬季脱衣服时,会偶尔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在手不经意碰触到他人的某个身体部位或头发时,会产生犹如“触电”的感觉.这就是所謂的摩擦生电.以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逐步引入到所学课程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好奇心,继而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有效地实现了以问题教学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鼓励学生质疑.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单向传播.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采取问题教学法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求得问题答案,然后教师再对有差异的见解进行更正,可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个探索求知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关注并引导启发.如在学习“机械守恒定律”时,可诱导性地让学生提出疑点:能量在机械运动中消失了吗?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为问题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第一,在设计问题时可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创设有效的自主探索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答案,然后老师归纳或更正学生的答案,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第二,教师应提供相关的条件设施以便学生结合教学实际探索问题.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问题的氛围.课堂上可借助篮球和铅球提问学生:“在地上用同样的力推这两个物体,哪个物体的加速度更大?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学生可更好地理解知识.

4.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让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并且含其所构建的教学情境,是使用问题教学法所必需的.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可先播放一段生活中发生的汽车转弯时翻车的视频,进而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向深层次方向思考.如,怎样驾驶可使汽车在转弯时不发生侧翻?在转弯时汽车的受力有哪些?通过这样由浅及深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浓郁活跃,还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以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由此,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除此,问题教学法也顺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不仅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物理教师应将问题教学法积极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中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