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电频发季节如何优化气象防雷

2018-08-22李向红张琴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防雷气象

李向红 张琴

摘要:近年来雷电袭击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雷电频发季节,这无疑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虽然有关部门就防雷减灾做出了努力,防雷成效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笔者就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进行了重点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

引言:

雷电灾害雷电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因极具破坏性被视为一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雷电频发季节,更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所以气象防雷工作由此展开。不过为进一步提高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工作的成效,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出发,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雷措施和先进可靠的技术。

1 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发展现状

气象防雷一般涉及直击雷防护、公共接地防护和感应雷防护三大方面,之所以如此强调气象防雷工作,主要是因为雷电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且在雷电频发季节,其瞬时性、分散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更为突显,除了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可能损坏电器设备、通信设备、供配电系统、基础设施,并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难以估计。如,在2011年7月23日19时30分左右,浙江省温州市南站沿线铁路的牵引供电接触网,由于雷击,在信号电缆上产生了大量的浪涌电压,由于多次发生的雷击浪涌电压与直流电流共同作用,造成了列车控制中心设备中采集及驱动单元的中心保险管被熔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险和严重损失。故在雷电频发季节更要切实做好气象防雷工作。随着雷电灾害事故的不断发生,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措施和技术用于雷电防治,以保障社会经济能够安全稳步发展,可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气象防雷现状并不尽人意,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府法律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致使防雷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发展;社会公众防雷意识有待提高,有的单位防雷设备不合格,甚至没有进行防雷;气象局防雷装置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防雷检测有所缺失等等,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气象防雷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因此亟待改善。

2 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措施分析

2.1重视防雷,提高意识只有在思想上改变认识提高意识,气象防雷工作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首先政府和各级气象有关部门必须基于对雷电灾害的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摒除旧的治理观念,而是树立强化预防与治理并重的新理念来部署安排雷电频发季节的气象防雷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气象防雷进行科学定位,即气象防雷有关部门需要将为民服务、保障社会生产为工作宗旨,对自身功能和职责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注重工作监督,并在落实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强与消防和安检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尽量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以便强化雷电灾害预防管理。此外,要想更顺利的开展气象防雷工作,还应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就雷电灾害相关事宜加以大力宣传和普及,如遇到灾情应第一时间公布具体情况和发生原因,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例教育带动全民上下提高意识,积极参与和配合气象防雷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对有关部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以便气象部门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防雷减灾。

2.2 加大投入,培养人才。雷电频发季节的气象防雷工作更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人才支持,毕竟其属于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必须以大量的资金做保障,以专业的人才为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在正确认识防雷减灾重要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并对其经济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完善防雷网络,具体可以更新或引入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防雷设备,以便快速获得并传递高度精准的雷电信息,进而提高防雷效果,降低伤害和损失。以广东省为例,这个省份有很多的输电线路建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因此,应根据全线存在的“防雷保护角偏大”这些实际性问题,进行减小“防雷保护角”的改造。为此,广东省根据这一改造既要更换塔型,也要对其基本进行重新浇筑或是对杆塔进行移位的实际,将其列入每年的技术性改造计划,以局部雷击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地区为重点,进行了杆塔的合理化改造,提高了这些线路的局部防雷水平。与此同时,在引入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包括气象防雷的目的意义、工作范围、主要业务、技术方法、规章制度等内容,并借助合理的考核方法就其专业水准进行考核,以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工作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气象防雷工作。此外,还应强化资源优化和人员管理,即对气象部门内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设置专门的防雷图纸监审、装置检测、计算机场地检测等科室,并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气象防雷综合管理水平。

2.3充分发挥气象防雷技术优势气象防雷技术在防雷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且作用和影响不容小觑,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如可以通过外部防雷装置尽量消减建筑外部不可控制的扩散电流,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雷装置,以免因雷电击穿产生电磁效应而发生二次雷电伤害;也可利用综合防雷装置用于拦截直接雷,以免电子设备因雷击副作用而瘫痪导致通信中断,像无辐射的新型避雷针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气象站而言,其担负着雨量、温度、湿度、风向等要素信號的采集重任,然后经专用传输线予以汇集,故为获取准确参数,要严禁将电涌保护器设在遥测信号线缆位置,而应连接信号箱与观测地网,以保证信号箱能够接地效果;同时尽量采用具有屏蔽作用的金属线槽,使其首端与观测场地牢固相连等,以此提高遥测信号线技术的防雷效果,保护设备不受破坏。雷电预警系统在气象防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可行性,而且市场潜力巨大。简单的说,基于完善的雷达防雷预警系统,通过及时有效的发布信息以及不断扩大的覆盖率,可就雷电等极端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不过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立足防雷工作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雷达系统的特点、原理和功能,确定合适的雷达扫描方式,然后从防雷需求和要求出发,确定如数据处理、雷电潜势预报、临近预警等一系列的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信息分析风险大小确定防护等级和防护区域,最后选择行之有效的防雷技术和方法予以妥善处理,以期将雷击影响将至最低。目前多普勒和相控阵等天气雷达系统在雷达系统产品中较为常见,当然至于选择何种技术系统,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在雷电频发季节,气象防雷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同时社会对其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提高气象防雷意识,准确定位防雷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应用并创新气象防雷技术,以此减少雷电袭击灾害及其影响,推动气象防雷工作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卓.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家参谋, 2018(3).

[2]卜新华.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的合理性规划分析J.大科技,2017(25).

[3]仲杰.浅谈如何做好防雷重点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J.农技服务,2017,34(17):140-140.

猜你喜欢

防雷气象
边塞风光气象雄丽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气象武器:翻云覆雨等闲间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雷达测试机房供配电与防雷设计
浅淡铁道信号设备防雷措施应用的重要性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