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2018-08-23王振亚庄荣华眭善文李友旺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神仙学校学生

王振亚 庄荣华 眭善文 李友旺

5月17日上午,永州市零陵区神仙岭小学在永州一中体育馆隆重举行“炫彩社团展演暨傳承非遗(零陵渔鼓)拜师仪式”。30多名学生通过向师父行礼、斟茶敬师、宣读拜师帖等步骤,向76岁高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零陵渔鼓”传承人唐天宝行拜师礼,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关注。

神仙岭小学将渔鼓“请”进课堂,既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又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非遗入校

“零陵渔鼓进校园,有史以来开新篇。喜看学子一大片,笑傲渔鼓有人传。”在当天的拜师仪式上,唐天宝老人高兴地唱道。

“笑傲渔鼓有人传”,离不开陈雪梅的功劳。

陈雪梅是神仙岭小学校长。按照常理,一位小学校长和一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该不会有多少交集。又是什么让两人互相闯入对方的事业呢?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神仙岭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并不悠久的新学校。和各地一样,城镇化的不断加速也为零陵区带来了城区范围扩大,城区学校学位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城北片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2014年8月,神仙岭小学应运而生。“缺乏文化积淀是新办学校的共同问题,这也是制约新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校长,陈雪梅深知一所新学校只有实现了文化的突围才能实现办学成果的突围。上任伊始,她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上。

学校的办学历史虽短,但学校所在的零陵区却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学家柳宗元、周敦颐,书法家怀素、何绍基等名人都曾与零陵结缘,零陵渔鼓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陈雪梅将目光对准了古城历史这座文化“富矿”,从中寻求将校园文化建设的营养。很快,书法、国学诵读、围棋等社团课开了起来。

2016年的一天,零陵渔鼓传承人唐天宝收徒难的消息传入陈雪梅耳中,两人一拍即合。在零陵渔鼓项目保护单位———零陵区文化馆的支持下,渔鼓传习活动开始在神仙岭小学试验。

源于明清时期的零陵渔鼓,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零陵区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唐浪介绍,渔鼓又称道筒、竹琴,它以渔鼓筒和简子为特色击节伴奏、以说唱相间的方式、以具体曲种的形成地域或流行地的方言或方音来叙述进行表演。2012年8月,零陵渔鼓正式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九澧渔鼓”合并为“湖南渔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零陵区启动“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神仙岭小学决定将“渔鼓”作为办学特色重点打造,进一步加大了进校园、进课堂的力度。当年5月,零陵区文化局授予神仙岭小学“零陵渔鼓传习基地”牌匾。

快乐传承

今年76岁的唐天宝15岁开始学习零陵渔鼓,60多年来,他的声音与故事传遍零陵大地。将他请到学校后,神仙岭小学将设施最好、功能最全的录播教室作为传承零陵渔鼓的固定场所。

“春风化雨万物新,中华儿女撰雄文。特色理论把基定,国富民强化文明……”记者采访时正值唐天宝上课时间,只见他边打渔鼓,边教同学们唱原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学生跟着唐天宝越唱越投入、越唱声音越一致。一遍一遍,砰———砰———砰,同学们击打渔鼓的节奏也变得整齐划一。但是仔细观察,记者却发现,孩子们手中抱着的渔鼓和老师手中的渔鼓不尽相同。原来,孩子们手中的渔鼓是新式渔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雪梅说,制作渔鼓是传承零陵渔鼓的基础。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力量有限,学校在区文化馆的支持下,用PVC管替代沉重的竹筒改良了渔鼓的传统做法,制成了一批携带便捷、打击轻便的新式渔鼓。

改良了渔鼓之后,学校老师和唐天宝老人一起又改良了渔鼓词。有道是“打渔鼓、唱道情”,渔鼓艺人见人唱人、见事唱事,造成了唱词的多元与丰富。在剔除零陵渔鼓经典篇目中封建迷信与消极内容的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大量创作新式渔鼓词。这些渔鼓词收录在学校的校本教材《神仙岭小学渔鼓唱词》中。记者看到,这些新式唱词,取材于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既有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又有歌唱新时代、新教育、新生活的内容,充满着正能量。唐天宝说,这些新式渔鼓词有利于让渔鼓来到学生身边,更走进学生心间。

传承渔鼓最主要的还是落实教学。每周二下午是神仙岭小学雷打不动的渔鼓传习时间。学校采取普及与提高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传习零陵渔鼓。每次课上,唐天宝既有面向普通学生的通识内容,又有面向渔鼓社团学生的专业内容;既教渔鼓的历史、渔鼓的发展等理论知识,又教零陵渔鼓传习要诀、说唱念打等表现手法。

“从落实人员到落实教室、落实课堂,从改良渔鼓制作到改编渔鼓词,都是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体味优秀文化的魅力。”陈雪梅说。

唱响童年

“渔鼓进校园,众人齐称赞,学生最喜欢。”谈及渔鼓进校园的成果,陈雪梅笑着说。

四年级4班学生陈骞曾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自认为个五音不全的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渔鼓社团,谁知道后来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如今,能独自演唱和表演4部零陵渔鼓的他,自信满满。

“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见过渔鼓,后来我因为会唱渔鼓上了电视。”四年级9班学生唐任恩笑着说。2017年6月9日,“零陵区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活动在零陵区东山景区成功举行,唐任恩和同学们带来了渔鼓表演———《二十四节气歌》。唐任恩等一帮孩子们有模有样的唱腔、有板有眼的击打,引得观众阵阵叫好。

以前不了解渔鼓,当得知渔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四年级4班学生刘卓鑫欣然加入了渔鼓社团。没想到学习之后,不仅提高了歌唱、表演能力还成了社区的“小名星”。刘卓鑫在师生自编自演的零陵渔鼓情景剧《后继有人唱潇湘》中扮演男一号“小宝”,后来这个节目先后入选零陵区艺术节、永州市首届少儿春晚。参加完两次大型表演,刘卓鑫火了,以至于走在小区里,经常被认出来,这让他十分自豪。

不仅提升了歌唱和表演技能,唐天宝和独特的零陵渔鼓,更成了孩子们的独特记忆。陈雪梅说,有一段时间,渔鼓成了孩子们聊天和写作中的高频词汇。

猜你喜欢

神仙学校学生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自主
赶不走的学生
神仙鱼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神仙小虎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