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开展“一合双管三平台”社会培训模式探索

2018-08-22李巧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培训专业

李巧

摘要: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电子商务的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人才稀缺等,尤其是人才稀缺问题尤为突出。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是我们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种社会责任,电子商务专业旨在深度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在政府、学校共同管理下,为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为参培人员提供学校推荐就业、政府组织招聘、电商企业订单培养三个就业平台。开创了一条“一合双管三平台”的社会服务新路子。

关健词:中职;农村电子商务;“一合双管三平台” 培训模式

一、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就达3120亿元,2016年全年达6475亿元。“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为破解以上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必将推动各地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人才稀缺等。尤其是人才稀缺问题尤为突出。

面向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局面,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人才稀缺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电子商务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农村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是我们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种社会责任,电子商务专业旨在深度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在政府、学校共同管理下,为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为参培人员提供学校推荐就业、政府组织招聘、企业订单培养三个就业平台。开创了一条“一合双管三平台”的社会服务新路子。为当地政府在每个自然村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提供大批技术人员,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二、顺势而为,履行社会责任

随着当地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岑溪对电子商务类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本市目前技能人才十分短缺的现状,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加速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出台了对职业培训的补贴办法,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用工荒”和就业者“求职难”的问题,为岑溪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技能人才。

本校认真学习政府的文件精神,对本校应该履行职业培训的社会责任取得了共识。通过调查分析,我市每年约有新生劳动力15000余人,另外全市社会富余劳动力存量在8~10万人左右。相对应的梧州市及周边地区,2017年对计算机操作、网店经营和农村快递等三个方向的人才需求缺口为2000人左右,对其他具有计算机、电子商务、物流知识的相关人才需求缺口在万人以上;对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员高、中、低三个层次不同的需求已经形成。全市为社会人员开展的机构仅有3家,且培训费用昂贵,远不能满足社会人员培训的需求。

三、电子商务专业拥有优质的专业资源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专业优势明显完全能满足为社会人员培养的培训需求。

1. 完善的基础设施,本专业拥有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8个,集教学、培训、考证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为社会服务开展提供硬件基础。

2. 丰富的教学资源,编写了3门课的实训指导书,建成一介教学精品资源库;开发了四本特色教材,编写专门针对社会人员的培训教材,课程与实训教材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开展真实网店运营项目式的培训,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人员学会一门技术的需求。

3. 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本专业建立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20余人社会培训师资库,供各类社会培训根据培训需求选择教师,能适应社会人员培养目标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不断的发展,本地区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学校班子及时做出决定,充分利用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资源优势,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办培训班,服务我市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开展社会培训的主要目标和预期成果

(一)社会培训达到的主要目标

1. 按照政府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社会人员培训计划,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的配备,专业计划每年完成各类培训800人。

2. 提高当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通过各期培训班的精心组织与缜密实施,通过各项培训工作,让社会培训逐步走上了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良性轨道。

3. 助推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我专业教师在培训实践中,结合培训目标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及一系列社会性技术服务,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二)社会培训的预期效果

1. 深度整合了包括学校,电商企业等多方资源,形成了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人员培训新路子,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2. 为社会培训人員搭建包括了学校,电商企业,政府等就业平台,为社会劳动力提供就业保障,彰显了学校职业培训的社会效益。

五、开展社会培训的思路和方法

(一)开展社会培训的思路

1. 提高当地劳动力职业能力水平和就业能力,组织各种职业培训,完成计划内培训任务,实现社会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本地精准扶贫对象等群体就近就业或创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2. 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技术优势,重点抓好就业帮扶工作,以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实现社会无业人员帮扶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技术型工人转型,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3. 与当地的合作的电商企业一起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加大企业职工电子商务技能的培训力度。

(二)开展社会培训的方法

按照学校培训部门的工作布署,我专业成立“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组长由专业组组长担任,由主管培训工作的副组长负责培训具体实施,推行“一合双管三平台”的社会培训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合:整合多方培训资源,实现社会培训效益最大化。一是整合培训内容,乘着国家示范校建设的东风,电子商务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完善教学精品资源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实现培训资讯扁平化传输;二是整合师资资源,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20余人的社会培训师资库,供各类社会培训根据培训需求选择教师;三是整合培训阵地资源,建成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8个。

双管:政府相关部门与学校专业协调管理。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大对社会培训的支持力度;二是坚持学校为主体,电子商务专业承担校级培训部门的培训任务,做好社会培训教学常规管理、学员的日常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

三平台:加强了参培人员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学校推荐优秀学员到合作企业就业;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三是企业订单培养,学员不愁找工作。

六、开展社会培训的实施程序

(一)学习调研

组织教师针对岑溪市及周边地区的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摸清了本市及其周边地区对电子商务为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调研报告制订出培训方案。

(二)制定方案

立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技术、师资、设备优势,根据全市产业行业发展走向及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确定相关的培训项目和任务,根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案。

(三)组建队伍

本专业从社会培训师资库中抽取8名教学经验丰富专任教师,4名实践技能过硬的兼职教师担任课程培训讲师。

(四)组织实施及内容

严格按规定的课时组织培训,创业培训按规定的时间开展通过校企联合,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储备式”、“创业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参培人员至少掌握一门技能。

校企共同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经考核合格的发给学员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依托专业优质资源为学员培训构建了职业培训体系,形成了培训工作模式。

(五)过程管理

学校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了培训工作职责,明确了培训的工作范围,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培训工作系统。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制度保障、质量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等培训管理制度。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立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确保培训工作高效顺利。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社会人员培训课程的研发和升级、教学的标准化管理、实训的优化及就业的完善。组建了专业的师资队伍,由引进的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搭配为学员们提供指引。

七、社会培训的成果、成效与影响力

(一)实际成果、成效

1. 转移就业,提高当地劳动力职业能力

按照政府和学校制订出来的培训机制,连续两年,本校每年为社会完成1500人的培训任务,转移了剩余的劳动力,让一大部分没有技术的工人转化为技工类的工人,大大的提高了本地的劳动力的职业能力。

2. 增收致富,提高当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通过各期培训班的精心组织与缜密实施,社会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逐步走上了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良性轨道,有力促進了当地失业人员、农村贫困户青年等增收致富、创业成才,实现培训就业后平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如农民李光辉培训后通过淘宝、微信等平台自售农产品,实现年收入8万元以上,失业人员陈炜培训后在当地电脑公司从事计算维护维修工作。

3. 助推了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本专业教师在培训实践中,结合培训目标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及一系列社会性技术服务,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最近两年的数据表明,专业教师发表论文数提升了57%,开发校本教材数量上升了46%,创新教学案例的开发量增长了62%,教师的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4.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彰显学校职业培训的社会效益

专业通过与企业共同建立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整合校企资源,构筑了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将诸多培训资源利用互联网集中发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对本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结合信息技术优势,与部分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广大职工普及计算机操作培训课程,拓宽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社会服务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专业通过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培训,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水平,赢得了社会赞誉。

(二)开展社会培训对同等学校的影响力

1. 对本校内

本专业以“一合双管三平台”社会培训为桥梁,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能力,拓展了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加大专业的影响力,带动服务能力发展。为学校其它专业以专业建设带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 对校外

本专业依托专业资源优势,与政府、电商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服务网络。为其它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培训提供可供借鉴的培养模式和实施案例,为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培训建设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与辐射。

八、体会与思考

1. 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是中专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政府和学校的共同管理下,本专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带动了专业自身的改革,优化了专业的资源,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创新了学校的育人模式。我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不断深化认识、拓宽社会服务的思路和领域,探索和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2.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如在以后的社会培训工作中,培训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培训资源库有待继续完善。我们专业将不断的努力,为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勇.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07).

[2]黄晓军,成汉健.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 2007(01).

[3]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何兴国;潘丽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

[5]葛永涛;农民工培训:地方高校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单位: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