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纸机刀片级进模设计

2018-08-23陈黎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冲裁步距凸模

陈黎明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湖南 衡阳 421002)

1 刀片的工艺分析

图1所示为碎纸机刀片零件图,年产量2000万件。刀片材料采用抗剪强度为310~380MPa,屈服强度为235MPa,厚度为2mm的Q235生产;刀片上的两齿用于碎纸,两齿尖厚度为0.2mm,前角为50°,后角为5°,刀齿要求锋利、表面光滑无毛刺;整个刀片平面度公差不超过0.1mm,厚度不超过2mm。

图1 两齿刀片零件图

根据该刀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如果采用单工序冲裁模或复合冲裁模进行生产会出现如下问题。

(1)模具中刀齿成形处应力集中,模具容易在此处开裂,模具寿命短。

(2)一套模具无法到达刀齿齿尖厚度0.2mm的要求,需多套模具成形,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3)多套模具冲裁时,由于各工序之间的定位误差,会造成零件的精度难以保证。

(4)冲裁所形成的塌角,成形不了锋利的刀齿。因此该零件采用单工序模具和复合模具冲裁是不合适的。而级进模虽然存在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模具维修困难等缺陷,但可将复杂冲压工序分解为简单工序,同时通过冲压设备与自动送料机构配合,实现高速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可利用级进模上设计的精确定位装置提高材料利用率,稳定产品质量。根据上述分析并综合产品的形状和要求,结合产品的生产批量,确定该产品采用级进模生产是合适的。

2 排样设计

排样在级进模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决定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工位数、不同工序先后次序、步距大小和定位方式等。对大批量生产来说,在排样设计时除了考虑产品质量、模具寿命、生产效率等因素外,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件成本非常重要。

本套模具采用自动送料机构控制送料步距,由导正销精确导正。为达到刀齿形状和尺寸要求,对刀齿的成形采用了冲工艺缺口、刀齿压形、刀齿合成切边4道工序,最后采用整形工序满足刀片平面度和厚度要求。整个刀片的成形共设计9道工序。为提高材料利用率,本产品采用了将产品旋转的斜排方式,具体设计了两种排样方案。

方案一采用单排斜排的方式,即将产品旋转40°后进行排样,如图2所示。

该方案在刀片刀轴安装孔处先冲一个φ8工艺孔作为导正销导正孔,采用单排导料销导正。条料宽度为33mm,步距为31mm,零件由CAD查为676.5mm2,材料利用率为66.1%。共设计11个工位,其各工位完成的工序如下:工位1冲导正孔;工位2冲工艺缺口;工位3刀齿压形;工位4刀齿一侧修边;工位5、工位6刀齿另一侧修边;工位7空步;工位8冲刀轴安装孔;工位9切断;工位10空位;工位11整形。

图2 排样方案一

方案二采用双排斜排方式,即将其中的一排旋转40°,另一排旋转45°进行排样,这样在不影响模具强度的情况下,使得材料利用率会进一步提高,如图3所示。

该方案在两排刀片刀轴安装孔处各先冲一个φ8工艺孔作为导正销导正孔,采用双排导料销导正。条料宽度为63mm,步距为31mm,材料利用率为69.2%。也设计11个工位,其各工位完成的工序如下:工位1冲2—φ8导正孔;工位2冲工艺缺口(三处);工位3刀齿压形(三处);工位4刀齿一侧修边(四处);工位5(两处)、工位6(一处)刀齿另一侧修边;工位7空步;工位8冲刀轴安装孔(两处);工位9切断;工位10空位,工位11整形。

图3 排样方案二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材料利用率高,且采用两排导正销导正,定位精度高,尽管模具结构略复杂,但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考虑到该产品属于大批量生产,且精度要求较高,故选用方案二进行生产。

3 模具结构

两齿刀片级进模结构如图4所示。模具通过压力机上配有的自动送料机构送料来满足自动生产的要求。

该模具上模部分由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卸料板垫板、卸料板及凸模、导料销、弹顶销等组成,下模部分由下模座、下垫板、凹模、凹模镶件、浮动销、导料板等组成。为确保刀齿压形和修边时上、下模能保持正确的位置,模具采用了内、外双重导向,即外导向采用 4 套滚珠钢球外导柱、导套;内导向采用4套精密的小导柱,小导套。条料送进时,先沿外导料板38送入,进入内导料板后,由于未设计初始挡料销,只能由人工控制其起始位置,然后开启自动送料机构进行自动送料。在调节自动送料机构的送料步距时,应使每次的送料步距比所需的实际送料步距多大约0.1mm,以便导正销导正。当条料到达工位1时,由冲导料孔凸模4冲出两导料孔,上模回程时,由浮动销31将条料抬起,条料在自动送料机构作用下,向前送进一个步距,上模下行,先由导正销10实现条料的精确定位,再由冲工艺孔凸模5在刀齿部分周围切出工艺孔,如此往复,完成零件的冲压成形。

图4 模具结构

为便于条料顺利送料,模具采用了内、外导板导正条料的送进方向,同时设计了多个浮动销在条料送进前将条料从凹模面上抬起,避免冲裁时产生的一些缺陷影响条料的送进。为防止上模上行时条料黏附在导料销上,在卸料板上设有弹顶销,便于将条料与导正销脱离,以免条料随上模上行由导料板挂脱时产生变形,影响条料送进。

该产品冲裁时由于材料厚度较厚,冲裁力较大,为避免凸模在冲裁时被拔出,圆形凸模采用阶梯式结构,异形凸模采用挂台式结构。同时,为防止凸模冲裁时弯曲变形或折断,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不超过0.02mm,以便对凸模起到护套式的保护作用。

凹模中的冲裁部分均采用镶件,便于磨损或损坏时更换。在凹模的产品脱离部位开设斜面,以便于产品整形后脱离凹模,避免产品重复整形时压坏或造成安全隐患。

4 结语

该产品成形的关键是要保证刀齿部分的形状和功能要求,为此在工艺上采用了预切工艺孔和刀齿合成切边的方法,达到了刀齿的设计要求;在模具设计上采用双斜排方式,不但节约了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双导正销导正,满足了条料的定位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经生产,刀片质量达到了图纸要求,模具生产稳定,生产效率高,该模具达到了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冲裁步距凸模
冲裁凸模制造工艺的改进
高强度厚板冲孔模冲裁分级方法
厚板材冲孔凸模断裂原因分析
冲压模具快换凸模常用的几种结构与应用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拉深模压边时坯料下塌的解决方法
采放比及步距的不同对采出率的影响分析
特别的赛跑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充填步距对矸石充填开采覆岩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