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高级技工学校行政教学楼规划设计
2018-08-23马静
马 静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规划设计
1.1 历史与现状
1.1.1忻州历史文化与发展
忻州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别具特色、民风豪爽善良,文化资源丰富。
1.1.2忻州高职学校概况
我国目前并不缺少高学历研究人员,而是缺少能从事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基层操作人员,即技工院校取得高级工和技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
忻州市现有忻州师范学院和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等院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特别是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忻州市需要一所综合性质的高等职业学校。在省市大力支持下,决定在历史名城忻州建立以高等职业为特色的新校区。学院未来将成为一所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国内优秀的职业院校,将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1.3现状基地
新校区位于忻州市区东北部的云中新区,与市区临近,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基地南临九原街,北靠汾源街,东与通岗北路相邻,西侧是城市规划道路。用地东西293 m,南北不等,分别为316 m和370 m,规划用地面积约10 hm2,按照规划要求,建筑用地四周分别后退红线。基地地形平坦方正,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1.2 规划设计理念
新型的教育理念主张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继续教育的场所”“信息交流的场所”“社会交流的场所”,结合地方环境特点和时代发展特征,形成我们的学院规划设计理念:开放与活力的学院,技术与人文的学院,生态的学院。
1.3 总体规划设计
1)当今世界校园的主流模式,都非常强调学校与城市的开放交融。从城市设计角度,基于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学校园区应该与城市形成紧密且富有活力的关系,起到提升城市品质的作用。
教学区由实习工厂楼群、图书馆、教学楼形成一个围合的整体形态,寓意“学术城”和“学术圣殿”。
行政办公布置在校园南侧的沿街地块,有利于对外联系。其中,行政教学楼位于中轴线。
学生生活区布置在教学区东北侧,由学生公寓、餐厅(含洗浴中心、商店、小书店)等形成独立群落,群落中有一个公共生活广场,以及若干休闲绿化庭院;南北向的中央廊道串联各个建筑,适合地方气候特点。生活区整个形态为东西向长边与教学区平行展开,使得两者的接触面最大,这是西方传统“学院”模式的现代变形,总平面示意图见图1。
校园西北侧的文体活动区,东西向长边与教学区及生活区并行布置,与教学区、生活区都有便捷的联系。风雨操场南侧布置体育场和各类运动场地,其中带看台的主体育场布置在西侧。
2)出入口。校区的礼仪入口和步行主轴位于南面中央,正对标志性建筑——行政教学楼。西侧布置外训入口,方便外训人员的出入。北面中央为后勤生活出入口,东侧布置学院次入口,形成东西向的次轴。
3)景观绿化系统。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规律,将绿地和硬质铺地有机结合,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类型的需求;考虑空间层次和季节的变化,将草坪、灌木和乔木结合设置,将不同的树种搭配种植,以便形成富于变化的环境景观。
4)节能环保。
a.充分利用忻州地域良好的自然条件(日照时间长,空气透明度好,风力资源充足等),积极采用生态能源,并纳入到能源研究与推广的整体实践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和节能电器及设备,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太阳能光电板,在建筑物中结合配电室作为电力转换点,使得路灯照明和日常照明能使用太阳能;在学生洗浴和食堂等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保温节能。
b.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校园中采用渗水性土、耐践踏草坪、植草铺面、沥青道路。
c.校园雨水系统:包括建筑物的屋顶雨水收集,路面和广场、运动场地面雨水收集。道路断面设计和场地设计中,面层高度应高于草坪,并向草坪和雨水收集沟找坡。遇暴雨时多余的水通过渗透系统回灌地下。
d.中水利用系统:规划中水的回收使用,利用中水补充人工水系作为景观休闲的环境要素,灌溉花木和保洁。
1.4 建筑艺术意象
忻州是一个有着丰厚底蕴的地方文化城市,自然风貌雄浑大气,城市气质开拓创新,正是建筑设计与艺术内涵所在。在平面布局上,主要以三合院的形式传承“学院”文化和当地建筑特色文化,以连廊和中庭等来营造舒适的交往空间;在立面处理上,建筑主要出入口及庭院入口均用高大的拱门形式来表达,它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经典,也是忻州地方建筑的特征;立面设计同时也强调了高校建筑的崇高感。灰砖是山西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和色彩特征,立面材质大量采用灰砖贴面,既能塑造雄浑的建筑特色及文化历史感,也可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贴面的变化表现在檐口、窗台、门楣等交接处,用适量浅色斩假石来勾勒重要的部位,局部设计的精细的木色百叶使得建筑更加丰富。
2 行政教学楼建筑设计
2.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3)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4)本项目在建筑、暖气通风、电气以及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节能设计。监控,报警等先进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本项目均有设计。
2.2 设计说明
1)该楼位于新校区的中南部,两侧由连廊与阶梯教室相连,南侧为学校的中心广场,北侧为图书馆、食堂、宿舍及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2 000 m2,该楼地上9层;无地下室,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总高度为42 m,见图2。
2)平面功能与组成。行政教学楼由三大部分组成,1层~5层南侧布置普通教室及教研室,北侧布置对应专业实训教室、辅助空间及交通核。首层设置一二层通高门厅(见图3)。6层~7层主要房间布置为计算机实训教室,北侧布置辅助空间及交通核。8层,9层为行政区,包含行政办公、会议室、教研室等功能(见图4)。
3)立面设计。考虑与校区其他建筑在色彩上和材料上形成统一,并以顶层收分的造型起到加强校区沿街景观的作用。建筑以浅色仿石涂料为主色调,深色仿石涂料为压顶,建筑中部延续顶层收分的做法。突出校园建筑特色,使建筑凝重而不失活泼(见图2)。
4)剖面设计。该工程地上9层。首层层高5.1 m,2层~8层层高均为3.9 m,9层大会议室层高6.6 m。教室净高3.1 m,满足教学用房最小净高要求,剖面图见图5。
5)无障碍设计。a.本建筑的室外场地坡度不大于2%;b.主入口均设置无障碍轮椅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并靠近无障碍电梯,便于使用;c.建筑内两部可直达顶层的电梯按无障碍要求设置;d.建筑内教学用房的内走道净宽度不小于2.40 m;行政区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5 m;e.卫生间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f.大会议室在入口处第一排设置2个轮椅席位。
6)防水设计。a.屋面排水采用内排水。防水等级为Ⅱ级。b.卫生间防水等级为Ⅱ级。c.外墙防水等级为Ⅱ级。
7)交通组织。a.水平交通:楼层中均通过内走廊方式到达各个功能房间。首层、二层可通过东西两侧连廊通向阶梯教室1与阶梯教室2。b.垂直交通:垂直交通均由电梯与楼梯共同完成。该楼设置了两部楼梯间,1层~7层为解决疏散宽度和垂直交通,在平面中部增加布置1部开敞楼梯和3部电梯。
8)消防设计。a.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b.行政教学楼位于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内,在北向设置隐形消防车道,可形成消防扑救面,满足规范要求。消防水泵房位于校区图书馆的地下室内,消防控制室设于图书馆楼主楼1层东侧,可直通室外。行政教学楼屋顶设有消防水箱间。c.该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安全出口。d.该楼设有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洒灭火系统。e.每个防火分区均有2部或2部以上疏散楼梯。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门距离最近的疏散楼梯口不大于30 m,尽端式走道房间门距离疏散口不大于15 m。f.救援窗:该楼紧邻消防登高操作场地每层设有两个救援窗口。
9)节能设计。a.本工程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属于寒冷(A)地区。本工程属公共建筑,故采用山西省地方标准DBJ 04—241—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b.本工程体形系数为0.18,窗墙比南向为0.33,北向为0.22,东向为0.10,西向为0.07。c.本工程屋面采用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墙采用80厚岩棉保温,外窗为断桥铝合金中空白玻璃12 mm空气层。满足现行节能标准要求。
3 结语
忻州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行政教学楼在设计上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它是整个新校区里公共性最强、最开放、最透明的建筑,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沟通、交友的空间和场所。行政教学楼的设计试图在建筑的当代性和地域性之间寻求一种对话。希望在经历过时间洗练的多年之后,这栋建筑能够与自然相融,平静朴实,同学们能把这里当作学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