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018-08-22赵庆超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职业学校有效途径

赵庆超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的师资现状已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身的个体化专业发展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引言: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通常情况下,中职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工程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因此,中职院校应在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上建设中职师资队伍,以自主研修、团队合作、校企共培为手段,以目标考核为保障,制定合理的建设思路及措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现阶段,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是推进职业院校的有效衔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是教育质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相反,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喜欢并爱上了该专业。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目前,相关专业学者研究了很多一体教学改革和项目教学法等,而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和执行,甚至有些教师对教学改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从某一段教学成果上看,有的是达到了一些效果,但从根本上并不能真正达到“为提高教育质量而改”的目的,有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打击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改革必须要结合地域特色、学校学情、专业特点和班级特点,这就要求教学改革项目要有教师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专家学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较高的教研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

2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反思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主动追求专业发展,不断意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欠缺,并寻找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弥补和完善。通常情况下,教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只停留在原本的知识和水平上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只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案,甚至导入问题、提问次数、教学设计都未改变过,完全不顾学生特点和学科的更新,严重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种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因循守旧已经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更不适应现代职教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要主动增强发展意识,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寻求专业发展。

2.2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专业开展教师培养的院校不但数量严重缺乏、布局结构不合理,而且,办学条件普遍无法满足培养师资队伍的需求。目前,我国大概建立了60個国家级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近300个省级基地,但在培训条件的影响下,培训质量有待提高。与我国职业学校办学要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相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创新性地开展了“基地+企业”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3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与使用脱节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多,普遍就业困难,而事业单位职业声望较高,因此,除边远贫困和农村地区外,应聘职业学校教师的人数显著增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制度,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只有学历和基本素质要求,缺少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各地在新教师招聘考试中,普遍突出理论和一般素质考核,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毕业生难以进入职业院校,出现了培养与使用脱节的现象。

3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3.1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各省市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制定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计划,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等知识。培训和学习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能够为职业学校教师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系列的教育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利用学校优秀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在校内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省级、市提供的资源。

根据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将年轻教师列入主要参与群体,让年轻教师深入相关企事业单位,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并结合企业实践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改善。

3.2建立相应的机制

中职院校应根据教师专业化标准培养教师,构建专业化教师成长模型。通过分析教师5种能力,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模型,见图1。

由此,职业院校应确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3个阶段:首先,初级阶段。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是教师成长发展首先要具备的能力,通过开展教师成长工作室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来完成;第二,成长阶段。这是教师向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阶段,职业教育的教师实现“跨界”,3种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主要是选送教师进行校外专项培训来完成;第三,升华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后,教师的能力得到升华,这主要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来完成。

3.3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化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培育教学团队,将团队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完善团队工作机制,并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团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顾问,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科研等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专家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终身学习、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的过程。教师在个人的努力下,以及学校、政府、团体的引领和帮助,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路径,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朱信荣.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品牌(下半月),2015(03):292.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职业学校有效途径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