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18-08-23吉佩军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评价

吉佩军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学习心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数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教学的传统观念还未改变,严重与教学实际脱节.抑或是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把控过于严肃、呆板,课堂气氛难以提升.此外,对于学生的个人评价,很多教师不能从多元的角度去综合考量,使得学生的自信心难以被增强.为此,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师教育观念过于老旧.

现如今的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与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没有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依旧遵循着以往教育学生的观点.他们认为,既然我们学习数学的目标是高考,那么,学生就应该在严谨的做题以及学习当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即可,课堂上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完全是无用功,没必要进行.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间断地对数学习题进行训练,但事实上对知识点的把握效果仍然是不尽如人意的,很多学生不仅对知识没有实现较好的理解,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最终,成绩不见提升,反倒不断下滑.

除了对于课堂教学讲授方面的观念过于老旧外,教师也会存在一些使数学知识与生活过于割裂的问题,导致学生觉得数学乏味,难懂.在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当中,很多知识如果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得多,同时也会使得课堂氛围活跃自然,进而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但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其并未树立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的观念,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严肃认真的,其与生活没有必要有過于密切地联系.如此一来,除了对数学本身就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可能对数学产生敬而远之的心态,不愿过于深入地对其进行探究.

2.数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重.

成功的教学实践是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通过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数学本身的严肃性与逻辑性过强,再加上教师本身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程的互动当中,因而数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重,学生死气沉沉,教师讲得也没有动力,整体的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说相对失败,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与理解.具体来说,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包含几个方面,在此本文仅选择两个进行分析.

首先,在数学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方式与语言表达过于中规中矩,完全缺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因素,过于严肃以及学理性极强的讲述,往往让学生如听天书一般,因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便会较为排斥.许多学生都会对这这样的课堂进行评价,“老师讲得太过无趣,一句多余的、生活化的、贴近我们心坎儿的话都没有,也没有具有情感的语言,真的不想听.”此外,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过于窄化,仅将高考中的考点作为讲解对象,为考而教,学生往往产生学习疲劳,整堂课被高考的知识点充斥着,数学课堂因此变得异常沉重.事实上,除了高考考点外,数学课堂还可以再丰富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若干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常识,这样才能够缓解他们的压抑心情.

3.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但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原本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如果不更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便难以对学生进行较为客观、中肯的评价.由此,学生对评价的反馈,也不会过于积极主动.例如,在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仅对学生的关注点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环节中,成绩的高低成为教师最为关注的点.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能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而对于那些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往往不再通过其他的因素去考量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产生较为片面的认知,而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相应的热情,由此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些学生对数学学科也会产生较为反感的态度,数学成绩因此会变得更差,由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仅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忽视了新课改当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难以实现数学的有效教学.

二、改进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上述的问题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对其不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教学实践的最终意义也难以被最终认可.为了使高中的数学课堂更有效地开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信心以及较为理性与全面的逻辑认知,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开展数学教学,促进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改变教学观念,开展互动教学.

为了改变高中数学课堂过于沉闷的现状,教师务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学只是为了考试而开展.因此,课上只要将高考的考点讲解清楚即可,这样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想多元、青春洋溢的个性特征,通过各种多元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讲解高考知识点.课堂互动能够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灵活轻松,学生学起来压力减小,这样才能够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例如,关于“三角函数”这一知识的学习过后,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进行回顾,谁能快速抢答同时答对相应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棒棒糖作为奖励.再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以让学生为其他同学出题的方式考查大家,“师生角色互换”,调动大家的兴趣.学生为其他同学画出若干几何图形,让其他学生练习解几何图形的“辅助线”应用.当学生将合适的辅助线作出来之后,训练并未结束,再由出题的同学为其他同学讲解立体几何中常用的辅助线,并基于辅助线对相关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此时,既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总结,同时,由于师生角色互换,又给全体的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进而更加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在客观上,保证了课堂氛围.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会相对抽象的数学理论,进而全面的深入了解所学知识.

2.注意授课语言,拓展知识宽度.

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严肃,往往对其产生过于反感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扮演一个能够活跃课堂的角色,而教学语言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此外,单纯的数学知识的讲述范围过于狭窄,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样会使课堂过于死气沉沉,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资料的引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让高考的考点填充整堂数学课.当课程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时,学生才能够学得津津有味.例如,在讲解集合这一知识点时,除了对其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等的讲解之外,学生可能会对集合之外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功课,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素材,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关于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的相关小知识以及其创立集合理论时的小故事便可引入课堂.“由于集合理论,语言简洁,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的基本概念几乎是可以涵盖或者说渗入到数学的所有领域,成为了全部数学的基础.而事实上,当康托尔提出集合论之后遭受了各种反对与质疑,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在另外一位数学家的支持下,集合理论得到了发展与认可.”关于这个故事,一些具体的细节,教师可以穿插其中,让学生在故事化的讲解当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怀.

3.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信心.

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的现象,教师务必要改变原有的评价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自信中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如上文所说,如果教师不改变原有的评价观念,坚持单一的以成绩为评价核心的评价机制,学生学习以外的优点难以被发觉,会导致其愈发迷茫与消沉,进一步产生恶性循环,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问题.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具体来说,全面的评价机制应该不仅包含考试成绩,还应该包含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比如学生的品质、学生的特长、兴趣,等等,这些都应该被置于考核体系当中.如此,无论是学习成绩好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能够被给予一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被尊重,那么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

总之,尽管现在不断地强调着素质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高中数学课堂的开展效果,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对知识实现有效地吸收与把握.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行动.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元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着重注意自己授课的语言,关注语言艺术,同時为学生拓展课堂的内容.最后,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给予其充分的鼓励,让其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下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评价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