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2018-08-22陈紫瑶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陈紫瑶

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和完善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业务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融资模式,借助于企业间在供应链中形成的交易关系以及相应的担保品来完成对供应链中薄弱部位的资金注入。文章基于对供应链金融涵义的理解,总结出其特点表现及发展的意义,并以此来研究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贸易关系为主脉,通过银行的参与向供应链提供资金或信用,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问题得以解决。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能够使资金流高效地注入到供应链运营中来,既可以配合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为其提供经济交易所需的金融服务,又可以满足供应链薄弱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供应链金融与传统贸易融资以及信贷的最大区别在于供应链中必须要存在一个大的核心企业,并以该核心企业为整个供应链运行的出发点,借助核心企业的实力,依托供应链上的交易关系和担保品,为供应链资金薄弱部位提供金融支持。

在现实中,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在供应链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在供应链中主要提供资金流、银行信用及相关金融服务等;中小企业在核心企业提供担保和反担保前提下,将其购买的原材料、产成品或应收账款在第三方物流监管下进行质押,来解决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的流动资产融资信用不足问题,进而也将有效地降低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根据供应链金融用于融资的流动资产类型可以将供应链融资大概分为三类:预付账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业务,充分结合中小企业持有资产的特点来应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该种模式从供应链入手,依据供应链的结构及特征来设计适当的金融产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附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立足于供应链的角度,通过对供应链的结构及交易特点的研究,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或者供应链运营环节所涉及的交易关系以及商品价值为融资支撑点,来帮助供应链中难以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评估要求的中小企业纳入其金融服务范围。

(二)扭转金融机构传统的融资视角

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评判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银行将企业本身作为评估其信用实力的主体,关注的也是静态的财务报表数据。而中小企业往往存在财务报表不完善,财务信息透明度比较低以及相关财务指标难以符合评判标准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在这种审核制度下通常是很难满足银行的要求获得贷款。但对于供应链金融,银行更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交易风险。其对风险的评估也不再局限于企业本身评估,而是综合地考虑供应链的相关主体并更多地侧重对供应链及其交易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本身的要求,从而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且享受到金融机构其他相关的服务。

(三)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往往只涉及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有些贷款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问题或者信贷机构防范风险的要求可能还需要第三方担保人的参与。但总的来说,整个融资过程参与的主体相对较少,发挥的作用也很单一,其面临的风险是比较集中。但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中,参与方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小融资企业之外,还涉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该种模式的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将融资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大范围的发散,并且有利于丰富其具备的功能和作用。

三、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义

供应链金融定位于对整个供应链的研究,并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改变了传统仅围绕中小企业这个点从其资产状况、经营状况等因素出发来研究融资问题,而是以供应链为基础,将多个参与主体以及交易关系联系起来考虑,从企业在供应链所处的环节及其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综合评估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供应链金融业务从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出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融资难的问题,这对于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总结供应链金融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增进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

供应链金融建立在充分把握供应链的结构特点和交易关系,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来审核供应链的整体,立足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中资金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注入资金,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平衡;另一方面,为上下游企业的购销交易提供银行信用支持,增进其信贷能力,提升其谈判的资质,有利于打造供应链成员间更加平等协商以及互利共赢的格局,逐步建立起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供应链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有利于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

供應链金融是以一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中心,以其他多个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新兴金融业务。从产业链的结构特点可知,银行服务的主体不仅是中小企业本身,而是整个供应链,中小企业静态的财务数据也不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评估的唯一指标,而是会建立起整个供应链交易风险的信用评估体系。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可借助银行对核心企业实力和资信的评估,纳入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这将大大减轻了其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

(三)促进金融与实业经济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为参与主体提供资金、商业信用、金融服务进入供应链。该种模式不仅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金融与实业经济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供应链金融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而是从宏观角度来考察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的动态走势。这将从本质上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考察角度、思维方向、信贷形式以及发展战略。

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

结合中国当下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风险防范的必然需要,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一)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产业整合在加剧

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金融的前提,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与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业务型供应链向协调、整合型供应链的发展。

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主体,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被笼统称为“1+N”,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持,来完成对一众中小企业“N”的融资支持。而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供应链金融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而是产业相关的企业或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他们直接参与供应链运营。在供应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基础上,协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的资金流实现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的四流融合。随着第二阶段供应链服务和运营的稳健发展,供应链金融将会逐渐从“链”式发展到“网” 式, 即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电子供应链。建立在高速通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电子供应链将实现中小企业低成本甚至零代价地进入网络平台,实现参与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协同预测、共同开发和生产,高效率地满足客户需要。

(二)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力量

互联网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将发挥着主导力量,而不仅是金融服务的辅助工具。虚拟电子供应链的实现必须具备良好的云平臺和云计算,并且需要建立和发挥出大数据的能力,才能真正地掌握供应链运营的规律和知晓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在虚拟电子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中,资金和资产的准确匹配离不开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通过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分布式记账、资金管理和智能合约,同时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做到资金和资产的唯一对应。

(三)风险管理成为供应链金融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其风险的预警和管理必然会对其长远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供应链金融的运营特点需要从供应链结构、流程和要素管理这几个方面防控风险。结构管理指的是能够设计和构建出合理的供应链运营和服务体系,使得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各自角色的职责。流程管理指的是明确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的流向、流量和流速,实现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的垂直化管理,同时能够根据流程的状况和要求,协同各类金融机构设计和提供风险缓释手段,实现风险控制结构化。要素管理则是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和分析金融产品和业务信息数据,实现交易信息对称化、供应链参与主体资信透明化,建立起相应的供应链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姜超峰.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

[2]仝伟.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8(01).

[3]陈彦蓉.金融科技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N].金融时报,2018-01-15.

[4]闫俊宏.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