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书画家润例与当时生活水平对比

2018-08-22方歆

东方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书画家海派书画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国有很多城市,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样,每个城市都是独立而特别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的历史形成路程中,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魅力,精致而大气,让人着迷。

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每个民族和文化的传承都包含着当时当代当人的情趣审美,艺术留存,莫高窟的壁画,欧洲的文艺复兴都反映着当时代的艺术特征。

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有个不得不提的画派——海派书画。海派书画顾名思义,就是发源于上海,并且在上海这个地区形成流派的一个绘画体系。我们都知道"海纳百川、兼容并进”是上海最显著的标志和特点。海派书画的崛起和发展,是和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及都市经济相对应的艺术现象,海派书画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和强大的艺术包容性,表现了一种开放的美学意识和先进的艺术理念。(引用于王琪森《海派书画》)只是以往我们在对于海派书画的探讨时候,都比价着重于探讨书画家个体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而往往忽视了他们所处时代带给他们的影响,毕竟这些书画家都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下的鲜活的人物。这实际上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不能遗忘的部分,毕竟艺术家也是要生存于当时社会的,也是需要生存的。当然我们从点滴看起,也是可以窥视到当时整个社会形态和艺术发展脉络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生存形态的研究和对比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海派书画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和发展。

一、海派书画的成长地域简述

上海别称"申”,在古代属于楚国春秋君黄歇的封邑。

唐代中叶始设华亭县,宋末设立上海镇。明朝时候上海逐渐兴盛。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至此上海从一个落魄的小渔村正式开始走入时代洪流。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王朝的封建旧势力还么有得到彻底清除,中华民国的新势力还在成长发芽中,彼时的中国,军阀当道,处处充满着不安定的因素,然后因为中英南京条约等的签订,上海的租界地区却如同国中之国一样,呈现了一种特别的平和。

二、简述海派画坛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上海的画坛,我一直以为是个浩瀚的海。”当代海派艺术代表性人物程十发的"海派无派”说法,其实正是海派的显著特点。(引用于王琪森《海派书画》)纵观中国美术史,没有任何一个画派如海派书画一样,具有着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美术和古今艺术技法及精华,逐步形成变化和发展起来的,是海派书画自己独有的个性面貌。

那什么是海派书画呢?清末民初时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又由于封建体制的土崩瓦解,这个时期作为拥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港口城市—上海,正在以一种十分开放而包容的势态迎接着不断地变迁和发展。随着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逐步被工业所取代,重农轻商的社会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商业的繁荣,资本的涌入,贸易的发达和金融工业的发展等,使得上海一跃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体,成为了中国乃至东南亚最为著名的"东方夜巴黎”。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和市民生活需求十分适合资本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也正是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包容力的土地上,搭建着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平台,为来自各地(主要是江浙地区)的书画家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天地,也正是因为上海局势的相对稳定,社会发展的相对和平,吸引着周边无数书画家纷纷奔赴这片新天地。在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书画名家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海上四杰”,即:任伯年、虚谷、蒲华和吴昌硕。这批书画家群体的诞生,标志着上海有了自己的一批职业书画家,他们以卖画为生,并且生活在上海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一种流派,这个画家群体的社会属性是"海派书画家”而不是"海上书画家”。自此,可谓"海派画坛”的诞成。

上海自从开埠以来,工商业日趋兴盛,经济日益繁荣,从而吸引了各地画家,尤其以江浙两地为多。《海上墨林》中统计当时寓居上海的职业画家高达七百人之多,这些画家又组织了不少的画会,整个画坛都崇尚一种传承古今、融汇中外的绘画状态和形式。形成了海派书画。

关于“海派”的形成,则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最初的"海派”一词往往带些贬义倾向,不同于之前明清时期,甚至元代推崇的文人画,海派书画因为绘画和商品有了贸易关系而为一些所谓的正统人士所不齿,认为海派书画丧失了文人画所追求的那种清高和文化内涵,不免流于世俗。正如俞健华在《中国绘画史》中认为的:“‘海派画家多蜇居上海,卖画只给,以生计所迫,不得不稍投时好,以博润资,画品遂不免日流于俗浊,或柔媚华丽,或剑拔弩张,渐有海派之目。”只是个人认为,正如我们所知任何新兴事物都不是一下子被人接受,任何艺术流派在初创期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会有不成熟的因素和不完善的地方,诚然这些批评有一定的道理,只是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烟火气”才让"海派书画”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也正是因为这种"接地气”的绘画形式和表现形式,让海派书画家可以撑起近现代艺术画坛的半边天。

我们通常认为当时那些在上海卖画为生的画家都被称为“海派”画家。那么在艺术与金钱这对矛盾体上,“海派”又是如何掌控的呢?

那么通常我们都认为艺术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凌驾于"铜臭味”之上的,艺术一种超然的存在,又怎么能够用金钱衡量呢?艺术一旦和经济商业挂钩,那么到底是艺术性占主导位置还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呢?"海派”书画的最大贡献之处:它没有被商品经济所掌控,没有随意趋从买家而忽视了艺术审美,而是逐步地从符合买家审美情趣,保证个人生存需求和商品流通,又巧妙地把创作的主动权和审美的主动权慢慢拿回自己手里,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用笔墨诉说自己。我想这正是海派书画独有的魅力所在吧——雅俗共赏。

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我们看到了海派书畫的兴起,应该说它们是辩证而统一的,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也符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直至20世纪上半叶,华东地区的书画家们,带着各自的梦想,走入了这个充满未知的"十里洋场”,和他们一同来到这片土地的还有他们各自带着的不同流派的绘画技艺和表现手法。他们渴望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成就自我。而上海这片土地彰显了它"海纳百川、兼容并进”的精神,用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着不同书画家们带来的点滴色彩,他们的绘画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下更加符合社会的审美需要,有别于原本书画家多为封建王朝服务的那种歌功颂德的绘画形态,"海上画派”更加贴近新兴市民阶层,深入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书写了了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篇章。

那么如何区别海派画家呢?海派画家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长期居住在上海或者从他处来到上海客居过,2、作品色彩鲜明,题材多为花鸟、蔬果、清供等,充满着市井气息,但是又不流于俗套,雅俗共赏,3、画家籍贯与出生地主要来源于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除这三地以外,海派画家中只有极少数是来源于其他地方,这也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引用于王琪森《海上画派》)

正是由于上海在当时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且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同时社会构成也发生了改变,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各种层次和背景的人们同时处在同一个空间中,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碰撞和改变决定了生存于这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职业以及任何一种载体都必须符合市场经济需求,也是一种商品意识的洗礼。也就是说,在上海这个城市中,在东西方文明互相碰撞之下,在充满新气象的社会氛围里,形成的这批职业画家群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化环境中“遗世而孤立”、“隐逸山野”追求个人艺术取向,烟云供养,雅兴挥毫,完全徜徉在各自的精神世界里的一群人了;而是在新兴的社会空间中,面对着市场严峻的选择和受众们各自不同挑剔眼光取舍,靠技艺和个人独特艺术修养而存活的一群人。这是个全新的、新奇的、独具创造力的"冒险场”。正因为如此才使上海成为众多艺术家趋之若鹜,群雄逐鹿之地。

在近代工商业城市(尤其以上海为代表),传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工业慢慢取代传统手工业。那么自然的传统书画家为适应环境,不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已逐渐转型为依靠书画谋生的专门职业者。故此,以上海为主要代表的书画市场蓬勃发展,书画家悬榜挂单成为平常之事。到民国时期,“订润”成为书画市场流通的基本方式。在商品经济机制中要使书画在市场上流通,书画作品就不得不像一般商品那样定值标价,以便于交易。“润格”不仅是流通的杠杆、市场的晴雨表,还是书画家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

三、海派书画家代表人物及其润格分析比较

润格是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又称润例、润约和笔单等,如同发表文章的稿酬一样。制定润格的好处在于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好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明代,“吴门四家”之一唐寅就有"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之语,实质上就是一种润格的表示方式。自清代开始,书画家标明润格已经成为习惯。(引用于吴明娣《艺术市场研究》)

海派书画家为人瞩目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润格。润格(又称润例、润笔),它随着时代变迁而出现的市场化的确立,标志了一个崭新的书画时代的开启。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是以银圆和铜钱为主。尽管当时海派书画家的润例还不是很高,这一方面是海派书画家的作品还有和市场的磨合期,另一方面是当时的生活指数还很低,银圆还是高比价。如当时一流海派书画家的作品大约在每尺1至2元,而二流的仅有几角。而在1872年,1块银圆约折合现人民币100元,1斤白米价为1、5分。在1901年,1块银圆约折合现人民币70元,一斤白米价为2、2分。(引用于王启琪森《海派书画》)

当时的海派职业书画家们都有自己的润格。当时的笺扇庄、书画店为不同档次的书画家所设立一个账本一样的册页,上面很明确的标注了书画家的姓名,同时也标上了其绘画内容及不同书体的尺寸和标价,需要购画的人就根据这本册子上的价格和内容可以通过书画庄向书画家订件。这种形式类似于现在的签约画家。书画家和书画庄的关系是相互依靠、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书画家只有依靠书画庄才能够确定自己的地位,打开市场,使得自己的画作可以卖的好价格,并且举办个人画展以促进销量,而书画庄也只有依靠著名的画家和稳定的货源才能够成为上档次的画庄,以确保自己的"江湖地位”。这种新兴的方式,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艺术与商品的营销关系,体现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活跃力,从而也培育了海派书画成熟的市场意识。海派书画家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形态下,纷纷"烟火气”十足,经济形态的改变,促进了他们从艺形态的改变。正是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海派书画家们除了兼顾个人审美趣味,表达个人情绪心境外也不得不走入现实,逐步接受社会现实的转变,其表现形式则变成了绘画内容更加普世化和创作的民间化,使得海派书画作品可以做到雅俗共赏,并且使得海上书画名家林立,群星灿烂。

(一)代表书画家的润格

1、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5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浙江山阴(绍兴)人。任伯年从家乡来到上海,从其族叔任熊学画,后来又从任薰学画。任伯年从苏州赴上海,虽有画艺,但是颇为落魄,后来得到了海上名画家、仁寿堂雅集主人胡公寿的赏识和帮助,方立足。原本流落在沪上的民间画家任伯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在师友们的帮助下,很快跻身于海派书画的主流群体,并且一跃成为了领军人物。任伯年作为海派书画的集大成者和前期巨擎,他的传承创新、开拓突破,使得海派书画真正具有了近代意义上艺术流派构建的历史影响,从而和之前的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和松江画派等有了新旧的分界,形成了崭新的近代绘画格局。

作为一代海派书画家的代表和领军人物,其艺术成就是卓越的,所受到的追捧也是毋庸置疑的。故此他的润格在当时是算最高的,每尺约3元大洋。相对比同时期的其他书画家,他们的润格约1元到几角。而在1878年,1元大洋约折合今人民币85元,当时一斤以上白米价仅为1.8分,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生活费在18元左右。(引用于王琪森《海派书画》)对比当时的物价条件和收入,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流画家的任伯年生活可谓是十分富足的。按數据可知,任伯年当时每尺折合现在人民币约255元,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收入的56倍。

任伯年所处时代的社会氛围和创作环境,已经具有鲜明的商业意识和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作为职业画家,鬻画以换的金钱就是这批海派书画家的生存方式。由于社会变更锁促成的经济主体的转型(即农业经济为主转到工商业经济为主),把传统的那种重艺贱商的观念抛到九霄云外。

2、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俊卿,字苍石、仓石、昌石、昌硕,亦有缶庐、老缶、缶道人、苦帖、大聋等别署。自幼家境贫寒,晚年(1912年以后)定居上海,专心致志于诗、书、画、印,诸艺汇通之际,渐入人艺俱老的佳境。

在吴昌硕来上海从艺之前,已经有不少书画家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生存了许久了,他们已经给上海带来了可贵的艺术耕耘和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兴市民和商业巨贾都乐意接受的艺术形式和类别,为日后无常说做了先期的引导。例如大师级人物任伯年,他不仅通过个人在人物、花鸟画上的精湛技艺和娴熟的技法,同时又能够把民间审美和市民价值取向有机的统合在了一起,使得海派书画名声大振,赢得了广泛的市场,他对于吴昌硕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不得不说是巨大的。雅俗共赏而气息高古;富有时代精神;而又充满"烟火气”;能够被新兴市民和知识阶层所青睐;又在细微处展现画家个人审美情趣及对时事政治的态度等这些就是海派书画的魅力所在,可以说是"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吴昌硕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登上了海派书画艺术的大舞台,这就是使得他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又能够对于变通的把握十分准确。敢于创新,然而又能够立足当下,注重传统典雅,又能够体现通俗,考虑市场的同时也能够讲究品味。由此可见,正是近代上海的崛起,为吴昌硕的艺术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时代背景,而且准确的把握住了这个背景,并且融会贯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传统和创新间实现了超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的封建王朝土崩瓦解,社会性质有了巨大的改变,这是符合历史变迁的,不可避免的时代特征。正是在1911年,吴昌硕乔迁到了上海,同时而来的还有一大批"皇家子弟”和"士大夫”。1912年,海派书画群体由于这些画家们的涌入,他们的润格开始了大幅度的上升,出现了一个高价位的时期。由于旧时封建生产关系被打破,新型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近代上海工业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市民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地提高,而封建王朝下的一大批士大夫们迫于生计,也纷纷涌入这个时代洪流中,使得海派书画家的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艺者的身份都有了显著地提高。

近代工业的昌盛、金融业的繁荣、商业消费的兴旺等因素,为海派书画的润格从低价位到高价位的飙升提供了雄厚坚实得经济基础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当时一块银元可以买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6斤白糖,4斤菜油。1922年,吴昌硕的“缶庐润格”上随意取一段显示楹联三尺六两,四尺八两。1914年,据记载其楹联三尺三两,四尺四两。涨幅几乎翻一番。

(二)与民国时期教师收入对比

民国时期的大家荟萃,一大堆大师奔涌而出。大师们和知识分子的工资又是怎么样的呢?和当时的海派书画家们对比怎么样呢?

以下一个简单的列表可供参考:

民国时期教师代表

梁启超 千字20圆(约合人民币800元) 每字0.8元

胡适 千字5圆(约合人民币200元) 每字0.2元

鲁迅 千字4圆(约合人民币160元) 每字0.16元

郭沫若 千字4圆(约合人民币160元) 每字0.16元

海派书画家代表

吴湖帆 四尺4圆(约合人民币160元) 每尺40元

吴待秋 四尺3.5圆(约合人民币140元) 每尺35元

吴子深 四尺3.5圆(约合人民币140元) 每尺35元

冯超然 四尺2.5圆(约合人民币100元) 每尺25元

参见以上表格,对比可见,貌似同比当时的这些文坛名家们,海派书画家们毫不逊色,有过之而不及。可见当时海派书画市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相对的稳定,并且新兴市民们都能够做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和多样需求化,给了海派书画家一个宽松又有趣的创作环境,同时由于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稳定,使得海派书画家们能够通过个人能力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并且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同和尊重。

(三)与同时期居民收入及物价对比

居民收入 月薪(折合人民币)

普通技术工人 20元

体力劳动者 10元

普通公务员 12元

巡长 18元

科长 30元

物价(单位斤) 单价(折合人民币)

茶叶 0.23元

切面 0.07元

猪肉 0.28元

棉花 0.48元

煤油 0.06元

结合以上表格,可以基本得出当时物价普遍不高,普通居民的平均月收入基本是海派书画家们的每尺画作的一半左右,可谓是天壤之别。日常物价的平均单价还不到海派书画家们的每尺画作的10%。

百年辉煌,百年轮回。从大背景来看,当时的社会基本稳定,相对的物价也基本稳定,正是在这样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宽松的市场模式下,才使得艺术家创作的时候更加能够挥洒自如,即使不是大名家,其生活依旧能够得到保障,各个阶层各取所需,使得海上画派这朵花儿不断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芳香怡人,可谓是“少长咸集,群咸毕至”。从艺术发展史上来看,这一时期为我们打造了一支艺术的精英团队,为日后近现代中国书画的领军人物,如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陆俨少等构筑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书画“半壁江山”的基础。

近代书画润格为我们保存了一定的艺术经济的数据、细节。既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态,生活水准。同时,在这些高低不等的润格中,我们又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艺术家对各自深浅不一的艺术造诣和领悟。这说明即使是在商品经济的洗礼下,书画家们仍然遵从于中国书画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润格就像一个窗口,真实的展示了近代书画市场蓬勃兴旺又良莠不齐的局面,也让我们了解了在不同的社會环境,不同的精神世界下的不同个体的书画家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以及他们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四、绘画创作目的转变

俗话说:“吃饱穿暖才有力气搞艺术”。过去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通常以画"遣兴拖志”或"怡情养性”,作为一种自我修养和文化交流的手段。(引用于单国霖《画史与鉴赏丛稿》)然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可知这种创作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同时也不能借以谋生了。由于时局动荡,所以当时,不论是侨居上海还是上海本土的书画家,不论大家还是小家,都以卖画为主要的生存手段,由此,诞生了不少的职业画家。正是由于这些书画家们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使海派书画家们普遍的由对自然人生的关照转向现实民情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在上海这个特定时期下,绘画的本质变成了大众化和商品化,这种客观的环境无疑对绘画风格的演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片特殊土地上生活着的书画家们,不得不接受现实,顺应社会历史变迁和艺术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并且只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小小的通过画作思辨下自身对人生世事的感触。

现代城市分工明确,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处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中,画家也被是视作为一种职业,是城市细化分工下的一种职业。从海派画家们的润格内容中,也充分的体现了。绘画作品往往被细分为好几份,画作的形式、尺寸、内容和用材都被算到了"商品”的成本概念里面,绘画作品也慢慢的开始变成了一种流水线上的加工产品,慢慢趋向于类型化和趋同化。我想,这是种进步也是种悲哀吧。所以这个时期,海派画家的作品,供应对象非常庞杂,而应酬画几乎每日可见,绘画开始出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从古典走向现代。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海派书画家们的思维没有被模式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诠释着自己。艺术是人类文化精神的表现,如果艺术过多的受到金钱的主导抑制与破坏,那这种艺术不会长久的。海派书画家们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本身的身份,实践着个人的艺术个性、风格和主张,同时兼容着买方的审美情趣,并且往往在不经意间改变甚至是更新着买方的艺术品味,而达到一种平衡。正是这种即顺应时代需求,又接地气的概念和现代化的观念,使"海派”文化的生命力延绵不绝。

五、你看到了什么?

人们常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渴求日益提升。上海,作为一个包容并进的城市,能够容纳洋餐洋话,能够传承传统经典,并且融会贯通。诞生于上海这个地区,并且独属于它的海派文化,正深深的植入这片土地中,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相容并存,使这块土地上的艺术家独具风格。正因为它本身是包容的,海纳百川的,又因为它又是独立的,个体的,极具个性的,才显得魅力十足。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解中的海派,每个人眼中都有一個自己欣赏的海派书画家吧。这难道不是它的独到之处?!

当今社会形态,不论是商贾富儒还是平常百姓,都开始注重精神追求,开始意识到艺术给与精神方面的安抚,这是个让人欣喜的信息,然而正因为市场的繁荣而不可避免的有些糟粕出现。从研究可见,吴湖帆之流的海派艺术大家的平均收入是同时代居民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然后现当代一些书画大家们的平均收入却是现在居民平均收入的10倍以上,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人们陷入深思的问题吗?

附图:

参考书目:

[1]《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鉴赏》 王惠敏 编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艺术市场研究》 吴明娣 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前海派”绘画研究》 顾伟玺 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4]《艺术品拍卖与投资实践教程》祝君波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海派书画》 王琪森 著 文汇出版社

[6]《上海美术志》 上海书画出版社

[7]《海上墨林》 杨 逸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8]《中国通史》 纪江红 著 北京出版社

[9]《海上画派》 李万才 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

[10]《闲话上海》 薛理勇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11]《画史与鉴赏丛稿》 单国霖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方歆,性别:女,出生年月:1988.9,民族:汉族,籍贯:上海,职称:助理馆员,学位:本科,工作单位和邮编:上海文物商店 200002,研究方向:中国书画。

猜你喜欢

书画家海派书画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小小书画廓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
书画
书画家娄师白
书画家自定润格表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