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为教育打好底色
2018-08-22王溪中
王溪中
实践证明,教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及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科学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确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首先,说说“宽松”。
宽松,并非指老师对学生的言行不闻不问。“放羊式”的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所谓宽松,是指师生之间要保持一种平等、友善、健康的关系。如果老师像对待好朋友那样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像对待好朋友那样对待老师。有了这种“友情”,师生之间自然就会出现下面的美好场景:当老师对学生嘘寒问暖、倍加呵护时,学生会有如沐春风之感;当学生向老师诉说心事时,老师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不够宽松的师生关系会让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无所适从。不少老师担心自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灵。因此,他们有时会选择回避敏感、逃避问题。而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问题越积越多。不够宽松的师生关系也让学生对老师望而生畏。而倘若学生同老师产生了隔阂,则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乃至对其持敌视态度。
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教师要有幽默感。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几乎都很幽默。这种幽默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上。在课堂上,老师未必不可以给学生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遇到学生违纪,老师未必不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化解窘迫的局面。比如,碰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如若你“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不仅会让睡觉的学生对老师心生逆反,而且会让整个课堂阴云密布、人心惶惶;幽默的老师会选择说些合适的笑话,惹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些被笑醒的学生虽会略显不自在,但在轻松的笑声中不至于颜面尽失,也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是主动的一方。
然后,谈谈“和谐”。
一般来说,只要师生关系是宽松的,那么师生关系基本上就是和谐的。不过,师生关系仅仅宽松,还不足以实现高度地和谐。师生关系的高度和谐,可以用一位老师的心理感受来描述:“当学生把一束鲜花放在我病榻旁时,我感到无比地欣慰;当学生的身心不断成长时,我感到由衷地喜悦……和学生在一起,我的心永远年轻,因此,岁月封杀不了我蓬勃的朝气;和学生在一起,我的精神永远振奋,因此,坎坷阻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倘若老师有如此感受,怎么会搞不好教育教学工作呢?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创造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对老师更信任、更友好、更挚爱。其实,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多对学生进行家访便是很有效的方法。在家访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拉近了心灵距离,在“孩子成长”这一共同话题中,彼此之间的感情得以培养和增进。这在无形中给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成长空间。自然,师生之间的关系便会亲密无间。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構建理想社会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和谐”二字。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当是不可或缺的理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