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22蹇昱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2期
关键词:资金管理建筑施工

蹇昱婷

摘要: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要的支撑,是企业运营、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的资金管理可提升资金的配置及使用周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优化企业综合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筑施工行业资金占用量大、资金支付频繁等特点,文章通过分析该行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通过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重视应收账款清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几点举措,达到提升建筑施工行业资金管理的水平和目的。

关键词:资金管理;建筑施工;行业内控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要的支撑,是企业运营、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为企业现金流的畅通提供必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项目分布广,工程周期长,建筑规模大,投入资金多等特点,资金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尤为重要,有效的资金管理可提升资金的配置及使用周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优化企业综合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盈利水平。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降低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运营

建筑施工行业在项目建设初期普遍存在垫资以及支付履约保函行为,后期还有质保金的存在,耗用资金量大,若某一条资金链断裂势必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打击。有效的资金管理,可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引起的偿债风险及资信影响,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加强部门间协同,保证全局资金运作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部门间的协同能力,使资金管理具备全局性特征。建筑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应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全员参与,避免因沟通不畅引起的资金压力。企业往往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从全局上考虑资金需求,可从源头上控制资金问题,加强资金运作安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大经济价值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各企业运营压力增大,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着企业经营的命脉,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可提升企业闲置资金的盘活能力,合理縮减项目成本,加强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意识亟待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决策者缺乏对资金的整体调度和管理;项目经理风险预警意识不足;企业管理层及职工对资金管理意识不强。集团内部各分、子公司资金分散,有闲置资金,也有贷款行为,企业没有整体规划、调度,造成不必要的贷款费用产生。项目经理对其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预测不足,风险预警意识不强,项目资金没有足够冗余,使得企业可能面临资金压力。资金管理并非某个单一部门的职责,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基层员工若没有有效使用资金、降低成本等资金管理意识,那资金管理必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业务特点导致资金占用量大,周转不畅

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业主方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主导了一些不平等合同条款签订,使得企业不得不做出让步。在收款方式上多采用收取商业汇票方式,很少直接收到现金,且屡有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发生。建筑施工企业间为了争取项目,不断压缩自身的利润空间,甚至牺牲自身利益,承诺在项目前期进行垫资,以上种种直接造成企业资金的缺乏,形成财务风险,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三)资金内控制度尚需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主要体现在项目预算管理的不完善以及项目经理权责划分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预算不切合实际,资金流与计划控制脱节,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差。如没有做好项目前预算,项目中调整、控制,项目后结算等基础工作,可能造成企业对于项目所耗用资金的预测不足,使得资金紧缺。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与控制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或者没有按制度执行,使项目经理的权利过大,责任与权利不对等,其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不够,使得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增加,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关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为集团化模式运营,决策者应重视集团内部闲散资金的整合。整体规划和统一调度企业资金,避免集团内部个别分、子公司资金闲置,另一些公司因资金紧缺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情况发生,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内部资金周转。企业管理层及基层员工应具备资金管理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企业需重视员工素质培训,广为宣传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职工整体素养,从而实现员工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自主实现企业全员成本管控的目的,以达到有效进行资金管理的最终效果。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避免企业垫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前应对待竞标项目进行详细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可盲目地进行低价竞标,尽量避免垫资行为的发生。若必须垫资,首先考察业主单位的资信情况及履约能力,其次对工程项目进行充分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或损失,最后对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行测评,判断项目盈利的可行性,防止因垫资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出现坏账的不良结果。项目经理应根据其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预警。企业需预备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用作应对经营风险的专项储备,并通过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运营指标等财务指标,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提前进行预警和防范。

(三)形成利益共同体,抱团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若将供应商、金融机构的优势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抱团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应不断增强营销管理团队的谈判议价能力,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灵活运用与业主方的债权关系应对各类保证金业务,充分利用商业汇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于上游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库”优选合作对象,以长期稳定合作为前提,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共同分担业主的“苛刻”条件,减少资金的流出。对于下游的业主,企业应加强与之密切的沟通和互动,详细了解项目内容,在满足业主合理要求的同时,争取合同付款条款上的主动,寻求较优的付款条件。对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业主,争取用债权冲抵履约保函,用以权抵债的方式保障资金的留存。企业与银行需保持紧密联系,利用企业信用优势,增强与银行间的谈判、议价能力,享受存贷款利率波动带来的优惠。

(四)重视应收账款清理工作,用财务手段盘活应收账款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各种特点,导致企业存在应收账款难以收回问题,企业应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清理,加强催收力度。全面掌握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安排专人负责跟踪管理,明确每笔款项的责任人,并对回款情况进行考核。与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挂钩,使之从思想上重视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主动进行协调与催收,从而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大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时对业主方财务状况进行研判,对于大额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可将之出售给银行,通过“保理业务”盘活应收账款,减少死账、呆账的存在。

(五)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企业应以严谨的态度贯彻并执行。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编制、逐级审批、层层监督,环环相扣,根据项目情况动态调整。企业可对现有的预算方案进行预审,在项目施工前将部分不合理支出剔除。及时结合预算进行考核,对是否达标进行奖惩,通过对项目资金支出前的内部控制流程优化,充分发挥企业控制项目成本的职能,避免多余的资金占用。 项目经理权利过大,监管难度大,企业应加强对备用金及大额资金的监督,制定一系列针对项目经理管理及监督的制度,对其应履行的职责与享受的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考核、奖励制度。企业内部需有专人对资金进行管理,可通过内部考核竞聘上岗,且定期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察、考核,以满足其胜任该岗位。

由此可见,建筑施工企业切实有效的资金管理,需加强管理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健全内控制度的强力支撑;形成和供应商及金融机构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以上举措,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大幅提升企业经营活力,提高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健.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预算,2014(07).

[2]商艳芳.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4(02).

[3]刘兆阳.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J].金融经济,2013(04).

(作者单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成都分院)

猜你喜欢

资金管理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