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内驱力

2018-08-22谢池珍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于漪心灵课文

谢池珍

情感是激发学生喜欢、热爱语文的内驱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得靠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法地激发、引导、培养。

于漪老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用她的智慧点燃学生学习语文潜在的欲望,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语文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她通过“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等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语文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熏陶,从而塑造他们的心灵。

一、发掘文本中的美好情感,教師自身首先要进入课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情感是摆在第一位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世界不断丰富,情感需要也开始强烈起来。他们既有对父母、对师长的尊敬之情,又有对集体、社会、祖国的热爱之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又有对丑陋东西的憎恨之情;既有对同学的友情,又有对异性的爱慕之情。为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课文的教学,积极、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情感,使之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篇好的课文,必然包含丰富而美好的情感,必然是情动于衷、情溢于言的产物。为此,语文教师要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于漪老师每次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并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情感脉络,教师只要深入体会,认真咀嚼,广泛联想,就能深刻领悟课文中的情。

于漪老师的方法对广大语文教师的启示在于:要想点燃学生的感情火花,教师首先要自己真正动情。教师只有自己进入了课文的角色,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对课文中的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真切地体验作品中寓含的情感。

二、以课文之情,激学生之情,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与课文水乳交融的姿态

情感教育是作品中人物的心灵、作者的心灵、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接触、相交融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课文的情感来激发、感化、陶冶学生情感的过程,是学生语文核心素质、思想品德、人格得以升华的过程。

于漪老师善于通过教师之情,把教材之情与学生之情结合起来,达到“三情合一”的目标。她将课文之情通过自己内心的真情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课文—教师—学生”之间和谐的情感共振关系,使学生着魔一般地跟随她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佳境,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给语文教师的启示是:教授课文时,教师要情注其中,使课文的文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变得有血有肉有生命。教师要发掘课文、句子背后的情感因素,带着感情去教学,让学生的心田得到滋润。如果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其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倍增。

(作者单位:洞口县高沙镇中学)

猜你喜欢

于漪心灵课文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端午节的来历
唤醒心灵
背课文
心灵小语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