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2018-08-22黄艳平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独生子女

黄艳平

摘 要 班主任不光要教育学生,还肩负着疏导家长的责任。在面对一些特别学生时,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了解这“特别”背后的多种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研制不同策略,有的放矢地做好特别生的引导工作,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

关键词 独生子女;特别表现;及时引导;紧密配合;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251-01

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画家画出一千个太阳,一千个学生理应带着一千种个性。我班的小男孩L,其个性就让我欢喜让我忧。L长得浓眉大眼,壮壮实实,是个帅气聪明的男孩子。可是,在全班五十多个孩子中,属于特别的孩子。

特别表现:

特别之一:我的地盘我做主

L的书桌里有不少玩具和课外书,杂乱无章。课堂上经常不是玩文具就是玩玩具,尤其喜欢画画。书上,作业本上,甚至书桌上,大到一页纸,小到厘米见方,画画乐此不惫。动漫、卡通,老师、同学……都是勾勒对象。随心所欲,心到笔到,画笔在纸上游刃有余,笔下作品丰富生动。老师的讲课,同学们的分析理解,热闹激烈的学习场面,他常常熟视无睹。当偶有所得时,发表见解也伶牙俐齿。他基本上不影响别人,只静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然而一写作业,他的笔就不那么“自由奔放”了。常常别人写了好半天他才开始动笔,如果老师不守着或不清点作业本,他干脆不用完成作业。

特别之二:老师,你的课余属于我

别看上课对老师视而不见闻而不听,可下课后,L却恨不得将老师“拥为己有”。老师还没走下讲台,他已窜到跟前开始了滔滔不绝。他会给老师讲非洲的巨蟒、南极的企鹅,古宅的冤魂、大气的臭氧……讲治感冒治嗓子的偏方,讲老师您要注意休息别太辛苦……从老师后面绕到侧面,再从侧面绕到前面,一直跟到办公室,边退边说,连比带划,兴趣十足,神采飞扬。老师要不打断他,他会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往下讲。

分析成因:

这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学生。静下心来仔细想,无论怎样的学生,身上总有优点,我们还是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魏书生说过:“把你周围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把你周围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天堂里,那么就要把学生看成是天使,努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并由衷地欣赏他们。”很显然,这位“天使”很爱读书,喜欢画画,说话口齿清楚,课下喜欢围着老师转。他不会与人沟通,不会与人相处,不能注意听课,自控力差,缺乏自理能力。这是独生子女的特性吗?可其他独生子女为什么不这样?

跟家长联系后了解到:L的爸爸在外上班经常不在家,孩子主要由妈妈一人带理。妈妈工作忙应酬多,加班加点、不在家吃饭的事经常发生。所以孩子经常独自一人在家,有时在邻居家吃点饭。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跟L的妈妈作了交流:“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罗素)“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叶圣陶)良好的卫生习惯语言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等,既是学生优秀品德和美好人格的体现,又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成人做好本职工作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培养。听我这么一说,L的妈妈恍然大悟。

爱心策略:

接下来我们商量了对策:

1.赏识。赞美他爱读书、爱画画、关爱老师等。无论在校在家,尽力发现优点,真心欣赏。赞美要具体。赞美越具体,他越容易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2.引领。带领他与人交往和做些家务。经常谈心,引导他与人多交流。家长尽可能带他多去朋友家、同事家、亲戚家、邻居家以及室外有孩子的地方跟小朋友们玩,家长也可参与其中。生活细节上,让孩子和家长合作做些家务事,家长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多动口,少动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的生活能力。

3.练习。这是策略之最,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会倾听专心做事。每晚,妈妈朗读一段短文,孩子听后复述;孩子浏览一段文字,再一字不差地读下来。或听磁带朗读、儿童歌曲一小段,要孩子跟读跟学。短文要生动有趣,练习要持之以恒。

4.改进。“作为班主任,一定首先要在学科教育上征服学生,要让学生迷恋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觉得上你的课时间过得特别快,下课后又盼望着明天上你的课。”(李镇西)我以此为指南,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更“生动灵活自主高效”的课堂,密切关注他在课堂上的变化成长。

5.表达。孩子要倾诉要表达,这是生命成长的渴望。我们给他提供表达的机会。放学回家让他讲讲学校的故事;班里开展活动让他积极参加。《今天我主播》“综合实践活动”“队活动”等,让其尽显绘画特长,与人分享课外阅读之乐趣。

经过一年的家校紧密配合教育,L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课堂自控力增强了,发言次数也多起来,作业几乎能完成。最令人欣喜的是再没有女生“劝他转学”的“呼声”了。如今的L,基本上可以离开特別生的行列了。

感悟与思考:

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家长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为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而顽强拼搏,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才上小学,不就那么点知识,用不着紧张,顺其自然吧。要么把孩子交给老人,要么把孩子关在家里。结果呢,孩子物质生活富足,行为习惯偏差。纵观我所带的几届学生,这种现象已成定律。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不光要教育学生,还肩负着疏导家长的责任。在面对一些特别学生时,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了解这“特别”背后的多种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研制不同策略,有的放矢地做好特别生的引导工作,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独生子女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注意独生子女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