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2018-08-22吴玲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兴趣

吴玲

摘 要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思维导图介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各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它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改善了表达方式,也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更深的思考,提升了教学水平。

关键词 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80-01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积累素材

(一)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努力创设新鲜事物,珍视习作成果,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

(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二、指導学生写作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我国特级教师丁有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解剖出指导学生写好习作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三十法”。

(二)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丁老师的“三十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事、状物、写人,开头、结尾和安排篇章结构的。模仿优秀文章,借鉴新颖的文章结构,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强调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使他们养成未成文先成纲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因此我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写好的习作至少念三遍,做到一边念一边改。当自己修改完了之后,还要虚心地征求其他同学、家长、老师的意见,将别人好的提议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文章中。

三、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一)有了素材,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写了。思维导图在这个环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素材有全新的认识,条理清晰,根据思维导图的记录,抓住关键词,安排好文章结构,应该先写哪一部分,后写哪一部分,做到详略得当,确定每一部分应该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该如何完美过渡。

(二)在小学生学习阶段,因为刚开始接触习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话可写,找不到写作素材。一方面是外界环境造成了这种局面,过于狭窄的生活范围、每天的“三点一线”让他们找不到作文灵感。另一方面,小学生们大多对习作有畏难心理,有些同学也不善于且不乐于观察生活。思维导图的应用便可以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发散和梳理学生的思维,能让他们找到新颖的观点,不用怕无话可写或是千篇一律,也不用怕文章枯燥乏味。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散思维,让他们从内心对习作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思考。思维导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也培养他们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体系,构建知识框架。伴随思维导图应用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缺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因为思维导图的效果是需要时间来显现的,不可能立竿见影,急需效果评价。

四、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目的

(一)为了使每一学生都能得到训练与辅导,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训练体系。规划好每一个阶段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应该进步多少,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思维导图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对教师在思想上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之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会在教学中合理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自己感悟材料。思维导图是基于大脑的一种自然方式,不会局限人类大脑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下笔无神”的问题。最后,使用优美的线条,搭配五彩的颜色,再加上一些提示性文字、关键词,让学生在感受到课堂“有声有色”的同时,各种感官被调动,从而避免了课堂过于枯燥乏味,有利于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习作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前后脱节,逻辑不连贯,自行理顺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他们写提纲,对作文细节有大概的构思,给予学生足够的构思时间,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兴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