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8-22李敏英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新课标

李敏英

摘 要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是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成为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算法多样化;新课标;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072-01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教学实践和课题组的反复研究,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积极的游戏情景,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游戏,无疑是学生喜欢、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数学游戏以雅趣的形式娱人,以丰富的内容引人,以无穷的奥秘迷人,以潜在的功能育人,数学游戏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价值。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又刚好学校组织春游,在春游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师:同学们在春游活动中玩累了,我们用扑克牌来玩“凑24”的游戏。游戏原则是要用下面四张扑克牌的点数(6、2、4和3),经过运算来得到24,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6×2+4×3;(6+4-2)×3;6×4÷(3-2);6×3+2+4等8种算法。通过“凑24”的游戏,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避免像以往做计算题时的单调和枯燥,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交流合作中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计算的乐趣。

在活动后的访谈中,孩子们都说对这种方式的活动比较感兴趣,都会主动参与,更希望自己能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也有的孩子说感觉到这些数字和符号很神奇,几个相同的数字,由于运算符号的不同,运算顺序就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同。大多孩子也能意识到在计算中,观察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二、鼓励求异,提倡用不同方法计算,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算法多样化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創新思维和进取精神。在乘法结合律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以下的情境:同学们去春游,玩着玩着口渴了,就去买水喝。(出示幻灯片:每瓶水3元,买4送1,想一想买40瓶饮料至少要花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生1:我这样想:买一组得到5瓶饮料,其中免费的有1瓶,40瓶饮料要买8组。我先算8组要买多少瓶,再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式3×(8×4)=96(元)师:真棒,还可以怎么算?生2:我先算一组要用多少钱,再算8组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样列式3×4×8=96(元)师:这两位同学都能运用乘法的意义,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式子,这也体现了乘法结合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体现乘法结合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展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既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能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

三、重视知识的整合,合理运用,发展个性思维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解法,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优化。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枫叶服装厂接生产120套西服的任务,前八天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

(一)我先鼓励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出现以下几种解法:①比例解,第一步:120x40%=48(套)第二步:48:8=120:Χ,最后得出Χ=20;②归一法,第一步:120x40%=48(套)第二步:48÷8=6(套),那么120÷6=20(天);③分数解8÷40%=20(天)。先让学生各自按原有的认知水平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然后做第一次统计:用第①种比例解答的约60%,用第②种归一法解答的将近32%,用第③种分数解答的差不多只有8%。接着,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再想想,除了你做的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做第二次统计:这次能够同时用①和②两种方法的有60%,同时用①②③三种解法的大概有15%。

(二)优化算法:比较三种算法,哪一种最简便?为什么?适时地点拨、优化。我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放开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合,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自我反思、自我修正,不断地接纳,更普遍,更简便的方法。

四、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理解,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文具店批发笔大包每包7元,有10支笔,小包每包5元有7支笔,王帅为班级买奖品带了47元钱,他可以买到多少只笔?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补充,把全部算法通过表格列举出来。学生一目了然的是同样花47元买来的笔,支数不一样,可买66支和67支。

开放问题主要是通过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无重复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所以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对培养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大有益处。同时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猜想、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本人通过在课堂上对算法多样化的反复实践、以及在课后对学生的访谈,觉得算法多样化为学生进行比较、反思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学生已经逐步感悟这样的“突发奇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思考问题更加积极,思维水平有了大的进步,创新意识也有所体现。但是,本人对算法多样化的认识还有待于学习和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在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优幼.感受理念关注个体——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