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渗透网络道德的教育策略

2018-08-22麦叶勇

东方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小学生

麦叶勇

摘要:目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信息技术课渗透网络道德教育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课例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专题网站体验,调查研究等,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渗透网络德育的教育策略。结论:课内:建立绿色电脑教室;课外:搭建良好网络环境;交流:相互帮助与监督;示范:为孩子树立榜样;警示:强化网络道德观;规范:形成良好上网习惯;育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在学生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与思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呢?我们采取找出各年级网络道德教育的渗透点,再结合每节课内容,利用Moodle平台制作出网络道德教育专题网站,适时适度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渗透。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指的是人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网络道德的含义则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传统道德,它是指人们在线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相对于通过外在监督形成的传统道德所不同的是网络由于其使用者的身份的不可确定性及复杂性,网络场所中的各种网络行为势必难以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网络行为更主要的是受网络使用者自身道德的监督和控制,而这正取决于上网者本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网络系统的非道德和犯罪现象,都具有隐蔽性、瞬时性、视觉性、高技术、跨地域、更新快,外在制约弱的特点,而这些行为都是由于缺乏网络道德的有效制约产生的,网络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出现了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受到旁人或社会的监督,借而产生自我约束,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其虚拟的环境创造了完全隐蔽的个人空间,网络行为完全受自己意识的控制,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光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已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特别是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其自我约束的能力及判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其驱使下,网络行为往往会得不到有效的正确引导,最终导致他们的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信息技术专家里昂教授说:“电子时代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需要。”信息时代的大量技术和丰富多彩的信息,对于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好奇心使得许多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环境的积极参与者和制造者,甚至破坏者。根据有关报道,在一些黑客事件中,青少年成了主角,网络黑客已出现日益低龄化的趋势。

当前电脑和网络的教育已被家长和学校重视,但是这种教育主要是知识、技能的灌输,大多是属于计算机知识技术层面的,而真正对于使用网络道德的教育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防止学生沉迷游戏、浏览不良信息、防止学生在网上搞破坏等都没落实相应措施和方法,这也是造成网上罪犯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有关网络专家指出,光靠有关部门进行打击是不够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在学习上网前必须接受文明上网的道德教育。而信息技术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导学生学习掌握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及时审慎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免疫功能。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课内:建立绿色电脑教室

把电脑室建设成“绿色电脑教室”。如在教师机和学生机都安装上还原精灵,杜绝各类病毒的侵害,学生如果在上网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重启电脑就解决问题。其次是在网关上调协过滤服务,可以限制学生访问的网页类型,防止学生接触互联网上各种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让学生能在一片纯净、绿色的网络天空下健康成长。再次是在学生电脑上安装反黄软件,如反黄卫士、健康上网专家、绿色童年等,像绿色童年,可以过滤不良网站,保留孩子上网记录,设置关键词搜索,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软件。

(二)课外:搭建良好网络环境

家庭和学校作为小学生主要的上网平台,但家庭与学校的网络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别性,如何全面、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需要学校与家庭一起合作,共同为孩子搭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如学校可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网站,像小朋友动画故事网、雏鹰网等,不但让学生有目的性地上网,也可以学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三)交流:相互帮助与监督

小学生上网的行为基本上会与同学沟通,如“我周末上了哪个网址,非常好玩,或者我上QQ、微信跟谁一起聊天”等等,所以小学生之间要互相监督。例如QQ、微信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学生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对一些学生发表的不文明的言论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平时,要积极交流QQ、微信上的学习心得,不攀比谁的Q级数最高、谁的头像最漂亮、谁的“Q宠”最可爱、谁的朋友圈多点赞等等。

(四)示范:为孩子树立榜样

老师和家长在小学生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他们喜欢看老师和家长的空间,看看微博或微信、看看大人一般浏览哪些网页等等。因此,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做好榜样作用,不要浏览不良的网络信息,在学生面前尽量利用网络学习或工作,不浏览淘宝、观看股票等,运用微博或微信时不要发布偏激的言论或图片。

(五)警示:强化网络道德观

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化的、被动的、接受式的“拿来”过程,而是一个基于学生身心体验的、师生共同作用、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构建、形成意识、从而获得应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形成自觉意识。学生实际操作点击了引诱性的浮动图片,返回的结果是警告性语句,给学生一种提示、一种警告,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是不适合小学生观看,而不是教师主观上强加的,这样形成的意识才有约束力和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必须依靠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而不是仅仅凭借空洞的理论说教或由上而下的道德规范的灌输。

(六)规范:形成良好上网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养成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还会受益终身。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刚学习信息技术时就应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由于电脑的普及,网络进入了大众家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的小学生,对网络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已经能自主浏览网页,关注相关的网页信息,会用QQ、微信和他人交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上网的行为,适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学生达成上网的文明公约,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要文明上网,在行动上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平时上网时就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七)育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人,以人为本。而人的素质其实就由两部分组成,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信息技术课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渗透心理教育,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和相应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点击不良信息网站会显示学生的姓名,其它学生会讥笑他,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阴影,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处理这种情况,不但要关注该学生的心理反应,还要教育其他学生要正确对待这种行为,不能讥笑或奚落同学,而是要关心、教育同学这种行为的错误性。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因此,我们说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好的课堂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杨少英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https://wenku.

baidu.com/view/434b0ed2f242336c1fb95e01.html

[2]張桂兰.德育潜入课育人细无声——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7(7):219-21

9.

[3]宋超荣.基于得实平台的“微课”自主学习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21-122.

[4]张慧.润物细无声——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7(7):163-164.

[5]魏玉洁,寇亚静,马晓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95):1

20-120.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小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我是小学生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