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探析

2018-08-22董文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董文婷

摘 要:人力资源是增强事业单位现代化竞争的第一要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也不容忽视,至少要胸中有数;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或者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因风险发生而给事业单位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1.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就是指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在事业单位中参与事业单位经营的所有人员,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核心资源。任何事业单位都不能离开人而单独存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等手段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进行管理,满足事业单位的需要保证事业单位利益最大化。人力资源有六大模块,每个模块有独立的部分也有相互关联的部分。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要相对统一的管理每个模块。

1.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指人员的体力另一个是指人的智力,这两个是一个人体现自我的最重要的两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有六大特征,分别是能动性,指人能够在自我思维控制下进行自主行动,并且能够在一定情况下改变外界世界;两重性,指人力资源在一定的空间内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他们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时效性,指对于人来说人在一定的年龄能到办到的事情过了这个年龄就不能再做了,人也是有最佳使用时间的,若是长期不使用就相当于资源的浪费;连续性,指人力资源在得到了培训的情况下人的能力是能够逐渐增长的;社会性,指人力资源时会受到社会时代的变革,市场的动荡的影响;再生性,指人力资源就算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随着人的再生人力资源就会恢复。以上就是人力资源的六大特征,每一项都是人力必不可缺的特征。人力资源还有八大特性,特性与人类自身的性质密不可分,是无法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被影响的。八大特性有;生物性、、社会性、时效性、不可剥夺性、能动性、载体性和生物性资本积累性。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的可能性,这便是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存在于员工招聘、培训。资源规划、薪酬管理以及员工考评等各个环节当中。从决策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以划分为决策实施风险和决策制定风险;从人力资源使用的角度来说,可以划分为员工录用、使用、控制、流失以及整合等风险;从风险不确定因素的可预测性来说,可以划分为不可预测风险、部分可预测风险以及可预测风险;从人力资源动机的角度来说,可以划分为无意风险和有意风险。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多种多样,但是都有以下共同点:①客观性。人们只能探索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无法让风险消失。②流动性。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着很强的流倾向性,容易给事业单位造成损失。③正相关性。员工的开放费用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就会越大。④动态性。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在不同环节的影响范围和频率都是不同的。⑤破坏性。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物质资源,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⑥可化解性。只要人力资源的开发立足于实际、科学管理、制度合理、战略正确实施,就可以有效的化解风险,而不是完全不可抗力的。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成因

3.1内部原因

引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内部原因为以下几点:第一,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主体,人的时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工作中肯定会存在无法掌握的情况,此时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第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复杂,包括了劳动分工、事业单位组织、事业单位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社会化生产等,都存在管理风险。第三,人的思想会随着生活、知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导致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确定性。第四,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总体制度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随之产生。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制度也在不断变化,在新旧制度交替过程中,受到旧制度的约束,新制度往往难以全面实施,这就导致了制度的混乱,进而产生了管理风险。

3.2外部原因

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经营活动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目标与发展结果相差较大,造成事业单位的损失,这便是引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外部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影响;二是经济因素,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会影响人才的流向;三是政策因素,国家颁发的相关用人法律法规和政策也会对人才的流向造成一定影响;四是社会人文因素,社会文化、风气等会影响员工的个人行为和思想品质,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4如何有效防范人力资源风险

4.1实行规范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在一定的阶段内,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以及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对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培养方式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思考,制定正确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在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力资源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增加,事业单位应审时度势,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规划,包括五年以内的短期规划和五年到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4.2强化事业单位员工能力的开发

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应不断加大,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事业单位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資源管理风险的防范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定期开展讲座等,并通过考核等形式来检查员工的学习情况,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深入发掘员工的工作潜能,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员工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而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度。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和规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为风险。

4.3减少人力资源风险的影响

事业单位应做好人力资源风险发生时的后备方案,尽可能的降低事业单位损失。首先,准备好应急费,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更。其次,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人员,应配备好他们的接班人,避免高层人员意外离职造成事业单位的严重损失。再次,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管理。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部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一些事业单位来说,人才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事业单位中聚集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这也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在实际中就要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满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梅思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2]吴桂娟.我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优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02):51-52.

[3]康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2):230-23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