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应用

2018-08-23李欣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高中化学垃圾

李欣

高中阶段的化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与结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其中,学生的化学素养需要利用日常的学习,不但能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化学课堂的高效性需求,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以及产生背景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将基础知识与周围环境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碰见的一些化学现象.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入手列举相关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以便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各个层面都包含了化学知识.例如,在食物中添加二氧化硫,可有效防止食物腐败,在制作果干和果脯时更是离不开二氧化硫的应用.这样应用生活当中的真实例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探究的兴趣.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还比较有限,加之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所以,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化学的实际授课当中,应用怎样的形式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是教师一直深入探究的问题.现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改善了传统授课当中的一些弊端,使化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究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探究化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学生的学习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应用生活現象,引起学生兴趣

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加之,在生活上积累了一些生活常识和经验,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素养和相应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解,借助学生已经熟悉的生活常识创建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化的问题,引出学生需要学习的化学内容,帮助他们构建化学知识结构.这便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相应的事实依据,利用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具体性,以便对其中的化学知识和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学习”中,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出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喜欢吃巧克力,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科学家在巧克力当中发现了一种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如果把醋和小苏打进行混合,会制作出“化学火山”的效果,或者把牛奶和发酵粉混合,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可体验到双置换或复分解反应.这样便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化学物质.结合实际生活,能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生活化

在以往的授课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解决化学习题的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应用生活当中的元素进行教学得到了重视.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化学本身便来自于现实生活,要应用生活化情景,实现化学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教材“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处理”学习中,需要学生认识到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分类方法等.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如垃圾随意倾倒会造成什么结果?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的视频,这样学生便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乱扔乱放的现象,并根据视频总结垃圾能够侵占农田,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之后,利用创设的生活化游戏,打造情境,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垃圾.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说出与垃圾相关的词语,如金属废料、灰烬等,并描述什么是垃圾,如垃圾就是没有人要的东西等.利用游戏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垃圾以及垃圾有哪些不同种类,学习垃圾的分类标准等.最后,逐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式和原则,并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探究作业,用橘子或橙子皮挤出液体溶解泡沫塑料.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环保知识,完成了学习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精神等.

总之,在高中化学的日常授课当中,教学的形式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教师开始注重多元化教学,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现象,提高化学素养.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高中化学垃圾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倒垃圾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