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教学策略

2018-08-22李秀静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李秀静

摘 要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实现对所掌握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也影响着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成绩提高速度的快与慢。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033-01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相应的判断能力都在此阶段形成,而数学科目又是助推这两大能力形成的关键科目。因此,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打下牢固的数学技术,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仍满足不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总的来说,具体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目前,小学数学科目的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层次以及知识能力的深层次构建的主观因素,也有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效率及次数不高的客观因素。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如果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差等现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目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大量枯燥的解题训练。其实,这并不是小学数学授课的最终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打下牢固基础。

二、优化数学教学的多种手段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我国现阶段授课教师在小学数学这一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根据我国现阶段的这种现状,并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以及授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来提出几点解决方案。(1)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教学目标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准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授课教师提升课堂效率,达到以往的授课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很难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而教师在授课阶段往往是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并把这些目标进行分类,对每个学生制定基本目标与拓展目标。例如,在小学课程中最为常见的算法课程里,对一些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能力不强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仅仅掌握基本的算法,并在这一基础上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算法。而对于那些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就要对他们的期望高一些,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算法,还要发散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探究各个算法之间的联系,并掌握更优的方法。只有为每个孩子制定好合适的目标,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2)更新教学观念。对于教师来说,转变目前的教学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教师目前还只是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其实,只有教师自己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才会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转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多获得一种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乘法的原理也是大有裨益的。(3)创造正确的师生关系,让教学更民主。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益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改变目前的授课方式,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对个别学生搞特殊待遇。在对待学习成绩不尽理想的学生时,更考验着教师的教授技巧。教师不应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这样会让学生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接触,寻找学生在其他地方的闪光点,并对学生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减少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情绪。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多使用鼓励的眼神以及肢体动作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重的阶段,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授课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如果只是采用讲课、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未免显得有些枯燥,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好多媒体这一有利工具,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图文并茂的课件中去,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兴奋的环境中进行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打下牢固基础。因此,授课教师要根据这一目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利用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授课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快,同時他们也处在形成逻辑能力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的一线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的双重要求。

参考文献:

[1]毛嫦敏.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2(03).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